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秀文
摘 要:目前在我國高校是青少年大學生匯聚的地方,而預防大學生人群內部矛盾的發生,最主要的還是要增強大學生自律性的形成與培養,協調大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自律既能養成一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又能培養一種無私奉獻,克己奉公的犧牲精神,搞好大學生自律培養對于構建和諧文明校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自律性培養;和諧文明校園;大學生教育
一、大學生自律性培養的目的
和諧校園是形成和諧教育的排頭兵,和諧校園建設是使校園內部各種因素處于一種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和發展的狀態,表現為教育環境的和諧、師生關系和諧,和機構之間的和諧,它是以發展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為宗旨的整體效應。在高校教育領域中堅持以人為本,即重視學生。逐漸成為新時代高校的一種新的教育辦學理念。在和諧的氛圍中,加強大學生的自律性教育有利于提高、發掘學生個體的自我意識,有利于調動和激發自我潛能,鼓勵他們充分地體現自我價值。
二、通過加強大學生自律性培養,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一)當前在大學生自主性意識培養方面遇到的顯著的問題
(1)因家庭的教育方式而約束了學生自主性意識的培養。在上大學之前,習慣于依賴父母,到了大學階段,遇到事情缺乏決斷能力,不知道該選擇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
(2)因目前中國乃至全球大環境下的市場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而限制了大學生自主性意識的發散與實踐。在新經濟局勢面前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變化與觸動,對于許多事情都產生了消極的態度,顯得很被動,不愿或不想積極參與,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3)因傳統的教育模式的種種弊端,而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這并不利于培養大學生的自主性意識。因為中國傳統教育經歷了成百上千年的教育經驗的積累和沉淀,學生經常處于一種過分緊張、心理壓力很大的狀態中。
(二)加強大學生自律性培養,對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是至關重要
實踐證明,大學生的自主性意識越強,他們在學習、生活和活動中實現自身價值的主動性就愈大,從而就更可以在教育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與意義,不斷的調整和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在主觀意識的驅動下,主動的掌握生活技能,接受社會的規則與要求,確立自己的目標,進而接受所需的知識和教育。
(三)加強大學生自律性培養,促進大學生群體內部人員之間的和諧
高校是青年大學生聚集的地方,大學生其本身的特點以及各方面的因素極易引發大學生群體內部矛盾,直接影響了學校的穩定與發展。如何有效預防和處置高校大學生群體內部矛盾,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課題。大學生群體內部矛盾的成因復雜,從整體上看,大致可以從大學生本身、學校管理以及校園周邊環境等因素進行分析,但是從矛盾的辯證哲理看,引發大學生群體內部矛盾的主要因素還是在于大學生本身。要預防大學生群體內部矛盾的發生,最主要的是要增強大學生自律性培養,協調大學生的內部關系。
三、創造性地采取措施,加強大學生自律性培養
在學生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學生自律性的培養,創造性的采取一系列措施,從而達到加強大學生自律性培養的目的,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充分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注重表率作用
(1)教育學生干部要在各方面起模范帶頭作用,以身作則――自我管理
學生干部要努力培養自己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品質,事事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要帶頭嚴格遵守校規校紀,要求同學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言行一致。
(2)加強文明自律,推進學生自律組織進公寓一自我約束
為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可以在公寓設立了大學生自律委員會,同時實行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值班制度,加強寢室文化建設為載體,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廣大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3)加強學生自檢自查,增強學風建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一自我警示
為加強學風建設,成立學生早晚自習檢查組,由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組成,每天檢查學生上自習出勤和紀律情況,檢查上課遲到情況,讓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互相比較,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從而能主動地去學習,提高自己的成績。
(二)充分展示黨團組織活力,突出引導作用
(1)營造良好集體風氣
大學生處于涉世未深的階段,由不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大學生組成的小型社會圈不免出現道德取向的沖突,還需學校的引導和管理。健康的校園環境、嚴謹的校風校紀有助于弘揚正氣,讓“見賢思齊”的正確思想蔚然成風,一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師德建設,引導教師樹立良好風范同時,還要以政策制度引導各方面積極主動地盡最大努力來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愿望。
(2)搭建志愿服務平臺,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和愛心活動,實現社會價值。
團組織可以與社區、街道、社會團體等建立共建關系,為志愿者服務活動的開展搭建平臺。大學生志愿者可以通過這樣的平臺自發組織開展社區服務、政策宣講、幫助孤困兒童等活動。志愿服務與愛心活動的開展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實現自我價值的良好途徑,是學生實現人生價值升華和滿足社會需求的重要陣地。
(3)支持學生社團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
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愿組織起來的團體,是現代教育中的一種新模式。它是學生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組織,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強調了學生之間的精神溝通、學業上的開拓、學生之間的交往和人際關系的處理,豐富了教育的多元性。大力扶持社團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社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加以適當的引導,使同學們在參加社團組織時互相了解更多,思想交流更多,人際關系越來越和諧,共同的興趣、愛好把他們凝聚在一起,使他們更加懂得合作、關懷、寬容,這正是建設和諧校園、和諧文化表現和載體。
(三)多維度加強思想教育,建成系統工程
結合高校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系統性指導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系統性組織學生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心理咨詢輔導,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通過系統性的自律性培養,對于大學生加強思想導向,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