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蘭州市是中國甘肅省的省會,是連接中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同時也是中國西部重要的文化、經濟城市。由于蘭州市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質環境,霧霾和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嚴重。因此,蘭州市南北兩山由過去不宜大面積人工造林的情況下,經過大量工作人員不斷的研究、努力,終于在近年來,逐步增加了綠化面積,形成了獨特的生態景觀,提高了蘭州市的生態壞境,凸顯了生態價值。在西北五省中,奠定了綠化的基礎和扮演了綠化先鋒的角色。
關鍵詞:蘭州市;南北兩山綠化;生態質量
蘭州市是典型的山抱城市。南山和北山地跨蘭州市中的四大區域、三大縣城,將蘭州市環抱其中。在此良好的基礎之上,開發并合理的將南北兩山綠化,不僅能夠提高城市生態環境,也能夠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在各大省會城市中,也能提高其自身的價值和位置,突出其發展水平以及城市潛力。
一、綠化條件
(一)南山。南山主要以黃河以南為界,東起榆中縣和平鎮,西起八盤峽,南起七道梁,止于南山腳[1]。該地區是典型的干旱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為400mm,坡度由西向東逐漸平緩,最高海拔為2171米,最低海拔為1560米,其中大部分是臺地和坪地。以紅土和黃土為主,土層厚且種植適宜度為中等。
(二)北山。北山主要以黃河以北為界,在東邊以城關區青白石鄉張兒溝為起點,西至西固區達川鄉達家溝,北臨主山脊[2]。與南山相同,同屬干旱地帶,年降雨量約為320mm。地勢由北向南逐漸降低,最高海拔為1560米,最低海拔為2067米。土壤密度大,多為紅膠泥和沙土,不適應種植,因為其土壤關系,本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溝壑多,地形差異大。
二、生態建設現狀
(一)綠化逐漸成型。經過工作人員十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克服了蘭州市南北兩山復雜的地形環境。將綠化面積逐步擴大,現在已經初具規模??偩G化面積已經達到了59200平方公頃,人工綠化面積達到39000平方公頃,草地達到18000平方公頃[3]。植被的成活率和覆蓋率高達92%和70%。在未來,這一面積還將不斷擴大,針對蘭州市南北兩山的綠化改造還要進行升級,將蘭州市打造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一流園林城市。
(二)生態景觀成型。蘭州市目前已經將南北兩山開發成綜合性生態保護區,不僅是市區,周圍的縣城也包括在內。形成了一片整體的生態環境,所處所見植被所帶來的城市景觀。為人民的生活帶來了生機,減輕了城市的霧霾。
(三)生態服務成型。生態所帶來的經濟效應不可估量,根據中國科學院對于蘭州市南北兩山的生態工程評估,南北兩山年平均總效益達到了驚人的4.86億元,其中經濟效益1.6億元,生態價值2.7億元。而且在未來生活環境不斷完善的情況下,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加,生態所帶來的服務價值還將大幅度提高。
三、生態改造的影響
(一)凈化空氣。甘肅省地處西北,其中有大部分荒漠覆蓋,全國7%的荒漠都在甘肅省中。沙塵天氣司空見慣,PM值始終居高不下,對人民的生活、出行、健康都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4]。如,可見度低會造成出行不便,造成車禍的概率大大增加;人們在吸入顆粒物之后,造成支氣管或者肺部感染,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導致生產力降低。自蘭州市南北兩山的植物覆蓋之后,這種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根據數據顯示,蘭州市的降塵量由此前的34.51lt/km2下降到了13.96lt/km2。懸浮顆粒物由之前的0.88mg/m3下降至如今的0.65 mg/m3。效果明顯,人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二)改變氣候。生態改造的另一大優勢就是能夠改變氣候。由于南北兩山的森林覆蓋率極高,原本出現的水土流失被高效的控制住[5]。不僅改變了土壤的肥力,還改進了蘭州市當地的氣候環境。改變了蘭州市夏天酷熱難耐的狀況;改善了荒漠化問題。
(三)改善水土。南北兩山在未做改善之前,坡度相對較大,再由于降水量小的緣故,出現了十分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嚴重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久而久之,問題越來越嚴重,一度造成了很嚴重的荒漠化。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之下,蘭州市南北兩山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通過多種植被覆蓋,將原本裸露的土地進行遮蓋,將地面浮土很好地壓制。同時,植被不斷的生長,其根部已經深深扎入土中,不僅固定了周圍的土體,還達到了防風防塵的效果。大大減緩了水土流失的現象,緩解了荒漠化以及沙塵狀況。
(四)促進旅游。由于蘭州市南北兩山形成了生態保護區,眾多的生物進駐其中。在蘭州市政府的大力開發下,已經除具旅游景區的形態,并且建設了許多景觀建筑,其中包括假山、涼亭、湖泊等[6]。根據數據顯示,目前蘭州市已經建設了占地面積約為1330平方公頃的,20多處的森林公園,80多處的旅游景點。在聯合蘭州市所建造的休閑、購物、娛樂等場所,南北兩山的生活、生態環境不可同日而語,為蘭州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為人們帶來了休閑娛樂、放松身心的好去處。
四、生態化中的問題
(一)制度問題。南北兩山的開放實行的是承包制。以投資人進行管理承包工程的原則,對南北山進行規劃建設。在建設過程中,缺點和優勢并存。比如,不同的承包商具有的資質、經驗、能力和管理方法各不相同,這就造成了承包商之間的合作十分困難。在設計上,任何一家承包商設計的不規范都會造成整個工程進度的拖延、效果不符合標準;施工標準的不同,讓每一處生態規劃都有著不同的質量,對后期的維護有著較大的困難;施工管理的不同,導致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各不相同,致使政府在每一階段的過程中的投入有差異。因此,需要政府出臺統一標準,制定相應的制度,將承包制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二)維護成本。由于工程量大,南北兩山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維護。如,早期使用的喬木需要大量水進行灌溉,以保證土地的質量。同時,地下管道隨著時間會不斷磨損,定期維護的成本每年高達2000萬元。所以,政府應該全力支持生態維護,將資金及時到位。出臺優惠政策,發動人民的力量,進行融資和合作。對已經實施完畢的工程進行及時的維護,保證其質量。
(三)植物成本大。在南北山改造的過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地理條件影響,以及植物的喜好等原因,造成植物的成活率偏低。工作人員需要不斷進行不同樹苗的購買,進行嘗試種植,致使成本也在不斷增加。要徹底解決這一狀況,需要雇傭擁有專業知識,并具有相關經驗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謹慎選擇適合土地狀況的植物,合理制定計劃,爭取成活率。另一方面,采用先進的技術,如,全封育、半封育等技術,通過人工介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逐步對荒漠化土地進行恢復。
(四)市民意識。在新推行的政策中,市民應該履行法定義務,繳納綠化費用。許多市民并沒有相應的意識,不了解法規,對于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其重要性沒有正確的認識。這就導致在生態改造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影響政府工作和進程。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宣傳,開展相應的講座,在校園、社區、單位中進行合理的標識,培養市民的環保意識,讓其了解生態環境對于目前城市的積極作用以及偉大意義。
(五)生態景觀。雖然蘭州市在南北山中已經初步完成了生態建設并且建造了許多生態景觀,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這些景觀相互缺少關聯,缺少主題。在設計劃分上不合理。同時,也沒有將蘭州市特有的文化融入其中,作為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要向游客展示其生態成果的同時,也要將兩山的特色加入進去,這樣才能完美無缺。
五、結語
生態化對于城市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不僅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減少空氣污染,還能夠促進經濟發展,讓更多人了解蘭州,熱愛蘭州。但是,在生態化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堅持如一,合理設計,完善體系,揚長避短。同時,政府應該加強相關宣傳工作,將人民的環保意識更進一步加強,鼓勵與政府積極配合,將蘭州市乃至甘肅省的生態發展做到全國模范。
參考文獻
[1] 周曉萍,火菊,梅李榮.蘭州南北兩山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中存在問題淺析[J].甘肅林業,2018(2):33-34.
[2] 馬軼君.蘭州市南北兩山生態建設對城市環境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17(13):109-110.
[3] 牟菲,唐紅.淺議蘭州市南北兩山面山城市防護林現狀[J].花卉,2017(2).
[4] 許宏剛,黃蓉,張建旗,etal蘭州市南北兩山面山植物群落多樣性及配置模式初探[J].甘肅林業科技,2017.
[5] 梁艷,火菊梅.蘭州南北兩山雨養灌木林地植物群落穩定性調查研究[J].甘肅林業,2016(4):27-29.
[6] 牛全福,張映雪,尊斌.蘭州南北兩山植被覆蓋變化動態監測[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7(3).
基金項目:本文是項目名稱:提高蘭州生態質量的對策研究,項目編號:Y2018E—06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吳曉英(1975.09- ),女,黑龍江集賢人,研究方向: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