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緒村 張曉峰 顧少升
(1 連云港市贛榆區青口中心衛生院 江蘇 連云港 222100)
(2 連云港市贛榆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蘇 連云港 222100)
為了解本地區居民主要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惡性腫瘤的流行情況和分布特征及其與吸煙、飲酒、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的因果關系;同時了解居民對慢性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并在2012年調查數據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本地區慢性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變化趨勢,評估慢病防控效果,了解慢性病防治政策支撐系統的支持現狀,為制定本地區慢性病綜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本地區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上的常住人口(過去12個月中,在調查地區累計居住6個月及以上者)。
1.1.1 樣本量 按照性別(男性、女性)分層因素,共計分層數為2層。
樣本量的計算采用公式:

其中,各參數的含義及取值如下:
置信水平取95%(雙側),相應的u=1.96;
總體率P用0.1估計,設計效率deff值取為1.5;
相對誤差r控制在10%,d= P*r=0.1*0.1=0.01。

考慮存在無效應答的情況,實際抽樣樣本量擴大10%左右,n=5186.16*(1+10%) 5704.78,取6000人。即每層人數為6000,共兩層,總樣本量為12000人。其中,對5000名調查對象增加血糖檢測和2500名調查對象進行“行為與健康問卷”調查。
1.1.2 調查方法及內容 采用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本次調查包括詢問調查、身體測量兩部分內容,問卷參照國家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方案制定采取集中和入戶面對面詢問調查的方法;身體測量包括身高、體重、腰圍、血壓以及血糖檢測。
1.1.3 質控與評價 質控措施:成立調查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確定統一的調查檢查方法和調查用表,實行兩級逐日審核把關。各調查點設質量負責人負責現場調查的復核、確認工作。測試儀器、器材使用國家規定的標準產品,并通過計量檢定。由經過培訓的專人對資料進行兩次錄入計算機并邏輯清洗。
質控評價:本次調查共復核調查表725 份,復核率5%,符合率98%。共復核體檢數值600人,符合率99%。
采用Epidate3.1數據庫雙錄入,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2.1.1 性別、年齡構成 本次共調查 12000人,其中男性6000人,女性6000人,各年齡段構成符合方案要求,見表1。

表1 調查人群分年齡、性別構成表
2.1.2 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和職業構成 調查人群中,已婚占到83.99%,其次是未婚11.21%、喪偶3.69%、再婚0.68%、離婚0.40%、分居0.03%。從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占45.31%,其次是文盲19.44%,。從職業構成看,農民占到69.82%,工人10.75%。
2.1.3 吸煙及飲酒情況 調查人群中,吸煙的比例是20.92%,飲酒的比例是25.77%。男性吸煙率為43.60%,女性為3.45%。27.33%的人經常被動吸煙。
2.1.4 飲食及鹽、油使用情況 調查人群中,62.59%的家庭完全使用植物油,植物油占36.95%,主要是動物油占0.46%。每天食用蔬菜在1斤以上的占24.61%,半斤~1斤的占65.35%,半斤以下的占10.04%;經常喝濃茶的比例為5.82%,喝淡茶的比例為14.08%,白開水的比例為79.41%。
2016年本地區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2.79%,男性患病率為21.03%,女性為24.55%。糖尿病的患病率為7.91%,男性患病率為5.12%,女性為10.69%。腦卒中的患病率為1.57%,男性患病率為1.77%,女性為1.37%。冠心病的患病率為1.82%,男性患病率為1.48%,女性為2.15%。
2.2.1 主要生活行為危險因素流行情況見表2。

表2 青口鎮2016年居民生活行為危險因素流行情況
2.3.1 高血壓患病情況見表3。

表3 青口鎮2016年高血壓患病情況
2.3.2 高血壓危險因素分析 高血壓患病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業、不同婚姻狀況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9.80,P<0.001;χ2=125.20,P<0.001;χ2=189.40,P<0.001),BMI、腹部肥胖、吸煙、飲酒和睡眠時間均與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有關,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4.90,P<0.001;χ2=304.30,P<0.001;χ2=4.49,P=0.034;χ2=13.54,P<0.001;χ2=133.70,P<0.001)。高血壓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與高血壓患病率存在統計學關聯(χ2=31.52,P<0.001 ;χ2=9.99,P=0.002);未發現糖尿病家族史、腦卒中家族史與高血壓患病率存在關聯(χ2=0.22,P=0.638;χ2=3.51,P=0.061)。
高血壓患病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根據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有6個因素(年齡、文化程度、腹部肥胖、BMI、飲酒、高血壓家族史)入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年齡、飲酒、腹部肥胖、超重/肥胖、高血壓家族史等5個因素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高文化程度是高血壓患病的保護因素,文化程度越高、患病率越低。見表5。

表5 高血壓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
2.3.3 相關慢病知識知曉率情況見表6、7、8。

表6 慢性病高危人群意識和健康指標知曉率

表7 對如何控制血壓方法的認知情況

表8 吃鹽過多對血壓影響的知曉情況
本次調查發現本地區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分別為22.79%、7.91%,仍然處在較高水平,嚴重危害群眾身體健康[1]。然而本地區基本公共衛生統計信息顯示,高血壓管理率65.93%、控制率48.25%,糖尿病管理率60.33%、控制率45.19%,兩病管理率和控制率都處于較低水平。雖然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工作的實施,但本地區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的形勢嚴峻[2]。
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人群吸煙率是20.92%,27.33%的人經常被動吸煙。較2012年吸煙率23.25%下降了10.02%,被動吸煙率35.25%下降了22.47%。但男性吸煙率高達43.60%,只有7.22%的人有過戒煙。平均每天運動量達到6000步當量以上的比例為40.08%,較2012年的 35.68%有所上升,但每天規律體育鍛煉的人群比例仍然只有10.55%。腰圍、BMI超標的比例已經分別達到48.59%和48.32%。慢性病病人規則治療率低,調查人群中慢性病患者規律服藥的為60.21%,不規律服藥的20.54%,不服藥的19.25%[3-4]。
為進一步加強本地區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今后應開展廣泛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繼續推進健康社區、健康家庭、健康單位、食堂、餐廳的創建工作,充分發揮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加強對居民不良健康行為、生活方式的干預和健康促進。結合衛生城鎮創建,推進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實現慢性病防控的可持續發展。
在本地區建設有利于宣傳慢性病防控知識、培養慢性病防控技能的支持性環境;建立健身場所和健康教育活動室,定期開展社區健康講座,播放宣傳視頻,發放宣傳材料和設置固定宣傳欄;在社區和公共場所設立自助監測點,提供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血糖等項目的自測服務。
通過健康檔案建立、日常診療、單位職工和社區居民的定期體檢、社區篩查等途徑發現高危人群,對其通過健康教育和強化生活方式干預等措施降低個體慢性病危險水平,防止和延緩慢性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