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 趙文凱
摘 要:通過功能性動作篩查對學生進行基本動作模式進行評估,針對學生的基本動作缺陷來制定干預方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基本動作能力。學生A的功能動作問題集中于軀干的核心部位,其主要表現為相關功能的不足與左右不對稱,學生B主要集中在其下肢、核心以及肩部的功能相對不足,因此相應干預訓練動作的制定需要著重解決這些問題動作。
關鍵詞:功能性動作篩查;矯正案例;干預方案
一、學生A干預方案制定與干預結果分析
(一)學生A干預前后功能動作篩查結果分析
(三)干預后功能動作篩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實驗干預,案例對象學生A前后所得結果前進行對比(見表1),從總分結果來看,干預前由15 分提升到 20 分,提高5分。從各單項來看,學生A在單腿跨越欄架測試、直線弓箭步測試、軀干旋轉穩定性測試中的結果均提升左、右3 分,表明學生A平衡性問題得到解決。而肩部靈活性測試得分依然未能提高,左、右均為 2 分的水平,屬于合格水平,但仍需探尋進一步的干預策略。直腿主動上抬測試也提高為左、右3分,表明該動作模式下的穩定性水平提升明顯。
二、學生B干預方案制定與干預結果分析
(一)干預前后功能動作篩查結果分析
由表1的數據結果顯示,學生B在干預前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其下肢、核心以及肩部的功能相對不足,重點需要對此予以提高。因此相應干預訓練動作的選擇需要著重于解決其這些問題的訓練動作。
(二)矯正干預方案的制定
見表2所示。
(三)干預后功能動作篩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實驗干預后,學生B實驗前后的所得結果如表 2所示,從總分上看,學生B由16 分提升到 18 分,低于學生A的提升幅度,總體而言,功能動作得以一定程度的改善,從具體單項得分來看,學生B的單腿跨越欄架測試、直腿主動上抬測試,表明學生B的穩定性與平衡性能力都得以提升。但其他單項測試結果未能提升,也提示我們,關于學生B的干預策略或許存在一定的不足,進一步的研究需要進行相關干預策略的調換,以獲得更好的干預效果。
三、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案例對象A、B兩名學生在干預前后所測量的數據結果,根據功能動作篩查結果制定并實施矯正訓練后,能夠有效干預案例對象的功能動作薄弱環節,以此提高干預對象基本功能動作能力。雖然干預前后的實驗數據呈現顯著提高,但是在實驗中終止實驗干預的一周后、兩周后等時間周期內,案例對象功能動作能力是否會恢復到以前的狀態,這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陸美琳.高校學生常見運動損傷的調研與預防[J].體育與科學,1997(04):52-54.
[2] 洪國武.常炎珍.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7(04):95-96.
[3] 張天白.科學的體能訓練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關鍵[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齊齊哈爾醫學院教育科研課題《基于“三導向”身心素質養成模式下功能性訓練對體育教學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QYJY20170190。
作者簡介:趙寧(1989.10- ),女,漢族,遼寧朝陽人,碩士研究生,齊齊哈爾醫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趙文凱(1993.09- ),男,漢族,河南濟源人,碩士研究生,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科員,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