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鈉
2018年上海進入“營商環境改革年”,以對標世行營商環境指標為切入口,制定《上海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改善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計劃》,全面帶動營商環境改革,在專門領域加大改革力度,大幅提高了市場主體的營商便利度。各牽頭部門和相關部門通過調研、走訪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專項行動計劃借鑒世行提供的國際化經驗,以企業為核心,以辦事全流程便利為目標,轉變政府服務理念和再造系統性流程。對此我有如下建議:
一、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在營商環境改革中,要注意保護產權,進一步加大對侵犯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依法懲治侵犯企業家財產權、知識產權、經營自主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等,特別是要突出打擊鏈條式、產業化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以及具有反復侵權、惡意侵權、網絡侵權、有組織侵權等惡劣情節的犯罪,加大對涉外知識產權犯罪打擊力度,著力解決實踐中存在的侵權成本低、企業家維權成本高的問題。
二、地方機關要積極落實中央、國家政策。區級機關、地方機關要將頂層的制度設計和國家法律政策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其次要積極參與優化營商環境的地方性立法研究工作,同時還應通過個案辦理營造良好的司法導向。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要通過辦案提升司法公信力,使市場主體對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有更大的信心。
三、政府要密切關注企業需求,從企業角度出發。政府首先要有服務意識,才能真切感受到企業的痛點在哪里;其次,改革到了深水區后,政策是系統集成的,執行難度較大,因此政府還要有創新和擔當意識;最后,政府要密切關注成長型企業,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分類施策:
一是抓好企業體驗度,從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出發,通過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標國際上可借鑒的最好水平,以評促改,進一步壓縮政府部門之間重復管理等現象,減少企業辦事環節;進一步發揮改革效力,把出臺的政策落實到位;進一步提高信息化職能化水平,以“一網通辦”為抓手,對已經上線的系統進行優化,讓企業放心用、喜歡用,讓政府部門更高效、更協調。
二是擴大改革覆蓋面。借鑒世行評價方法,選擇若干領域,以國家發改委試評價的23個指標為重點,以企業辦事便利為核心,改變從部門事權出發搞改革的方法,分類整合再造行政程序,打通企業辦成一件事的全流程,大幅壓減辦成一件事的時間、費用、材料、環節。
三是用誠信提高辦事便利。把社會信用平臺的信息與“一網通辦”系統結合起來,把企業辦事過程中的動態數據變為企業誠信紀律的底層數據,讓守信者辦事更方便,讓失信者辦事受約束,大幅提高守信者辦事的便利度。
四是用標準鞏固改革成效。在總結評估的基礎上,對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盡快形成標準化的操作辦法,減少不同行政區域在執行中的政策差異,形成全市乃至更大區域的統一做法,提高營商環境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四、對標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政府進一步有所作為。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上海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永遠在路上。第一,發揮上海自貿區的示范作用,對標國際、先行先試;第二,深化證照分離;第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尤其是在針對一些市場的準入方面,包括施工許可、跨境貿易審批在內,都要大幅度減少審批程序;第四,深度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第五,加強事中和事后的監管工作。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大學期刊社社長,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民盟上海大學委員會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