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郭明陽
摘 要:我國現階段大力推進綠色經濟、綠色文化的發展,傳統手工藝是綠色文化的基礎。傳統民間手工藝石雕藝術步入現代,一直是藝術研究者關注的話題,曲陽石雕在現代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存在狀況、社會價值、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許多研究者一直在進行深入的探討。這種現象對我省傳統手工藝保護與傳承具有實際意義。
關鍵詞:石雕藝術;傳傳承與發展;現代文化價值
我國現階段大力推進綠色經濟、綠色文化的發展,傳統手工藝是綠色文化的基礎。傳統石雕藝術步入現代,一直是藝術研究者關注的話題,傳統民間手工藝曲陽石雕藝術在現代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存在狀況、社會價值、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許多研究者一直在進行深入的探討。這種現象對我省傳統手工藝保護與傳承具有實際意義。
曲陽石雕藝術家劉同保在他的論文中曾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匠精神和現代傳承的若干意見;面對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發展,傳統工藝何去何從引人深思,有學者提出“……石刻藝術在工業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如今面臨窘境……”的觀點,研究曲陽石雕的現代傳承和發展要適應社會發展的觀點此起彼伏。
一、曲陽石雕的發展和樣式(曲陽石雕簡介)
曲陽石雕,中國民間雕刻藝術,是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灑脫。據悉,在首都天安門廣場上聳立著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下部展現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畫卷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省曲陽縣石雕藝人的杰作。據考證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境內有一座黃山,狀若銀龍。滿山漢白玉石潔白晶瑩,宜精雕細刻。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加上世代相傳的雕刻工藝,使曲陽成為我國有名的石雕之鄉。曲陽石雕譽滿海內外,技藝傳承2000余年,2006年5月20日,“曲陽石雕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曲陽盛產質地優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漢代,曲陽一帶的石雕藝人就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觀音、佛像、碑文、龍鳳、雄獅、石果等各種工藝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中央派慰問團到革命老區慰問,曲陽石雕藝人把他們精心雕制的各種石果,贈送給慰問團。后來,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天安門毛主席紀念堂、趙州大石橋等重大工程的興建與修復,都有曲陽石雕藝人的業績在里面。曲陽石雕建筑雕刻外,還有各種石雕裝飾品、工藝品,如山水、人物、花草、魚、蟲、鳥、獸等應有盡有。現在,曲陽石雕藝術有300多個品種。作品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當代老石雕藝術家又開發了山體雕刻的巨型石雕藝術,又為石雕藝術在技術與品類發展開拓新的思路。
二、曲陽石雕藝術現代文化價值的體現
(一)現代曲陽石雕藝術風格樣式多維,生成別具一格的石雕美學元素
作為傳統的民間藝術,曲陽石雕的發展歷經自漢代以來的多個朝代,傳統石雕藝術的文化傳承價值與歷史價值顯而易見。它記載著多個朝代北方石雕藝術的樣式與風格,也記錄著石雕藝人們的生命過程。傳統風格的石雕藝術都帶著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是傳統文化藝術的代表。
曲陽石雕藝術現代性,體現在核心文化觀、獨特的語言特點、現代社會文化生活功用價值等多個方面。曲陽石雕的核心文化是 “原生態”的文化,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風格,比如傳統曲陽石雕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古建筑裝飾、觀音、佛像、碑文、龍鳳、雄獅、石果等各種工藝品種。現代觀念融合生發了新的創造力,開拓了石雕藝術樣式的廣域性,主要有傳統語言和現代語言兩方面。獨特的語言特點,手工特點特有的造像方式,使曲陽石雕藝術樣式有明顯北方地域特征。
(二)現代曲陽石雕藝術具有可觀的社會文化價值
現代曲陽石雕的樣式多種多樣,在社會功能方面也是豐富多樣,社區文化、公共空間、城市雕塑、旅游勝地等都有涉及,不僅美化環境,還開拓了海外市場。比如,老一輩藝術家安榮杰創作巨幅石雕曾屢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而成為文化標識。
我們前面也提到現代曲陽石雕藝術樣式多種多樣,在傳統樣式的基礎上,西方美術樣式的融入,給傳統石雕業帶來不一樣的風格,和傳統美學理論比較,現代美學觀念給石雕市場帶來一股清流,很多作品風格與時俱進,提純了較現代化的美學觀念,抓住人民大眾的審美心理,提高了大眾的審美需求,使石雕藝術產品與人民文化生活息息相關,適應現代化社會需求。現代風格的石雕藝術常有的希臘諸神像、西式梁柱、花園噴泉造景、現代雕塑和抽象石雕藝術等,都具有現代化風格的審美意味。
(三)現代曲陽石雕多維的現代化產業模式,企業現代觀發展思路,前景一片大好
現代曲陽石雕不僅要在產品的風格樣式中推陳出新,更在產業化發展中打開新思路。據調查,曲陽老百姓的主要收入來源多與石雕產業有關聯,資料顯示,“曲陽現有雕刻集團3家,雕刻企業、攤點2600多個,雕刻從業人員10萬多人,雕刻年產值50億多元”。石雕產業已然成為曲陽縣的支柱產業。這樣大規模的產業從業人數與企業群體,就需要建構有秩序且穩固的現代化產業模式,建立良好產業構架,形成成熟的現代化藝術市場,才是曲陽石雕業的基本思路。
石雕業遵從了現代發展觀念,第一,經濟發展方面,建立成熟的現代化生產模式。產業發展是百姓的生活保障,一定要發展。曲陽石雕已經進入大規模現代化,比如數控機床大量使用,可以大批量生產同一種石雕作品。在此基礎上,如果更加深化產業,形成生產職能更具體,各司其職的模式,比如規范材料供應,規范機械供應,規范運輸服務等等。這些則是產業發展的有力保障。第二,文化傳承方面。傳統曲陽石雕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傳承下去,這是核心文化價值所在,傳統手工原作特色需要保留。那么培育傳承人,建立博物館,成立石雕藝術研究所,曲陽一些大中型石雕企業設立為藝術專業高校的實習實踐基地,使產業增加理論積淀,使產業上升為一種特有的文化,一直傳承下去。
(四)現代化發展,厚積薄發,展望未來
從地方經濟發展角度,要保證百姓的經濟利益發展。從文化傳承角度,要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汁原味,不被現代大工業生產所淹沒。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傳承保護與產業發展二者求同存異,共同發展。這些工作則需要地方政府群策群力,協調發展。
石雕藝術未來發展還需要及時調整思路,積極培養多類型(專業及專業服務)人才資源;培養優秀品牌;確立產業和行業標準,保證質量。帶動相關產業,例如現代陶藝、當代雕塑藝術、玉石雕刻等其他種類工藝品,形成綜合藝術市場,進而帶動旅游業開發等。
三、曲陽石雕中現代文化價值的意義
(1)曲陽石雕中現代文化價值的發展,是曲陽石雕藝術發展的未來方向,是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大力推進綠色經濟綠色文化的號召、響應我省“美麗河北”的發展方向,所以具有發展綠色文化、原生文化的實際意義。
(2)曲陽傳統民間石雕藝術在現代生活存在方式,傳統手藝與現代觀念并存,滲透出的現代美學理念,不僅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還發展了曲陽石雕“原生態”文化基因, 和現代觀念相融合的特點,推動曲陽石雕藝術理論基礎向前發展。
(3)曲陽石雕的現代美學發展助力了我省民間手工藝的創新發展,提供人才就業思路,提高產業發展空間,甚至打開海外市場,為促進地方支柱產業發展提供遠景與空間。
四、結語
本文從多個層面分析曲陽石雕藝術的存在方式,提出傳統文化與現代需求求同存異,并行發展的觀點。對于某種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環境下保護它,就是去發展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既要傳承又要發展,但是傳承與發展不能只是做到建立博物館就完成了。充分發揮曲陽石雕實用、裝飾性等應用功能,生產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讓它走進人民大眾日常文化生活,使它成為文化產業地有利推手。
在現代文化大發展的機遇下,強化自身特點,發展特色文化品牌,拓寬曲陽石雕藝術品類、藝術形式,拓寬產品用途功能,提高創研技術水平,再借助海外市場多途徑、多維角度應用,打開曲陽石雕藝術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劉同保.“工匠精神”下的覺醒與升華——探討新常態下曲陽石雕技藝的傳承與發展[J].雕塑 ,2016 (2) .
[2] 高愛民.不要讓優秀傳統手工技藝成為“古董”藝術--關于中職學校傳承傳統手工藝教學的幾點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 2014(9).
[3] 陳君.傳統手工藝的文化傳承與當代“再設計”[J].文藝研究,2012(5).
[4] 李克亮.堅守工匠精神 提升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再創造能力[J].文化月刊,2017(4).
[5] 張建敏,高艷慧.曲陽傳統石雕技藝傳承與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 ,2017 (13).
基金項目:河北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研究——曲陽石雕走進現代生活》課題論文,編號:HB18-YB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