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富疊
摘 要:語文學科是初中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質量能否提高,對學生今后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一系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逐步推廣應用開來,在這一前提下,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及時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但在初中升學壓力限制下,很多初中語文教師不敢對課堂進行改革創新,依然沿用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生被動的在課堂上聽講,整個教學質量一直難以提升。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新課改下,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問題論述了相應的教學改革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有效促進新課程理念的推廣應用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存在問題 改革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初中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具有文學性和工具性,對學生今后學習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語文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將課堂真正交還給學生,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基本語文素養。而這一大背景下,就要求我們加快推進語文課程改革,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提升。
一、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新教材把握不準確
很多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往往認為只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準備好相關課堂知識即可,沒有對新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作進一步的探討和分析,很難根據新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課程計劃,難以明確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大隨意性。由于教師對新教材把握不準確,不注重引導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導致課堂語文知識散漫,毫無重點,影響到教學效果。
2.教學手段使用不合理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逐漸轉變過去枯燥的教學模式,使教學節奏變得更加靈活多樣,注重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注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然而,這一教學理念并沒有在教學中得以全面貫徹和實施。很多語文教師對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認識不清楚,甚至濫用該種教學方法,不能夠將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有效結合,活動安排不合理,安排隨意性。例如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會提問學生,但是并沒有注意到問題設置是否合理,對整個課堂教學是否有幫助。整個課堂提問就是問題的堆砌,問題和問題之間缺乏聯系,缺乏邏輯。這種表面上的應用,并不能對學生產生實質性作用,也不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3.課堂教學模式化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對教材的重新構建,每節課都采用一樣的流程和教學模式。上課前讓學生自主閱讀文章,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生詞,劃分段落,總結段落大意,分析中心句和寫法。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具有新課程改革的意味,但是因為教學過程千篇一律,不管任何環節,是否有必要,都采用同一個模式教學,使得整個課堂依然顯得枯燥乏味,毫無生動可言。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雖然很多語文教師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大多數語文教師并沒有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仍然是整個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控者和教學活動的中心掌握者,在課堂上仍然以教師為主體,不論是向學生提問得到答案,還是最終結論的得出,都是由教師總結所得。
二、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改革創新對策
1.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語文學科的文學性和工具性全面發揮出來,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只有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才能夠確保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始終將促進學生發展作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轉變教師角色,由過去的教學主導者,向者組織者、引導者方向轉變,通過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來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語文教學新模式。
2.準確把握教材,創新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該轉變過去傳統的備課模式,要對新教材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任務進行深刻的研討分析,要充分研究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設計與學生學習情況相符合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環節,明確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教學模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避免在課堂上連續使用同一種教學方法而引起學生枯燥乏味感。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積極探索實用性強新型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
3.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要結合新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綜合確定。例如針對某些泛讀類的文章,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戲劇表演,或者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某些自然景觀類的文章,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園,走向大自然,走向戶外,讓學生通過接觸外部環境,親身體會文章中所描寫的美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這樣一來,學生會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教學改革,轉變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分析教材內容,科學設計教學環節,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效果、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孔文.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中國模式——反思“十年課改”[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
[2]莫玉林.淺析新課改下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大眾,2008(11)
[3]文向青.基于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高效化策略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