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崇麗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老年病,吉林 長春 130000)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是患者胰島素分泌系統受到破壞引發的,主要的特征為高血糖[1]。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的心、肝、腎等臟器產生影響,從而引發并發癥。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是使用胰島素類藥物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飲食輔助治療。為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護理干預非常必要。本文主要研究延續性護理在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將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依據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兩組(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患者48例;實驗組中,男患者有28例,女患者有20例,年齡57-86歲,平均年齡為(69.1±2.4)歲;參照組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23例,年齡55-85歲,平均年齡為(67.4±2.6)歲。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可以進行對比,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在老年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病情,囑咐患者按時用藥[2]。實驗組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措施進行干預。(1)在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要為社區老年患者建立檔案,每星期進行電話回訪,每月上門回訪,實施護理措施,延續性護理服務要持續三個月。在回訪的過程中,對于社區老年患者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記錄,并將解決方法告知患者;(2)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工作時,要立足于患者實際情況,根據患者飲食習慣、生活情況制定護理方案[3]。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在護理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給予充分的關懷與理解,讓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
觀察兩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對本次研究的96例患者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組間數據對比進行卡方檢驗,用率(%)表示,如果數據對比P<0.05,兩組患者資料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后,實驗組依從的患者有46例,依從率為95.83%,參照組依從的患者有32例,依從率為66.67%,兩組患者數據行卡方檢驗后,實驗組好于參照組,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依從率[n(%)]
在不同護理措施后,實驗組發生并發癥的患者有1例,發生率為2.08%,參照組發生并發癥的患者有8例,發生率為16.67%,數據對比(x2=11.8788,P=0.0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兩組患者護理后,對護理滿意情況進行調查,實驗組患者中,有47例患者滿意,總滿意度為97.92%,參照組患者中,有34例患者滿意,總滿意度為70.83%,實驗組的滿意度要高于參照組,數據存在差異(x2=4.5522,P=0.0328),統計學有意義(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護理滿意情況對比[n(%)]
糖尿病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它的發病因素有很多,比如遺傳、環境、飲食等[4],這些因素都會造成患者血糖升高,從而引發糖尿病。在治療糖尿病患者時,護理干預非常重要。常規的護理模式在出院后,不能繼續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存在一定的缺陷。延續性護理由社區醫院成立,在老年患者出院后,繼續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旨在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5]。延續性護理方式可以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威脅健康的因素。
在本文的研究中顯示,實驗組在進行延續性護理干預后,治療依從率高于常規護理后參照組的治療依從率,兩組數據對比之后,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實驗組發生并發癥的患者少于參照組,發生率低于參照組,數據對比后,統計學有意義(P<0.05)。護理滿意度方面,實驗組有1例患者對護理不滿意,參照組有14例患者對護理不滿意,實驗組明顯好于參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延續性護理模式,可以提高老年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