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穎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更加明顯了。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之一的寫作,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英語綜合素質。文章中列舉了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常出現的典型錯誤,分析了由于漢語干擾而使學生詞不達意的原因,并針對這些錯誤,提出了避免錯誤的應對之策。
【關鍵詞】英語寫作;漢語干擾;錯誤;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7-0100-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7.04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earn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As one of the four basic skills of English , writing ability can reflect a person's English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is paper enumerates the typical errors that often occur in students' writing,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students cannot express their meaning correct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avoid these errors.
【Key words】English writing; Chinese interference; Error; Analyze
英語是目前世界上僅次于漢語的第二大語種,其應用范圍非常之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就更加明顯了。寫作是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之一。它是集語法、詞匯、修辭等于一體的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如果缺乏對英語習慣表達法及基本語法的了解,在寫作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目前,人們越來越多的意識到,英語寫作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都十分重要。英語寫作能力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英語綜合水平。英語寫作日趨重要,然而,它卻是英語學習中的薄弱環節。由于中外文化背景的不同,導致人們的觀念、思維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寫作的方式、用詞等也是不同的。這就使得中國學生在寫英語作文時出現了許多錯誤,經常會寫出一些Chinglish的語句。
從教學實踐中總結,學生學習英語時所犯的錯誤與漢語干擾有關,也就是說漢語語言文化與英語語言文化之間的差異會對英語學習造成干擾。那么,分析英語寫作中漢語干擾對學生學習外語的影響,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教學實踐上看,都將大有裨益。在本文中,我將從以下兩個主要方面分析由于漢語干擾致錯的原因。
1 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錯誤
(1)在英語寫作中,由于學生對漢語語言文化和英語語言文化之間的差異,及不同文化背景所產生的不同思維方式了解得不夠,再加上根深蒂固的漢語思維做主導,經常導致用詞錯誤。例如:“深色的”被學生寫成“deep colour”,實際上英語是“dark colour”。 又如:“一陣大雨”,學生給寫成“a big rain ”,但實際上應為“a heavy rain”。
(2)在英語寫作中,有些學生由于英語語言功底較差,不能用英語思考,所以就先用漢語構思,然后將構思好的漢語腹稿再翻譯成英語。這種思考方式,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用詞錯誤。例如,在“Jogging will do good to your body. ”一句中,“body”在英語中是“身體”即“軀體”的意思,而在漢語“身體”有兩重意思,一個是指“軀體”,另一個是指“身體健康”。根據上句所要表達的意思,應該是指“身體健康”,所以應將“body” 改為“health”。
2 由于表達方式不同造成的錯誤
漢語語言文化和英語語言文化對一些事物的表達是不同的。但由于學生對這些不同掌握得不夠,所以經常出現以下的錯誤:
2.1 用詞錯誤
如果把語言比喻成大廈,那么詞匯就是一塊塊的基石。蓋大廈離不開基石,寫文章也離不開詞匯。文章寫的好不好與用詞有密切關系。可以說,選對詞是寫好文章的基礎。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在寫作中經常會出現用詞錯誤。
2.1.1 詞性錯誤
有時學生在寫作中,只想著詞義合乎要表達的意思即可,而忽略了該詞的詞性,這樣會造成句子不合乎語法規則的用詞錯誤。如,學生會寫這樣的句子:
We all know that fail is the mother of succeed. (fail應為名詞形式failure; succeed應為名詞形式success)
2.1.2 詞形錯誤
在漢語中的名詞沒有單、復數,可數、不可數之分,并且主語、謂語間沒有數的關系,謂語也沒有第三人稱單數問題。因此,謂語部分不需要根據主語而做出數的調整。所以,由于漢語習慣的影響,學生會寫出這樣的句子:
A.Our teacher gave us some advices.(advice被當作可數名詞,實際上它是不可數名詞,所以應改為advice.)
B.He speak fast. ? (由于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所以speak應改為speaks。)
此外,漢語中動詞無時態之分,只是采用一些副詞或助詞來表示時間,而英語的時態卻要復雜得多。因此,學生常會出現時態使用混亂現象,特別是在復合句中常出現時態不一致的現象。例如,
Tom killed the cat. Ill ask him why he do that.(主句中謂語動詞的時態是將來時,從句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過去時。本句應將do改為過去時did。)
2.1.3 虛詞錯誤
英語中的虛詞有四種,包括冠詞、介詞、連詞和感嘆詞等。有時人們將虛詞翻譯為:empty word,表明它沒有實際意義。然而虛詞的使用,卻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難點。在寫作中也常出錯。例如:
A.Although Im a English teacher, but I still work hard to learn English.. ?(although 是“雖然”、“盡管”的意思,but是“但是”的意思,學生受漢語中關聯詞“雖然…但是”的影響而寫出上句。實際上英語中although和but 是不能連用的,并且只能用一個。)
B. ?He arrived Tokyo yesterday. ( arrive是不及物動詞,其后一定要用介詞in 。)
C.I bought the house in 1980s. ?(英語“在...年代”應有定冠詞the,所以此句應改為 “in the 1980s”。)
2.1.4 詞語贅用
語言以簡潔為貴。語句必須簡單明了,力求言簡意賅。用詞簡練不僅能節省篇幅,而且更能準確清晰地表達意思。就如白居易每作一首詩,都要讀給不識字的老太太聽,老人聽懂才算合格是一個道理。但學生在寫作中,有時會使用一些浮夸的、多余的詞語,從而使文章組織不嚴謹,顯得累贅,內容也不明了。如:
Before we began to carry out the open-policy, my hometown was a poor, backward, shabby, ugly and undeveloped place.
在這句話中過多地使用了一些帶有貶義的形容詞,這樣描述的結果就是使人感覺作者似乎對自己的家鄉有些厭倦。將 backward, shabby, ugly and undeveloped去掉,整個句子就簡潔明了多了。
2.1.5 詞語搭配不當
英國現代語言學鼻祖JR. Firth提出搭配理論,將搭配定義為詞匯間的相互關聯(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英語中詞匯之間的搭配基本上是約定俗成的,無道理可講。這就是平時我們為什么要求學生多背固定搭配。學生出的錯誤基本上是不知如何搭配。
A. 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用形容詞來修飾名詞是最常見的搭配。例如,學生在形容人美麗時,無論男女都用beautiful。事實上,英語中形容女子美麗,常用beautiful或pretty,如:a beautiful woman, a pretty girl等;但形容男子英俊時,則須用handsome,如:a handsome young man。
B. 介詞搭配也是英語中常見的。英語中有些動詞或形容詞后、名詞前要呼應不同的介詞,形成固定搭配。例如:The glass is full of milk. ?She insisted on going shopping. 等。
2.1.6 指代不清
在代詞的使用中,指代不清主要講的是代詞與被指代的人或物關系不清,或者先后所用的代詞不一致。這是學生在寫作中常犯的錯誤。請看下面這一句:
Lucy was friendly to my sister because she always invites her to travel with her.
讀完上面這一句話,相信誰都無法明確地判斷兩位姑娘中誰經常邀請誰和她一起去旅游。如果把引起誤解的代詞所指的對象加以明確,那么意思就一目了然了。這個句子可改為:
Kate was friendly to my sister because she always invites my sister to travel with her.
2.2 句式錯誤
在教學中,以下幾個句式是學生出錯較多的:
2.2.1 There be 結構
學生在作文中經常會用到There be結構,它表示“某地有某物”。由于受漢語的影響,學生常在There be句型后緊跟著又出現了一個謂語動詞。
誤:There are two books are on the desk.
正:There are two books on the desk.
2.2.2 一句話中出現多個謂語動詞
漢語中一句話可以有幾個動詞。而在英語中,除非是動詞并列使用,否則一句話中只能有一個謂語動詞,其它的動作可以通過使用非謂語動詞來表示。
誤:Enter the hall can he see his classmates stand by the window.
正:On entering the hall, he saw his classmates standing by the window.
上句中學生所出的錯誤說明,漢語動詞使用的影響根深蒂固。
2.2.3 缺少主語或主語選擇不當
英語是一種注重主語(subject-prominent)的語言,而漢語則是一種注重主題(topic-prominent)的語言。趙元任先生說過:“在漢語中主語和謂語間的語法關系與其說是施事與動作關系,不如說是話題和說明的關系。” 即漢語中的話題未必是句中的主語,因為漢語語法不一定要有主語。因此在漢語中如果主語很清晰時,往往就被省略掉。而英語卻是主謂結構,句子必須有主語。明白了英漢兩種語言的這種差異,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就應補全真正的主語,從而避免無主句。
誤:This year will produce more rice than last year.
正:We will produce more rice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
既然已經分析出了了錯誤所在,那么,該如何應對呢?
應對之策:
本文從文化差異和表達方式兩方面分析了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易犯的典型錯誤,難免有遺漏。但本文意在闡明這樣一個道理:學生在寫作中所犯的錯誤并非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尋,而是有著深厚的文化根源。我認為它對改進英語寫作具有以下啟示:
(1)加強英語國家文化的學習。學生們在寫作中的某些錯誤并不是偶然的,是漢語文化和英語國家文化差異造成的。加強英語國家文化的學習,這樣能盡量避免由于文化差異造成寫作上的錯誤。
(2)加強閱讀,尤其是原版書的閱讀。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鄒。”,英語寫作亦是如此。平時多讀多背,在閱讀時仔細地揣摩地道英語的表達方式,多背一些固定搭配。那么,詞匯、句型和表達方式見得多了,記得多了,也就熟了。熟能生巧,寫作時就會信手拈來。所以,只要處處留心,仔細對比兩種文化的差別,就能在寫作中一步步地改掉Chinglish語句,使自己的英語寫作水平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蔡基剛.《英漢寫作對比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2]張衛族.《中國人使用英語常見錯誤分析》,華夏出版社 1993.
[3]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孫勉志.《漢語環境與英語學習》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1.
[5]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