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spss軟件對大學生創業合同規范化問題進行實證研究,以西安市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了解大學生對于合同問題的認識,進一步探求大學生創業中的合同風險問題。一方面,通過對合同規范化問卷進行信度分析,評價該問卷作為評判大學生創業合同規范化的優劣,證明測得結果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通過對西安大學生的統計數據進行數據分析,明確西安地區大學生對基本合同知識與合同糾紛問題的認知程度,并根據分析得出的結果,思考大學生創業合同規范化上面臨哪些具體問題,并且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建議。
關鍵詞:spss; 大學生創業;合同規范化
一、研究準備
(一)研究背景
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潮流興起,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市場形勢不斷嚴峻以來,中國大學生更多的將目標轉向創業領域。然而在創業領域,形勢卻十分嚴峻。《2017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指出三個問題:第一,大學生面對創業的出發點更多的為了一種更加自由的生活方式,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這無疑十分不理性,更多體現了大學生并不成熟的創業心態和對風險不足的認知;第二,創業不斷向低齡化方向發展,具體表現在大二大三學生占到創業學生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眾所周知,大二大三還未完全從學校學習中脫離出來,社會經驗匱乏;第三,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管理人員法律意識方面的淡薄容易使經營管理走向極端,最終使得創業得不償失。因此,這三種原因使得大學生創業舉步維艱,通過大學生創業,來增加工作機會、提供一種更自由的就業方式,困難重重。在這樣嚴峻的創業背景下,如何降低大學生創業風險,提高創業成功率,是一個值得進行探究的問題。
(二)相關概念
(1)大學生創業風險:指大學生創業時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具體包括資金風險、法律風險、管理風險等。
(2)合同風險:指關于合同方面的風險,其包含合同訂立風險、合同效力風險、合同履行風險、合同變更和轉讓風險、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風險、違約責任的法律風險、合同救濟的風險,貫穿合同訂立、生效、終止的始終,是企業法律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
(3)信度分析:信度指的是測量結果準確性、一致性、穩定性的程度。信度分析是利用測量問卷進行數據分析的前提。
(三)樣本數據的收集
本次調查問卷的發放通過線下問卷和網絡問卷兩種方式,借助西安高校眾多的地理環境,走訪了西電、西工大、陜師大、西大,西財等多所高校,包含文科、理科高校,本科專科高校,樣本類型多樣,代表西安市大學生對于創業合同規范化問題的普遍認識。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70份,回收率90%以上,并且有效率達100%。
(四)分析思路
本次調查問卷的設計角度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西安當地大學生對于創業風險、合同基本知識的了解程度,第二是對于合同糾紛問題的認識。我們既可以了解到西安當地大學生合同知識了解程度,同時也便于我們針對大學生合同規范化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建議。其中,對于問卷數據分析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對問卷進行信度分析,評判該問卷符合調查目的的程度;
第二,對問卷進行數據分析,主要采用頻數分析、列聯表分析的方式,分析大學生對于合同規范化的認識和了解程度;
第三,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得出相關結論并結合現實情況,對提高大學生合同規范化程度提出相關建議。
二、數據分析與結果
(一)信度檢驗
信度檢驗是進行問卷分析的前提,對于本次調查問卷來說,因為多選題數量較多,不適合將所有問題列入信度分析之中,因此僅僅將適合做信度分析的問題納入檢驗之中,具體問題如下所示,并且通過編碼設計,最終得到信度分析的
Alpha系數。編碼設計如表1所示。
應用SPSS軟件進行信度分析,由表2可知,信度檢驗下Alpha系數大于0.8,所以信度可以接受,即測驗具有一致性,該問卷能較好的擬合大學生對于合同規范化的認識情況,能夠進行接下來的數據分析,如表2所示。
(二)頻數與頻率分析
描述性統計是數據分析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對于此次大學生創業合同規范化調查問卷而言,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分別是創業風險來源、合同基本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合同糾紛問題,這三個層面由淺入深,介紹了大學生對于創業中合同風險的認知水平。通過對這三個方面進行頻數分析,有利于我們得出具體結論。
(1)創業風險問題
大學生創業風險來源廣泛,根據調查問卷,繪制出大學生創業風險條形圖。由下方的條形圖可以看出:對于大學生創業中有可能面對的風險,法律風險占比超過20%,是大學生心目中影響創業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并且通過解決大學生創業中面對的法律風險問題,可以提高創業成功率,最終使大學生受益。
(2)合同基本知識問題
大學生對于合同基本知識的認識可以通過問卷中的“影響合同不規范因素”“設定擔保條款的必要性”“發生合同中約定不明情況如何解決”三個問題得到表現。通過對這三個問題進行頻數分析,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通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在西安市大學生看來,影響合同不規范的因素十分多樣,并且每個因素都占比相當。
第二,有89.36%的大學生認為設定擔保條款十分有必要,可以看出,對于合同規范與嚴謹問題,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認為非常有必要設定擔保條款來提高抵抗風險的能力,但是還有超過10%的人認為可有可無或者沒有必要。
第三,對于發生合同中約定不明的情況如何處理,根據法律知識,“協議補充”“按交易習慣確定”“適用相關法規”這三種方式,都是正確的處理方式,但是根據統計結果,僅僅有33.41%的學生回答正確。
(3)合同糾紛問題
與合同基本知識的思路相同,對于大學生對合同糾紛問題的認識,可以從“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解決”,“合同糾紛,是否可以沒有時間的提起訴訟”,“一方違約,是否必須負違約責任”三個問題的進行頻數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關于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解決,由頻數分析結果可以得出,認為首先應該進行雙方和解的學生占比最多,其次是第三方調解、仲裁解決,最后是訴訟解決。根據合同法相關知識,這符合合同糾紛調解順序。
第二,對于合同糾紛是否可以沒有時間的提起訴訟這個問題,有72.77%的同學認為提起訴訟有時間限制,但與此同時,27.23%的人回答錯誤。
第三,對于一方違約,是否必須負違約責任的問題,有80.21%的同學認為應該負違約責任,但是同樣,將近20%的同學回答錯誤。
(三)列聯表分析
列聯表分析也是描述性統計分析的一個重要方式,通過列聯表分析,可以分析出多個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本文中,選擇“格式合同”和“擔保必要”作為兩個變量。進行列聯表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
通過對“格式合同”和“擔保必要”兩個變量作列聯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知道格式合同的人數量非常少,在470個樣本中,僅僅有92個人了解什么是格式合同,對合同了解程度不深。
第二,相對于不太了解合同的人,了解格式合同的人,對于有必要擔保這一問題持更強烈的肯定意見,他們認為更加認為需要加入擔保這一要素,使得合同更加規范化。可以看出,了解合同知識的人,對于合同完善規范的重要性更加明確,而不了解的人則相對輕視合同規范化的重要性。
三、現實分析和建議
根據問卷分析的結果,可以進行以下分析。首先,對于合同基本知識,絕大多數同學對其有一定了解,但若是歸結到一個具體問題,比如約定情況不明時的處理,卻有很多同學概念十分模糊。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簽訂合同由于環境因素的限制,極有可能產生類似于約定不明的狀況,若對于解決方式模糊不清,非常有可能走彎路、甚至最終約定失敗。因此,對于每個創業者甚至是每位公民來說,掌握一定程度的合同知識,提升自身對于風險的辨別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在對于合同糾紛問題的了解上,如糾紛順序,大多數同學給到了正確的答案。但是若深入下去,對于是否可以沒有時間提起訴訟、是否負違約責任的問題上,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受訪者都回答錯誤。因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于合同問題的了解相當薄弱,對于基本合同問題與最重要的合同糾紛問題的相關知識,都不甚了解。
最后,作為一種最重要的信用手段,擔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通過對格式合同與擔保必要的列聯表分析,明顯可以看出,相對于不了解格式合同的同學,了解的受訪者更加明白擔保的重要性,合理推斷,了解格式合同的受訪者,在實際合同簽訂過程中,能更充分利用擔保,從而降低自身風險。
因此,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出,西安大學生對于創業合同規范化相關的問題還了解不深,停留在基本知識大概知道的層次,這無疑將增加大學生創業的風險,進而降低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所以,對于西安大學生而言,首先應該學習基本的合同知識,不應該逃避法律知識,尤其是合同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面對風險的能力,對于合同風險的相關事件,也應該及時關注和了解。其次,對于高校而言,也應該將基本法律知識這個內容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面,提升學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能力。最后,政府也應該加大法律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公民對于合同規范化問題的認識。只有明確合同知識,提升個體法律能力,才能在復雜的創業環境中,降低風險,使得創業的帆船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 桑寧霞,張曉瑞.基于SPSS對教育部社區教育滿意度調查問卷的實證研究——以太原市杏花嶺區為例[N].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7(7)第28卷第4期.
[2] 楊曉秋.圖書館讀者滿意度調查問卷的 SPSS 設計——以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讀者滿意度調查問卷為例[J].農業圖書情報學,2008(8)第20卷08期.
[3] 丁瑞.大學生創業的法律風險分析——以合同與知識產權風險為視角[J].法制博覽,2016,05.
[4] 雷黎慧,王 萍.成就動機與框架效應雙重影響下大學生創業風險決策研究[J].經濟與管理,2017 年第 4 期.
[5] 趙曉娜.基于SPSS軟件對調查問卷進行頻率分析的研究[J].電子商務,2018年第2期.
[6] 賈志剛,朱獻文.SPSS軟件在大學生就業調查問卷分析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0年第3期.
基金項目:西北大學;項目編號:201807119。
作者簡介:王育荷,西北大學財政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