徐楊華 孫寧 王晶晶
摘 要:人工智能為人類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同時對車險行業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圖片識別、生物識別、GIS等技術的迅速發展對車險的銷售、查勘、定損及風險控制等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文章簡述了人工智能的內涵及其在汽車保險中的應用現狀。
關鍵詞:人工智能;大數據;車輛保險
車輛行駛時,由于受天氣、路況及人為因素的影響,道路交通事故時有發生。隨著車險業務的增長,車險理賠人員的數量也在逐年增長,但由于業務增長速度遠高于從業人員增長速度且客戶對服務要求不斷提高,專業人才缺乏、現有人員綜合素質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等問題已逐步暴露出來并成為制約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1]近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AI)迅速崛起,無人駕駛、語音識別、深度學習、圖片識別等技術,對幾乎每個產業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車險作為我國產險的主要險種之一,AI對其產生的沖擊不可忽視。
一、人工智能的定義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分支之一,融合了生物學、心理學、神經科學、數學和哲學等學科。1956年夏季,以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和申農等為首的一批年輕科學家共同研究探討用機器模擬智能的一系列問題,首次提出“人工智能”這一術語,標志著“人工智能”正式誕生。美國麻省理工溫斯頓教授認為 “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二、人工智能在車險中的主要應用
(一)智能銷售。傳統的車險銷售模式主要有四種:以產品為導向的銷售模式、以銷售為導向的銷售模式、以服務為導向的銷售模式以及以需求為導向的銷售模式。無論是以產品、銷售還是服務為導向,被保險人對險種、條款等都專業缺乏了解。而在以需求為導向的銷售模式中,銷售人員根據客戶的需求,對風險進行分析,為客戶推薦最適合的保險產品。但這種銷售模式對銷售人員素質要求極高,需要專業的保險、金融、稅務以及家庭財務知識。若將人工智能引入車險的銷售環節,投保人只需根據系統提示輸入個人自然信息和分險要求等,智能銷售系統便會根據這些信息進行運算分析,利用系統內部大數據,在極短的時間內為投保人定制適合的保險產品,順利進行承保及回執簽收等環節,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銷售誤導現象。[2]
(二)智能查勘。查勘定損是車險的重要環節。通常,保險公司接到報案后,通知查勘員到現場進行查勘定損,提交查勘結果后,保險公司根據相關材料查證再進行后續理賠,耗時長效率低。利用人工智能結合GIS技術可以對報案車輛及查勘車輛進行準確定位,優化查勘車輛的調度方案,合理利用資源。
由于工作性質,查勘定損員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如風險和保險知識、機動車輛知識、法律知識、事故分析知識、人傷鑒定與賠償、保險職業道德、人際交往等,查勘定損過程對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要求極高。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賠案量劇增,以人力支持為主的定損模式表現出作業效率低、處理時間長、管理難度高、判定誤差大等缺陷。[3]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查勘定損的探索。螞蟻金融服務向所有保險行業全面開放技術型產品“定損寶”,通過AI模擬車險查勘定損環節中人力作業流程,幫助保險公司快速高效完成自動定損;平安財險推出“智能保險云”,其“智能閃賠”將AI應用于車險理賠,重塑作業流程,實現智能圖片識別、秒級定損、自動精準定價和全流程智能風控阻斷。深度學習及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極大地提升了遠程定損的精度及自動化水平,為進一步商業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事故發生后,用戶只需要根據網絡客戶端的指引,對事故現場、損傷部位、行駛軌跡等進行拍攝上傳,理賠系統根據大數據信息利用圖像識別技術進行比對,便能分析出損失,還能給出不同維修方案供客戶自主選擇。客戶不必在原地等待查勘定損員便可自行離開,節省客戶時間,提升客戶體驗。
(三)智能風控。風險控制是車險經營永恒的話題,AI技術的發展同樣會助力車險風險控制水平的提升。保險欺詐自保險誕生之日便是保險人不得不面對的棘手難題。由于社會存在的道德風險,相關制度不完善,我國保險欺詐案件高發。長期以來,由于保險公司和投保人之間信息不對等,騙保事件時有發生,極大地損害了保險人和投保人的利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犯罪心理學,系統可以識別是否存在保險欺詐的風險,若存在風險即可將保單列出,以便工作人員后期核保時重點關注,減少損失。利用深度學習的圖片識別技術,不僅能快速得出定損結果,系統還能根據事故現場的痕跡、車身損傷,判斷事故的真實性。對于責任險中的人傷部分,人工智能根據分析傷者的傷情及過往病史,防止過度醫療,避免報銷記錄的欺詐。人臉識別、虹紋識別、聲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能準確地識別投保人的真實身份,有效防范欺詐。
三、結語
技術的普及可能意味著舊工作崗位的消失,但也意味著新工作機會的來臨。就查勘定損員來說,利用人工智能遠程定損還只是在初級階段,一般簡單事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定損,但是遇到多方復雜道路交通事故,系統無法準確判定各方責任;另一方面,線上定損拍攝的照片易受光線、車型、污漬等因素影響,這時,就需要業務熟練的查勘定損員進行人工定損。利用人工智能查勘定損的興起并不意味著查勘定損員的失業,相反,它可以幫助查勘定損員識別車輛的損失程度,排除其他干擾因素,提供修理參考意見,大大減輕了查勘定損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尹會巖,陳寶,楊瑞.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車險自動定損可行性研究及系統設計[J].保險理論與實踐, 2018(11):59-73.
[2] 余依璇.人工智能在互聯網保險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8(15):253-254.
[3] 尹銘.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保險業的運用與展望[J].清華金融評論,2017(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