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20日,股指期貨震蕩上揚,成功收陽。股指連續上漲,投資者該如何把握盤面?
最近幾天,隨著行情的上漲,如果踏空,投資者的內心必定不好受,這就是為何要爭取成為先知先覺投資者的原因。9月跟隨我布局的投資者,最近幾天也開始出現“恐高”情緒。其實這種心態很正常,畢竟獲利已經比較豐厚,擔心市場動蕩造成利潤回吐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我看來,股指的上漲態勢還將繼續保持,最佳策略依然是順勢而為,不必過于擔心。當然,如果股指波動嚴重影響了心態,或者獲利非常豐厚,適當控制倉位也是可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證指數已經來到60日均線附近,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數也來到前期籌碼密集區,在這個位置產生一定的回撤是很合理的。當然,個股依然會比較活躍,一旦有單日中陰就是低吸良機,攻擊方向依然是小盤題材股。今天表現最出色的是電商概念,當下臨近“雙11”購物狂歡節,相關的題材已經提早開始狂歡,這也說明當前的炒作熱情依然高漲。
有投資者提出疑問,創業板的整體市盈率又達到了100倍,需要為此擔心嗎?其實這個問題我之前已經提示過了,股市危機之后創業板是明顯的分化行情,那些代表新興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成長股會繼續走牛,甚至走出翻倍行情,而那些偽成長股的估值則會回歸。因此,關注的重點不是市盈率高低,而是要挖掘真正的成長股,這樣才能笑看風云。
這段時間,相信不少人對一些反彈中“妖氣”十足、動輒上漲幾倍的個股印象深刻,包括特力A、暴風科技等。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來看,可以發現,一直以來,這些“妖股”可以一口氣翻10倍,絕塵指數;也可以全然不顧大盤暴跌或震蕩而獨自封板;還可以只求漲停或跌停從不將就;更可以漲得無關基本面而單憑一個概念。“妖股”之妖,在乎異于常理,如何在股市中做一位優秀的“捉妖獵手”,且聽以下分解。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今年前期的瘋牛行情中,孕育了多少“妖股”。當時,中國中車還不是中國中車,一字板之后還是一字板,只要你敢追,他就敢再板,10倍股橫空出世,中車代表的就是當時央企合并的潮流;暴風科技作為新股出現后,收獲了35個漲停板,持倉者戰戰兢兢地翻倍又翻倍,猶豫者在心中默念千遍但求一板;當在線教育的風橫掃A股,全通教育作為一只價格10多元上市的次新股,股價扶搖直上,一度超越貴州茅臺(A股當時最貴的標的)。
縱觀這些“妖股”,往往有以下特征:第一,不斷有出乎預料的連續漲停板行情,這也是“妖股”最基本的素質;第二,“妖股”在孕育初期(開啟連板模式的早期)都有明確的受時下市場認可和追捧的熱點,被作為該板塊的旗幟引領該板塊的行情,如中國中車與央企合并概念、暴風科技與次新股概念、全通教育與在線教育概念;第三,在個股被妖化后,原本的熱點邏輯早已不能支撐其上漲,連板只反映市場的追漲情緒和對”妖股”形象的無理由共識,這時炒作“妖股”,靠的不是基本面和技術面,而是膽魄(或稱賭性);第四,單邊上漲的大環境往往是“妖股”叢生的溫床,這時越來越多的人去追逐“妖股”,這意味著市場的風險偏好較強,愿意為更高的收益承擔更高的風險,畢竟“妖股”被爆炒到頂之后便是猝不及防的深調。
很多人不理解“妖股”的存在,認為是純粹的投機。但我始終認為,存在即合理,投機的背后必定有投資的因素。無論如何,捫心自問,誰不想搭一程“妖股”的順風車?在正常標的投資中,2個漲停板已經可喜可賀,但在“妖股”的世界里,翻倍簡直唾手可得。而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何種投資能比在股市中抓住一只“妖股”使資產翻倍得更快?所以,投資者一定要懂得用投資的眼光去找投機標的,找出“妖股”,一旦擁有,別無所求。近期,我能夠獲取70%左右的整體收益,靠的就是尋找一些有“妖”資本的個股。
回到當前,從9月中下旬資金在中小創里暗流涌動伊始,一段可觀的反彈隨即強勢展開。仍然是大環境向暖,在指數漲幅并不大的情況下,部分個股已經創出了新高,甚至是翻倍的行情。其中,國企改革概念的特力A便是此輪反彈不折不扣的“妖王”——自9月9日以來一路上漲4倍以上。除此之外,充電樁概念中的上海普天正連創新高,股市危機停牌而今的復牌型“妖股”潛能恒信正封上第12個板,二胎概念中的海倫鋼琴正在妖化,還有正在“雙11”預期發酵的新生“妖股”海欣食品、兔寶寶等。在“妖股”甚囂塵上之際,賺錢效應不斷升溫,資金隨著飆漲的荷爾蒙瘋狂入市,大有投資者虎視眈眈遍尋“妖股”。今時今日,面對大好的反彈行情,你何不做一名暫時的“捉妖獵手”,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妖股”叢生也擒一只?
當下,健康中國概念橫空出世,在這之中誕生新“妖股”完全不足為奇。但是,在看到新“妖股”的時候,投資者需要思考的是,很多近期的“妖股”,比如特力A、暴風科技等,是不是都是前期就已經“妖氣”十足的個股?思及此處,我們就更應關注:還有哪些前期“妖氣”十足,但此刻蓄勢待發的標的或板塊呢?
除健康中國外,我還關注到另一個未來相對確定的板塊,那就是在線教育板塊。在這里,有老妖王全通教育的存在。這一板塊未來還有很多風云再起的機會,讓我們拭目以待。
當下,投資者都在積極尋找新“妖股”,上演一場新版“捉妖記”。我想說,在在線教育板塊,我們已經嗅到了一些“妖股”崛起的味道。
事實上,海倫鋼琴其實也是由在線教育主題在支撐,只是老妖王全通教育并沒有“妖”起來,在線教育板塊的一些局部個股雖然瘋狂起來了,但還沒能引起市場足夠的重視。
如今,健康中國主題已經崛起了,在線教育也是時候再次崛起了,新版“捉妖記”里,就在這兩大主題里積極尋找吧!
簡單來說,下一個“妖王”很可能出現在健康中國主題和在線教育板塊。也許,現在有一些投資者已經嗅到了健康中國主題的機會,但還有大部分人沒有發現,而在線教育則是我認為的下一個重大“妖王”再起的領域。對于以上兩個板塊,我相對更傾向于后者。我們相信,只要充分把握這兩個主題,一旦爆發,今年剩下的日子里,收益翻倍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