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熙
摘 要:學生最終要走入社會。學生素質(zhì)的高低對社會發(fā)展有巨大的決定作用。黨的教育事業(yè)就是要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學生公民道德素質(zhì)教育尤為重要,既是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也是各級各類學校德育教育的重點和中心環(huán)節(jié)。針對研究,本文對學生公民道德素質(zhì)教育提出了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公民 道德 愛心 擔當 責任 守紀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近年來,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沖擊,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有了一些較大的變化,對學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尤其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增多,學生公民道德素質(zhì)進一步滑坡,主要表現(xiàn)在家庭溺愛過度,懶惰、自私、我行我素、以個人為中心、缺乏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缺乏誠信、有的還不具備愛心等。所以,學生公民道德教育抓教必須引起各級各類學校和社會、家庭的重視。近年以來,我對此方面留心觀察、深入思考,做過研究和整理,現(xiàn)將一些看法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一、愛心教育抓在手上
但丁說過,愛是美的種子。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這些先哲的話無不說明愛心的重要性。試想,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愛心的話將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還有社會秩序可言嗎?學生教育,尤其是中小學生教育,必須把愛心教育放在首位。而我們的好多學校,由于應試教育的逼迫,往往重視分數(shù),以分數(shù)代替質(zhì)量,唯分數(shù)論的觀念根深蒂固,把分數(shù)作為教育政績來抓,以短時間的分數(shù)作為考核學校的依據(jù),久而久之,學生德育就有所放松。還有的學校認為,只要不出事,就是萬事大吉,發(fā)展順利。這是非常嚴重錯誤的教育論。對此,我們應該看到愛心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試問,毛澤東、周恩來、錢學森、歐陽修、辛棄疾、岳飛等先賢名人那個不是胸懷大愛,所以才能救民于水火之中。所以,學校德育教育必須把愛心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在平時的管理,教學,活動中時時刻刻滲透愛心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有愛心的觀念和習慣。愛吾國如同愛護自己的眼睛。這樣的學生,以后才知道精忠報國,以身許國。學校教育才達到“人們教育人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的目的”。在中小學中,讓學生在愛護自己的同時盡可能的愛護他人,愛護社會,這樣,學校的紀律就很好了,學校的德育工作也就抓到點子上了。
二、把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抓在手上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多次提到擔當意識。擔當意識對一個國家、民族來說意義非同一般,也是習總書記針對國情高瞻遠矚提出的長遠發(fā)展大計。國家的發(fā)展最終是人才的較量。而沒有擔當意識和是和責任意識的人是危險的。我們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雷鋒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先生不應該專教書,她的責任是叫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她的責任是學人生之道——陶行知。這些至理名言無不說明擔當與責任的重要性。對中小學生來說,擔當和責任是品質(zhì),是行為,是人生的一種使命。從小有擔當,志存高遠,就有遠大理想;有責任感,就知道自己學習不光是為自己,而且是為家庭、社會、民族、國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總理的座右銘大家都知道,但把責任擔當抓在手上是教師又有幾何許呢?學校要利用各種平臺,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斷滲透擔當和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把擔當和責任作為德育教育的重頭戲來抓。這樣的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絕對的素質(zhì)教育的好學生。
三、把誠信教育抓在手上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誠實守信不僅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暗淡無光,反而在當今社會中顯現(xiàn)出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因為喪失誠信而造成的對人民和國家的損害。針對中小學生,我們一要教育他們首先對自己誠實守信,不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對自己不誠實的后果,不用我說大家也應該能從那捂著自己耳朵偷鈴的小偷身上看到吧!二要教育對他人誠實守信,爭做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的學生。現(xiàn)在社會,誠信是我們踏入社會的一張明信片。據(jù)報道,全國每年有20%的大學生拒絕接受合同上約定的按時定額償還助學貸款。那么這20%的大學生又如何能在社會上立足呢?在古代,諸葛亮誠信劉備托孤,沒有廢掉軟弱無能的阿斗。公子重耳退避三舍九十里。其實就連迂腐窮酸的孔已己也講誠信,他每次欠錢,但每次都定然還清。如宋代理學家張載所說的“誠故信,無私故威”。“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等典故,無不說明誠信對個人的重要性。
四、把遵守規(guī)則抓在手上
首先,一個合格的學生應該是一個品德端正的學生。品德端正,就意味著必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行為規(guī)范的人,是一個熱愛生活,有理想的人。一個品行端正的中學生要做到:勤奮好學,舉止謙虛,待人誠懇有禮貌,熱心助人,樂觀幽默,言談嚴謹,尊老愛幼,站、立、走姿端正,穿著大方(不穿奇裝異服),容易與別人合作。其次,遵守紀律,作為一個中學生,即使不能為學校爭光,也不能為學校抹黑,不能為學校留下污點。作為中學生,即使考不取大學,也不能學痞了,學壞了;也就是說不能成才,也要成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即真人,不能成為虛偽的人和不能自食其力的廢人。我們每天都應該做到“四問”,我的學習進步了沒有?我的身體進步了沒有?我的紀律了沒有?我的道德進步了沒有?問學習進步了沒有,就會有學習的動力與壓力,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問身體進步了沒有,才能使我們做好兩操,堅持鍛煉身體,才能使我們合理作息,才能促使我們上好體育課,才能督促我們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問紀律進步了沒有,才能改掉不良習慣,做好班級工作,做好值日生,做好教室、寢室及清潔區(qū)清潔工作;問我的道德進步了沒有,可以不斷加強自身休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
總之,學生公民道德素質(zhì)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時間長,任務大,收效慢,但意義重大,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一如既往地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