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誠信是現代職場中人際交往的基礎,是獲取別人信任的基本原則,當尋找別人的美時,也會發現自己的美。文章著重分析了現代職場中常見的失信心理原因分析、誠信心理的表現及自我展現誠信心理的途徑。關鍵詞:現代職場;人際交往;誠信心理俗話說:誠信是金,尤其在朋友、同事、伴侶、職場合作者之間,一旦你接受別人,就要給予他們足夠、完全的信任,否則,大家之間的親密關系將不斷受到侵蝕,直至破裂。一、現代職場中常見的失信心理原因分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進行社會活動的必要條件,也是充分利用語言技能和溝通的先決條件。相反,心理狀態不好,則會形成一些交往障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人們交朋友、適應社會,甚至開展工作,導致人們失去信任的常見心理原因是:(一)自卑怯懦心理。在職場中,有些人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評價,而且往往過于苛刻和貶低自己。例如,一些年輕人認為他們的身體和外表缺乏魅力,或者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缺乏,由此導致自卑。然而,事實上,他們并不一定沒有魅力、能力差或職業成就低,而是他們自己的期望太高。有時候對別人的要求過于敏感,總是認為別人看不起自己。事實上,在他們深刻的心理體驗中,是他們看不起自己。他們害怕挫折和失敗,特別是在權威、強大的人或一些有權勢的人面前,他們總是感到無助,有時表現出一種警覺和敵意。經常想象別人對自己的不滿,然后在生活中找到看似“真實”的證據。有時候,把一些從無到有的事實強加給別人,甚至誤解別人的善意。有時候他們也會人為地限制與父母、家庭等小圈子的溝通,導致朋友圈越來越小。這些人缺乏應有的自信,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沒有勇氣在社交互動中做人、做事,他們習慣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遇事沒有自己的主見。(二)懷疑心理。在職場中,持懷疑態度的人傾向于使用不信任的眼睛看待對方和外部世界。每當他們看到其他人在談論什么事情時,就會認為其他人正在談論自己的壞事。持懷疑態度的人時常陷入心理陰影中,說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并引發麻煩。其結果只能是自我傷害并傷害他人。這些人應該放棄偏見,公開誠實地與朋友溝通,建立正確的認知能力,克服工作中的“無根據的懷疑”。(三)逆反心理。有些人在與別人交往中,連最基本的交往原則都不遵守。對于任何事情,無論是對還是錯,以叛逆心理看世界,往往給別人造成反感和厭惡,這也是最容易導致不信任的原因。(四)排他心理。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都需要不斷更新,否則將會失去活力,甚至產生負面影響。排他心理則表現為一個枷鎖,拒絕拓展思維,并限制人們只在自我封閉的空間交往。(五)貪財心理。有些人認為,在工作中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互相利用”,所以他們只會讓那些對自己有用的人、能夠為自己帶來好處人的成為朋友,而且經?!斑^河拆橋”。時間一長,必然失信。(六)冷漠心理。有些人在工作交往中,總是喜歡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感受和需求。在他們看來,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那么的枯燥、乏味和毫無意義的。他們往往采取一種孤獨和態度,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他們的行為和習慣,有時候很難被人理解。對周圍的一些漠不關心,尤其對未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情更是冷若冰霜,還日常說我的“個性”就是這樣的,令其他人無法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失去更多的朋友。這種人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自我封閉,不與人溝通造成心理障礙。因此,他們應當正確看待自身,與他人敞開心扉,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這種適當的自信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吸引力。二、現代職場中誠信心理的表現(一)熱情、開朗、豁達。熱情、開朗、豁達的態度不僅是人們自身健康的需要,也是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交交往中,如果你冷酷無情,只能得到失敗的結局,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還會增加自己的煩惱,也會讓別人失望、很難接受;當以微笑的表情出現在朋友面前時,會使對方感覺容易接近,很好溝通,從而變得輕松愉快,沒有精神壓力,從而實現溝通交流的目的并和睦相處。所謂豁達的態度其實也是寬容,寬容別人、善待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我們要有意識的培養這種交往態度。(二)開放自已、接受他人。有些人經常抱怨他們缺乏人際溝通的技巧,無法找到真正的朋友。事實上,它不是不會溝通,而是過于自我封閉。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但卻不想敞開心扉接納別人,甚至拒絕別人。此外,當別人進入你的交際圈時,如果缺乏自我開放,你將與他人形成人際沖突,不接受他人,最終失去溝通的機會。打開自己是成功進行社交互動的先決條件,因為只有當你向他人敞開心扉時,別人才能向你敞開心扉。當你給別人誠意時,他們會自然地以誠意回報你。只有打開自己,熱情地歡迎別人進入你的內心世界,才能縮短你們之間的心理距離。這樣才有了相互作用的基礎,在這個時候,你可以利用自己的才能完成社交活動,并有很多真心朋友。(三)自我尊重,尊重他人。職場社交是一種文明行為,它不應帶有任何低級趣味,所以,自尊是關鍵。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尊重,別人也不會看你一眼。在社交場合要慎言慎行,但并不意味著就沒有自己的意見。據相關調查問卷統計分析:人們一般都喜歡那些與自己意見不同,但富有誠意、果斷和堅韌的人交流,不喜歡那些自以為是、十分頑固,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的人交往。如果你不尊重別人,自然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也都不愿意與其進行交往。這些人不僅折磨自己,也建立不了良好的友誼。另外,嫉妒和猜疑不僅增加了自己的煩惱,也會從自己身邊“趕走”朋友。人事實上,嫉妒和懷疑都是不正常的。嚴重者將會給自己的身心造成傷害。三、現代職場中建立自我誠信心理的途徑(一)同頻共振。聲學中有一種稱為“相同頻率共振”的定律,當使用相同的聲波時,發出更強的聲波振蕩,但不發出具有不同頻率的聲波。在工作交往中,如果人們能夠積極地找到共鳴點并使其“固有頻率”與他人的“固有頻率”一致,他們彼此就可以增進友誼、加深感情,使其發生“相同頻率共振”。例如相同的觀點和行為,對雙方身心都有益的興趣和愛好等等,都可以成為雙方友誼的共鳴點和支撐點。為此,我們應該及時回應和溝通,以實現協調。當朋友升職或取得成就時,我們應該為他們的快樂而歡呼。當別人遇到困難和不幸時,我們應該把別人的困難和不幸視為自己的困難和不幸,感同身受,設身處地的理解他人。同頻共振,不僅是現代職場人成為要好朋友的表象,而且也是雙方成為要好朋友的原因。(二)樂于助人。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需要關心和幫助,特別是我們應該珍惜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尤其是在困境中給予我們幫助的人。幫助別人不一定非是物質上的幫助,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個贊許的眼神,都可以讓他人感到興奮很久。如果你能幫助曾經在工作中傷害自己的人,不僅可以顯示你的博大胸懷,也有利于為自己創造更加寬松的人際環境。(三)心存感激。在現代職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最微妙的。如果你感到工作放松,也許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如果你感到生活甜蜜,也許有人在為你遮風擋雨。我們應該永遠保持一顆感恩的心,這將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情感紐帶也會因為感激之情更加穩定;友誼之樹必須給予感恩的滋養,它則會根深葉茂。(四)真誠贊美。每個人都喜歡贊美。之所以贊美具有獨特之處,則在于它的“美”字,它會受到贊美者的好評和歡迎。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曾研究表明:“人性中最深遠的驅動器是希望受到他人的肯定,得到別人的贊美和表揚。因此,在現代職場中,我們應該經常給予別人肯定和表揚,并鼓勵他人的成就和進步。(五)誠懇道歉。在現代職場中,人們有時一不小心,可能就會破壞他人“心愛的花瓶”。如果不了解它,你可能會誤解別人的好感;如果不設身處地理解它,你可能會極大地傷害別人的心,如果我們不小心得罪了他人,應真誠道歉。這不僅彌補了失誤,把矛盾化解了,也促進了雙方之間的心理溝通,緩解彼此之間的關系。不要把道歉作為一種恥辱,否則因為它會使我們失去一個好朋友。如果想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最好是盡量減少自己的錯誤。為了自己有一個良好的關系,每個人都應不斷檢討自己的缺點,提高自身個人修養。(六)詼諧幽默。在現代職場中,每個人都喜歡與詼諧幽默的人打交道,不喜歡做無聊的爭論。幽默,可以說是一種潤滑劑,它會讓煩惱變得快樂,讓人際關系變得和諧。可以使人們在工作中的人際關系變得輕松、和諧,富有樂趣,讓人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社交活動。一個有幽默感的人,他的語言、動作和神態很容易吸引別人,甚至在心理上控制他人。幽默,也能巧妙地通過詼諧的語言緩解嫉妒或沖突的局面,使雙方能擺脫困境。參考文獻[1] (美)艾肯著.態度與行為[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2] 張軒著.課堂上學不到的社會經驗[M].海潮出版社, 2003.[3] 徐凡著.會社交好辦事[M].臺海出版社,2004.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商丘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立項課題《“互聯網+”經濟形態下商丘市誠信體系建設研究》研究成果,立項文件編號:商社規辦〔2018〕3號。作者簡介:王召會(1982- ),男,碩士,高校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