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珍
(蘇州市立醫院北區,江蘇 蘇州 215008)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醫療服務模式在變革中不斷變化,已經從以前單純的救死扶傷轉變為全方位的醫療服務模式[1]。對于終止妊娠的孕婦,應該盡可能的減輕孕婦的痛苦,減少妊娠中的出血量。因此,我院開展無痛分娩,隨著臨床實踐的推廣,無痛分娩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引產孕婦100例為對象,其中無痛引產25例設為觀察組,對無痛分娩應用效果進行對比觀察,總結報告具體如下:
以2 0 1 7年1月到2 0 1 8年1 2月期間收治的引產孕婦100例為對象,其中無痛引產25例設為觀察組,另外75例設為對照組。對照組中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41歲,平均年齡(28.45±2.60)歲,孕周16-27周,平均孕周(20.25±1.50)周;觀察組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39歲,平均年齡(28.50±2.50)歲,孕周15-27周,平均孕周(20.30±1.55)周。所有孕婦均無心臟病或者其他心腦血管合并癥,無產科并發癥或胎盤前置等嚴重不良妊娠現象[2]。一般資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必行。
兩組入院后,均經皮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諾引產,觀察組在宮口開1cm時使用擴宮器擴宮,不同產程選用L3-4間隙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內置入導管3.5cm間斷給藥,前2h5ml(0.01%芬太尼+0.%羅哌卡因),之后每1-3h注入5mL至孕婦順利分娩;對照組在產程期間不使用任何鎮痛藥物。
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引產時間、催產素使用劑量、疼痛VAS評分、產后出血量及尿潴留發生率。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檢驗和計算孕婦計數資料之間的數據差異,如性別、百分比等,平均年齡、病程數據比較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觀察組的疼痛VAS評分較對照組顯著降低,催產素使用劑量多于對照組(P<0.05),其他比較無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引產時間、催產素使用劑量、疼痛VAS評分、產后出血量指標比較
觀察組尿潴留1例(4.00%),對照組尿潴留1例(13.33%),組間無差異(x2=1.552,P>0.05)。
中孕引產屬于終止妊娠的一種手段,臨床更多是考慮孕婦的安全和痛苦等問題,對于胎兒的生命安全無須擔憂,重點是為孕婦提供優質的服務[3-4]。在妊娠中只要注意避免梗阻性難產或者宮縮乏力等并發癥事件,就能取得理想的引產效果。我們通過研究發現,無痛分娩中有效使用鎮痛藥物,可以有效減輕孕婦的疼痛感知,并且并發癥發生率也較低。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使用了無痛分娩技術之后,孕婦的疼痛VAS評分顯著降低,且觀察組出血量和引產時間較對照組無明顯延長或增多,效果更加理想。使用鎮痛藥物可以有效減輕孕婦的痛苦,在孕婦產程不同階段注入適當劑量的鎮痛藥物,能有效減輕產程中孕婦的痛苦,對引產時間也并沒有不利的影響[5-6],產后尿潴留并發癥也未見明顯升高,僅4.00%,與對照組比較無差異。
在中孕引產中,孕婦有時候對宮縮痛和尿潴留引起的膀胱脹痛無法進行有效的區分,本次鎮痛中1例孕婦也發生了尿潴留現象,孕婦表示疼痛難以忍受,經過檢查之后發現膀胱膨脹過度,確定為尿潴留現象,對于這種現象幫助排出了尿液之后,孕婦的疼痛完全消失。從本次研究結果中,我們可以得出引產過程中,孕婦發生尿潴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一定要及時幫助排空尿液,緩解腹脹痛,以減輕產婦的痛苦,縮短引產時間,保障孕婦產程期間的安全。相較于足月妊娠,中孕引產選擇在宮口1cm時進行無痛分娩,無需關注胎兒的情況,可以在不同的產程時間進行無痛引產,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引產時間、產后出血、尿潴留指標情況比較無顯著差異,可見,在中孕引產中,使用無痛分娩技術,能減輕痛苦,且不影響產程時間和出血量,并發癥未見升高,具有積極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