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月
摘 要:作為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那么我們就要在各方面都要“勤”。對于常規與安全問題,我們要勤說、勤提醒、注重言傳身教。在日常生活里,我們要勤到班、細心觀察,及時和解決發現問題。
關鍵詞:橋梁 勤動口 勤到班 言傳身教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自古以來,多少仁人志士,因為勤學而成材,并留下許多千古的佳話,如“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等。因此,文學家說,勤奮是通往文學殿堂的陽光大道;科學家說,勤奮是揭開科技奧秘的腳踏石;而政治家說,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梁。我要說,勤奮是管理班級的金鑰匙。
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這段時間以來,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班主任的艱辛與責任的重大。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知道我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發展的空間。但是,我堅信“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它勉勵著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各方面都要做到勤。
一、勤動口,培習慣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對社會的認知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需要我們在平時的班會課、活動課上,以不同的形式對學生說常規、講道理。學生都是“愛面子”的,作為班主任,不要一發生什么事就大發雷霆,大聲訓斥。這樣我們會適得其反,會增加學生的叛逆心理,長期這樣下去,學生只會跟你背道而馳。我們對學生說話,也不要一味地告訴學生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跟他說話,讓他樂于接受,而不是一味地說教。例如:我班的楊衡蘢同學,剛入學時,大家都說他是一個很調皮、愛搗蛋的小壞蛋。當我接手時,我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跟他拉關系。我跟他說:“我看了你的資料,我知道你叫楊衡蘢,你知道嗎?全班就你一個人姓楊的,跟我挺有緣的,因為我也是姓楊的。”他聽了,疑惑地看著我,不知道我葫蘆里賣什么藥?我繼續說:“聽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為了發揚我們的楊家精神,以后請你做我們班的紀律委員。管好我們班的同學,可是首先要的是你自己做好,別人才會聽你的。”楊衡蘢聽了,眼里似乎在閃爍著迷離的光點。從此以后,他為了當好紀律委員,處處爭先做好。
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聽有趣的故事,我們可以把一些道理融入故事當中。例如:通過《放羊娃的故事》,我們讓學生知道了說謊是不好的,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平時,多與學生溝通,與他說說他身邊發生的事。盡量與每一個學生做朋友,讓他信任你,喜歡你。中國移動有這樣的一句話:“溝通從心開始。”因此,我們要多動我們的嘴巴,讓它拉近我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勤到班、細觀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作為班主任,是一個班的帶頭人,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學生,那就要勤到班。下課了,有事沒事,到班里去溜溜,用我們的眼睛去看看,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的問題。有的老師不喜歡與學生接觸,下課了,就馬上回辦公室。他們想要了解學生,只能靠自己從班干或其它學生打小報告中聽來的。自古以來,為什么皇帝要微服出巡,深入到百姓中去?這就是管理好一個國家的奧妙之一。因此,管理好一個班級,我們就要做到勤到班。
“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到班里了,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嘴巴與學生拉家常,用我們的眼睛細心觀察四周的情況。史邁爾也說過:“對微小事物的仔細觀察,就是事業、藝術、科學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訣。”根據《小學生心理學》我們知道,學生的情緒是不穩定的,而且很容易受別人影響的。因此,當我們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這些學生的問題所在,那么對于他進行心理輔導就迎刃而解了。如我班的陳嘉欣同學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女孩子,可是有幾天她下課總是悶悶不樂的,也不跟其他同學玩。了解后我才知道,原來她媽媽生了個小弟弟,可是媽媽把心思都放在弟弟身上,她覺得媽媽只愛弟弟不愛她了,所以她感到很不開心。我聽了后,笑著摸摸她的頭說:“傻瓜,天下的每一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的,小弟弟還小,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什么都不懂,需要大人的照顧。而我們的嘉欣當姐姐了,不需要大人時時刻刻地照顧了。還有啊,吃飯時媽媽有沒有夾最好吃的菜給你?”陳嘉欣點點頭,我接著說:“你看,媽媽平時都舍不得吃,把好吃的都留給你了,媽媽怎么不愛你呢?”她想了想,開心地笑了。
由此可見,下課有事、沒事到班里去看看,學生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勤正身,巧示范
很多老師感動郁悶:自己規定不能做的,學生總是會違反;班務衛生講那多次了,可教室的地面還是有垃圾。我班一開始也這樣子,可是你現在來到我班的話,你會看到一個干凈、整潔的班級。我班怎么會轉變如此大呢?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也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說服學生,勝于一百句空話。可是這個“行動”,要有力度,最好能像印章一樣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上。如:開學時,我就規定:不能隨地扔垃圾,誰的區域誰負責。可是還是有的學生左耳進、右耳出,地面還是垃圾飄飄。一開始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就會眼睛盯著那地面上那一抹垃圾的倩影,然后看了一下那位同學,不動聲息走到他旁邊,把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桶,再在身后拋下一句:“誰還想讓老師幫他撿垃圾的?”聽到我這么一說,別的同學的都謊了,都低下頭看看自己的座位。看到學生們自覺地把垃圾撿起來,我又給他們戴起來了“高帽子”:“看看,**同學真了不起,座位多干凈呀!”在后來的一段時間里,我每上課前都瞄一下學生的座位,表揚一部分的同學,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好習慣,干凈的教室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了。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們時刻注重感知學生的心靈,啟發學生的行為,以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總之,作為一個班主任,想要管好一個班級,我們要在“勤”字上多下功夫。身為班主任,雖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興;看著學生的成長,我忙得舒心,做得順心。它讓我懂得了:勤,是管理班級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愛的教育[M].江蘇文藝出版社,2017(04).
[2]楊敏毅,吳權.讀懂小學生.心理特級教師的咨詢手記[M].2016(01).
[3]萬瑋.班主任兵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