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億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總分館模式也就越發受到國內圖書館界的關注與重視。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是有效提升圖書館服務能力的最佳模式,也是當今社會對圖書館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所提出的客觀要求,所以總分館制也逐漸成為了當前基層公共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從針對基層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實施基層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有效路徑,以期可以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基層公共圖書館 總分館制 分析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01
前言
總分館制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是指一個城市中的圖書館群是通過統一主體進行建設與管理,在這個管理系統中,分館處于從屬地位,總館處于核心地位,分館受總館在業務上的統一支配與管理,二者要在人、物、財方面做到統一地安排與規劃。目前,國外的圖書館已經普遍推行總分館制,并收獲了顯著的成效。目前,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要求,要在我國各區縣、社區、鄉鎮建立公共圖書館,并在有條件的地區推行中心圖書館分館建設。因此,在基層公共圖書館有效地推行總分館制就勢在必行[1]。
一、當前基層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存在的問題
根據當前村社、鄉鎮、縣區的公共圖書館運行情況體現出來,因為各級圖書館的體制、任務、需求狀況的不同,導致基層各級圖書館在服務、資源、人才、技術等方面存在不均衡的現象。
1.受管理體制限制,服務規范難以統一
受到公共圖書館自身管理制度上的限制,一些村社、鄉鎮、區縣的基層公共圖書館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級行政關系,只存在一些業務服務與指導關系,導致其服務要求與規范不能很好的統一,這既不利于基層圖書館資源上的分配,也不利于業務上的統一管理。
2.資源分配不均,資源難以共享
基層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這一服務體系中,各級圖書館存在人員、場地、經費以及技術服務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且由于其所處于的行政層級不同,導致各級圖書館各自為政、分級管理現象的產生,從而不易于圖書館間館際互借與資源共享工作的有效開展。
3.人員分配不均衡,人才難以流動
由于各級圖書館大小、任務與性質上的不同,導致縣區級圖書館專業技術人員聚集,而村社、村鎮圖書室專職人員較少,且存在部分兼職人員,導致基層圖書館在專業人員配置不均衡現象尤為突出。由于專業人員配置上的不均衡,進而導致基層各級圖書館的技術水平差異較為明顯。同時,受到基層公共圖書館機制與體制的制約,導致各級圖書館人員流動較為困難。
二、關于基層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的有效路徑
為有效應用總分館體系,進而實現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效仿廈門市圖書館所實行的托管型分館模式[2]。該模式主要是以區縣、鄉鎮、村社等基層圖書館與本地區公共圖書館簽訂一定協議,以為其提供優質服務為根本前提,將自身圖書館委托給總館進行統一的管理與規劃,總館可以對其的場館、經費、人員、設備進行統一規劃,以更加規范化的形式為本地區居民提供文獻信息查閱服務,托管期間場館的固定財產所有權仍屬于原所屬場館,管理權交由總館。托管型總分館模式要根據本地區區域的平衡原則,結合地區人口分布狀況合理規劃分館網點,盡量保證一些偏離城區的居民也可以有效共享、利用圖書館資源。
1.規范建設,統一管理
建立館外流通部門讓其負責對其余分館的管理,可以根據分館的條件、需求與建設目標,針對性地開展不同類型分館的建設。總館要根據分館的不同類型制定出相應的合作規范、規章制度、資產與人員管理等協議,并負責落實業務組織、協調、規劃、管理等相關制度。各分館的文獻資源也應交由總館進行統一的采購、編目與分配,來提升圖書分編的準確性,更加易于圖書的檢索工作的開展。同時要根據讀者的需求與文獻流通情況來合理調整購書種類。對于有條件的區縣總館可與村社、鄉鎮分館聯合建立網站,并提供文獻信息技術檢索、聯合目錄查詢、網上提供書刊、網上圖書信息查詢等服務,使本地區讀者可以通過網上查詢就可以掌握本地區各級圖書館的館藏情況。
2.強化人員隊伍,提升館員工作能力
基層總館可以根據各分館的實際人員需求,統一招募對于分館的專業管理人員,并對其進行統一的崗位設置與培訓管理。分館單位將自身人員工作與運行經費按照用工合同的規定統一支付給總館,總館負責分館薪酬的發放與相關社保的繳納。同時,要將分館管理人員的培訓納入到總館的培訓當中,根據《中國圖書館員職業道德準則》與《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等相關法律要求,開展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同時,也要加強對管理人員關于圖書網絡化與自動化知識的培訓,要打造出一批專業能力強的基層業務骨干,來提高管理人員的網絡技能水平,同時要針對自身圖書館的實際狀況,針對性地制定出對分館工作人員的考核標準,并定期的督導與檢查,來提升分館人員的業務水平與工作能力[3]。
3.開展特色服務,延伸服務能力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關于基層公共圖書館的總分館服務體系也不應局限于圖書的借還工作,基層各分館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有效地借鑒總館的服務經驗,著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務活動。分館可以根據不同群體的讀書需求,開展不同的圖書展覽與講座,進而吸引更多的社區居民、企業員工、鄉鎮居民與青少年群體走入圖書館,應用圖書館。同時,分館也可以通過對廣大年農民群體開展其對圖書需求的調查研究,進而了解其對圖書的實際需求,有效結合本地區種植差異與農副產品的結構特點,調配相關的書籍文獻資源,進而建立特色館藏。
結語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符合我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也符合了當前基層圖書館發展的根本需求。雖然當前總分館制在圖書館的應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與相關工作人員的努力總分館制會越加完善,從而有效地帶動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持久、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肖鵬,唐瓊,陳深貴等.廣州區域總分館制實施路徑探索:以基層管理者為中心的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6(3):103-115.
[2]邱冠華.新世紀以來國內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回顧與思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7(4)18-31.
[3]梁紅善.淺析在延邊地區構建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與建設圖書館總分館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2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