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克思將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理解為人類自身發展的歷史,在介紹了人的發展要經歷的三種歷史狀態的基礎上描述了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的實現。本文通過分析資本的本性和人的本質,闡述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三個階段,并分析了在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們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統一理想和現實,大力發展生產力和教育事業,努力為人的全面發展找到一條現實的道路。
關鍵詞:馬克思;人;全面發展
一、資本的本性及人的本質
馬克思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始終關注人類在時代條件下的生存狀態,以及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實現。他把人類發展的核心問題置于資本主義社會狀況的分析、揭示和批判之下,為人類發展和全人類的幸福提出了實踐指導。
(一)資本的本性。馬克思關于資本的理解有兩個層面的內涵:一方面,他認為資本是一種生產要素;另一方面,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他就曾斷言,資本是一種社會關系,主導著勞動力及其產品。馬克思認為資本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壓迫和剝削。他認為資本的剝削性是其天生的本質,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生產力急劇發展,隨著雇傭工人的出現,剝削工人的現象產生,資本家無限壓榨工人的勞動,工人被物化為資本家攫取利益的工具,工人帶來的剩余價值被資本家再生產進而轉化成資本,不斷地進行積累,從而獲取利益最大化;(二) 人的本質。人的問題始終是馬克思關注的根本問題。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質是自由自覺的勞動,但這一本質在資本主義社會受到了異化,勞動已經成為外在于人的使人失去了自由的東西。他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進一步發展了異化理論,通過對貨幣和人類發展的三種歷史形態的分析,馬克思指出了當時社會充滿了物化的根源,在這里,馬克思從社會關系的層面考慮了異化的本質及其后果,并指出,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在實現了自由自覺的勞動即他在手稿中所提到的第三階段才可能實現。
二、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通過對異化勞動的分析,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限制了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克服資本主義的弊端,才能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正是在這個前提下,馬克思闡述了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通過考察人的發展的三大歷史形態,他闡述了在不同的經濟形態下人的能力和發展的不同特點。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提出了“三大社會形態”,第一個社會形態,是人類依賴社會的階段;第二個社會形態,是對物的依賴階段;第三種社會形態,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階段。
(一)人對人的依賴階段。在人類最初的自然經濟的社會,落后的生產力和單一的實踐已經確定了個人仍然處于人類依賴狀態。在這個階段,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僅限于共同體內部,這種共同體最初是以血緣親屬關系為基礎的,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分工出現,逐漸成為一個區域性共同體。在這種共同體中,是以個人依附為特征的統治與服從之間的關系,人們只能在封閉的共同體內部發展。這一階段壓制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缺乏自我意識和力量,個人無法擺脫這種依賴,他們的本性和需求受到抑制,人處在無我的境界,缺乏自由和個性,個人的發展受限于群體和階級,更不用說人的整體發展了;(二)人對物的依賴階段。人對物的依賴存在于資本主義制度下,這一階段生產力得到發展,人們可以自由支配和交換自己的產品,產生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經濟。此時,人們之間的關系表現為對物的依賴,大規模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們擺脫了對自然和他人的依賴,為人的自主發展提供了社會基礎。在這個階段中,金錢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征,勞動者為了獲取生活資料,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給財富持有者。這個階段的個人不再依附于自然,成為改造物質世界的主體,雖然個人獲得了獨立性,但這只是一種片面的獨立,個人的獨立和人格的發展是基于對個體對事物的依賴,這將逐漸導致人類發展的異化,個人得不到全面的發展;(三)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階段。在馬克思看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階段存在于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中。在這一階段,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自由的,完全不受人的束縛和物的依賴,個人的獨立性成為現實,個人實現了真正的自由,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得到了統一,真正的自由王國得以實現。
三、新時期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在研究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問題的過程中,解釋了各種社會因素之間的關系,分析了三種社會形態的特征,揭示資本主義興衰的必然性,努力為建設更美好的人類社會提供必要的理論論證和實踐指導。
(一)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條件。生產力的發展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條件。馬克思恩格斯將生產力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物質力量,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在分析資本主義發展規律的過程中,馬克思意識到,當私有制的發展成為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時,必然要改變生產關系以推動生產力的繼續發展,此時,作為阻礙人的全面發展的私有制必然要被消滅,代之以公有化的生產方式。因此,只有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才不會阻礙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在生產力高速發展的前提下,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升,工人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從而為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爭取了更多的時間。
(二)新時期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理想與現實的統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理想的全面發展與現實的片面發展之間的矛盾。當今時代人的全面發展狀態還未來臨,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理想來源于現實,我們不能因為現實的人的片面發展而止步不前。只有對未來充滿向往和追求,人們才能繼續地奮斗進取,才有進步的精神支柱和動力。人們不能總是生活在一種虛幻的理想之中,應該善于總結歷史經驗,從現實出發,從對立面尋求和諧,推動人類社會從現實到明天,從現實走向未來。
其次,要認識到人的全面發展是理想與現實的統一。新時期人的全面發展除了自身需要發揮能動性努力奮斗之外,也離不開現代化建設為人們提供的物質和精神基礎,只有良好的社會環境才能為人的發展奠定現實基礎;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也離不開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將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理想,基于實踐辯證法和歷史辯證法,主要從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維度探索人的全面發展的條件,對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中關于人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思考。
面對新時代我國人民的全面發展不充分的現狀,我們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充分發展社會生產力,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發展生產之路;第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發展教育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教育是育人的基本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為此,必須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在能力、需要和社會交往方面的全方位發展和進步。
作者簡介:馬琳(1993- ),女,漢族,山東人, 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