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有的企業會遇到商標被莫名其妙撤銷的情況,也有的企業為了實現戰略目標,主動申請注銷商標。撤銷注冊商標對當事人利益影響非常大,無論是主動申請注銷商標,還是商標突然被撤銷,商標所有人都要積極應對。
商標注銷,是指商標局根據商標注冊人本人或者他人的申請,將注冊商標注銷或部分注銷的法律程序。
商標撤銷,是指商標局對違反《商標法》及有關規定的行為做出決定或裁定,使原注冊商標專用權歸于消滅的程序。根據《商標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基于法定的事由,商標局可以決定或裁定撤銷注冊商標。
商標注銷與商標撤銷的主要區別有兩個:第一,商標注銷后是可以重新申請的,但是商標撤銷后就不能再次申請了;第二,一般來說,商標注銷是主動行為,是商標注冊人主動采取的行為,而商標撤銷卻是被動行為,是被商標局裁定撤銷或者他人申請撤銷的行為。
商標注銷有3種情形:第一種是商標申請人主動注銷商標;第二種是商標有10年有限期,到期后不續展的,也需注銷;第三種是商標注冊人死亡或終止。
那么,什么情況下商標會被撤銷呢?
有3種情形:第一種是商標3年沒有使用,商標局就會撤銷該商標;第二種是不當注冊的商標也被撤銷;第三種是存在爭議的商標會被撤銷。
以上就是商標注銷與商標撤銷的區別。商標注冊不易,如有好商標,一定要盡快注冊,注冊后,還要使用好、保護好商標。切不可粗心大意,因為《商標法》第五十條規定:注冊商標被撤銷、被宣告無效或者期滿不再續展的,自撤銷、宣告無效或者注銷之日起1年內,商標局對與該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注冊申請,不予核準。
我們常說的撤銷多為以連續3年不使用為由的撤銷,而最近幾年撤三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除了連續3年不使用撤銷,撤銷案件還有另外一種形式:成為通用名稱的撤銷。
因為商標的資源非常有限,常用漢字3000多個,英文字母只有26個,想要一個好的名稱,但是發現已經被他注冊了怎么辦?撤銷。以連續3年不使用為由撤銷是最方便、最簡單、容易操作且成功率較高(舉證責任倒置)的方式。
如果被他人提起撤三,就需要向商標局提交商標使用證據。哪些形式的商標使用證據可以被接受認可呢?
第一,如果是商品,比較常見的就是商品的外包裝、容器、標簽、標牌、說明書、手冊等,當然也包括交易文書、發票、合同等。在廣告宣傳或展覽中的使用也可以認定為商標實際使用的證據。比如說,在廣播電視媒體網絡上的使用或者在報刊書籍等出版物上的使用。當然,這里的出版物必須是經國務院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公開發行的出版物,這才是在有效的出版物上的使用。廣告牌、郵寄廣告、展覽會或者博覽會的資料和照片也可以。
第二,服務商標的使用證據。服務往往看不見摸不著,比如說,律師事務所的商標直接用于法律服務,如果律師事務所的服務商標被他人提起撤三,也是有可能的,那該怎么辦呢?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服務一般都會與客戶簽訂法律服務合同,這時應盡可能地把律師事務所的注冊商標印制在合同醒目的位置上。這樣每次與客戶簽訂法律服務合同都會有一個服務商標的使用。另外如餐飲行業的商標可以使用在店招、菜單、價目表、碗碟、紙巾上面等,以及使用在信封、發貨單、服務協議上等。
《商標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注冊商標成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稱或者沒有正當理由連續3年不使用的,任何單位或個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其注冊商標。
近兩年,商標局依法撤銷3年未使用的商標占撤銷申請文的50%以上,說明提出申請的一方,大多是有充分依據的,證明被提商標注冊人3年中確實沒有使用其商標。
但也有一些申請方是另有原因的,比如,提出撤銷3年未使用商標的申請方,想擁有一商標的專用權,但別人已注冊使用,申請方先向對方提出轉讓該注冊商標,協議不成又不肯放棄該注冊商標的名稱,于是想出此招撤銷商標注冊人的專用商標,向商標局提出撤銷申請。實際上,注冊人一直在使用其商標。
應該說,申請人的這種動意,是有違《商標法》立法宗旨的,《商標法實施細則》指出,任何人都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指3年未使用注冊商標),并說明有關情況。這其中的“說明有關情況”應該是有所指的。
任何人提出撤銷申請的同時,應另附有書面報告,其內容應是被提撤銷商標的市場調查結果,或該商標注冊人3年內的經營狀況調查等有關的文件,只有這樣才能說明申請人確實是依法辦事。
什么情形下連續3年不使用注冊商標,卻不會被撤銷呢?這就需要了解連續3年不使用的正當理由。《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列舉了《商標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正當理由。
(1)不可抗力。基本上我們遇不到,不常見。比如,汶川地震就屬于不可抗力。
(2)政府政策性限制。因國家政策限制停止使用的比較常見。比如說,禽流感。如果禽流感現在正在肆虐,那么家禽肉制品的商標就極有可能受到限制。這種情形下,可以提供國家出臺的政策文件作為不使用的正當理由。
(3)破產清算。進入破產清算的企業停止使用商標的,也可以作為不使用的正當理由。
(4)其他不可歸責于商標注冊人的正當理由。
《商標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九條規定:商標局應當通知商標注冊人,限其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提供該商標使用的證明或者不使用的正當理由。
比如,一些馳名商標或著名商標實行了保護性注冊,注冊人在以外的類別商品也注冊了相同名稱的商標,實行保護性措施。出于此種原因,有許多類別的注冊商標根本就不使用,按照《商標法》有關規定就有被提3年不使用被撤銷的可能,這顯然不利于保護和發展馳名商標。
所以,在《商標法實施細則》中提出不使用注冊商標的正當理由一點上,應注明被商標局認定的馳名商標,或××級別以上行政機關認定的著名商標,可以視為不使用是正當理由,以有助于馳名商標的創立與發展。
A是一家專業做各種膠帶的廠家,已建廠10多年,經銷商渠道遍布大江南北,生意做得不錯,旗下B商標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計劃申報省級著名商標。可是2015年B商標被日本一家株式會社提出撤銷,因連續3年不使用。
A拿著撤三答辯通知找到我們時,發現答辯期限已經只剩幾天了,遂告知客戶須馬上提出答辯,以免商標被撤銷。客戶告知自己的商標剛剛續展成功,已經用了十幾年了,不可能被撤銷。最終,這個客戶沒有選擇答辯,他的理解是:這不符合常理,商標用了十幾年,在行業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別人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的情況下隨隨便便提出撤銷,難道商標局就能把我的商標撤銷了?
結果大家應該都猜到了,他的商標被撤銷了,提出撤三的日本株式會社成功注冊了B商標……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并且這樣的案例不斷在上演,有些及時答辯保住了商標,有些沒有及時答辯甚至答辯通知書都不曾收到的,莫名其妙商標就被撤銷了。商標撤銷每年都在遞增,未來將會更多,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的商標不被他人提出撤銷,商標權利人要及時做好應對。要及時變更商標注冊地址,確保地址可收文;保留商標使用證據,確保商標使用安全。
2007年9月18日,圍繞著“康王”商標而引發的一場歷時5年之久的錯綜復雜的商標權糾紛,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塵埃落定。曾于2003年合法受讓“康王”商標的云南滇虹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終被法院認定未按照法律的規定在3年內合法使用注冊商標,判決撤銷了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維持“康王”商標注冊的決定,責令商標評審委員會重新做出撤銷復審的決定(見下圖)。
“康王”商標的“戰爭”起源還要追溯到十幾年前。1995年,“康王”商標最先由北京康麗雅健康科技總公司取得注冊,并于2001年4月授權云南滇虹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使用。2003年5月,康麗雅公司又與云南滇虹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康王”商標的轉讓協議。自此,云南滇虹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康王”商標的合法商標權人。
但是,早在“康王”商標權易主之前,廣東省汕頭市康王精細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的前身潮陽市康王精細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就以連續3年停止使用為由,向商標局提出了撤銷“康王”商標的申請。
2006年8月,康王精細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商標評審委員會關于維持“康王”商標注冊的決定。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支持了康王精細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維持“康王”商標注冊的決定,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就“康王”商標重新做出撤銷復審的決定。

圖 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評審爭議裁定(截圖)圖片來源:商標局。
從商標糾紛來看,這是一個精彩的案例,雙方公司基本采用了法律賦予的所有權利,用盡了司法和行政的所有程序。撤銷注冊商標,對當事人的利益影響非常大,因此對于違反有關法律規定的行為,《商標法》給司法提供了比較好的依據:“商標連續3年停止使用的,由商標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注冊商標。”
法律規定很清楚,有了問題,可以責令改正,也可以撤銷。其實第一位是為了維護經濟秩序,促進商標的實際使用。撤銷,也是敦促使用的威懾條款。商標局應維護這個秩序,維護正當使用,并且給予一定的法律上的正當幫助。所以這個案子本身引出來的問題,是具有深刻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