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湘江 錢狄洪
中圖分類號:R19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瑰寶,是5000多年文明的結晶,在全民健康中應該更好發揮作用。”嵊州市中醫院是嵊州市唯一一家公立中醫醫院,建院于1981年,該院不斷加強黨建工作,以黨建作為引領中醫藥發展的主抓手、加速器,注重傳承與創新,以滿足人民群眾中醫藥治療及保健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開展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不斷促進中醫醫療、保健、教學科研、文化各領域的全面發展,在推進健康嵊州建設上發揮其獨特作用,群眾認可度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主要做法
1.引活源,打實自身基礎
一是對人才引進與培養“下功夫”。嵊州市中醫院在吸引人才、尊重人才、關心人才、培養人才、科學使用人才上打出“組合拳”。2014年打破了研究生招聘為“零”的局面,至今共招聘研究生20余名。同時,對院內人才進行系統化培養,開展院級名醫名中醫評選活動,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繼承、師徒結對工作,主辦了全市的“西學中”班。二是積極向上級醫院“引資源”。目前醫院已與上海華山醫院、上海十院、浙二醫院等十家醫院合作,共有30多位專家定期來院座診、查房、手術、帶教。尤為可喜的是,2018年,裘昌林、姚新苗、樓麗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站、陳木扇女科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站、程向東、張爍名醫團隊工作站正式授牌成立,為進一步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平臺。三是堅持從“實”處發力“強自身”。醫院充分利用各類黨建資源,打造風正、心齊、勁足的領導班子和工作團隊。并堅持從“細”處入手,全要素、全過程、全環節、全方位推進黨建工作在中醫藥管理中的作用,不斷優化管理流程,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監管,深化績效考核機制,開展各類演練強化應急能力,加強行風建設提升服務意識,落實藥品采購與議價工作,簽訂藥械等購銷領域廉潔承諾書,成立安裝有攝像頭的“業務洽談室”,規定任何業務洽談都要洽談室洽談,從多維度來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
2.下基層,延升輻射力度
一是做好“雙下沉、兩提升”工程。在鄉鎮衛生院設立了四個基層名醫工作室,還與三界鎮衛生院建立醫共體合作關系,與8家鄉鎮、街道衛生院建立對口支援單位,每個工作日均有專家到基層醫院工作,全年累計約1000人次。二是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工作。充分發揮中醫基層指導科的作用,每年定期組建專家團隊對所有基層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極大地提高了基層醫生的中醫藥服務能力,也更好地發揮了中醫藥在基層的防病治病作用。三是啟動中醫藥進校園工程。6月22日,首個“中醫藥文化實踐基地”落戶愛德外國語學校。醫院組織成立了中醫藥知識課堂專家小組,自編教材,對一至六年級學生進行中醫藥知識授課,培育“小中醫人”;并成立中草藥興趣小組,建好“百草園”。
3.多載體,深化服務內涵
一是開設名醫工作室。2015年5月份開設了“名醫工作室”,每晚安排3-4名醫生參加夜門診,夜門診年均服務11528人次。二是深化中醫治未病工作。2014年3月26日治未病中心正式揭牌并投入運行,醫院對體質辨識軟件進行升級改造,增加專家組成員,使中醫治未病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同年開設了“中醫健康大講堂”公益講座。三是推廣中醫特色療法。醫院的針灸、推拿、小針刀、冬令膏方、冬病夏治“三伏貼”等傳統中醫特色療法很受群眾歡迎,近兩年新推出了冬病冬治、端午香囊、四季膏方、中藥養生茶飲等中醫特色項目,同樣深受市民歡迎。四是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自2011年始每年開展一屆中醫藥文化節,并通過電視臺、報社、廣播電臺、微信平臺、院報、院內宣傳欄等加強宣傳,多方位推送醫療及健康宣教信息,群眾提高的健康保健意識。五是創建富含中醫特色的“剡韻杏林” 黨建服務品牌。有名稱、有標識、有內涵、有目標、有措施,發揮好黨組織和黨員作用,不斷推陳出新、實踐探索,豐富品牌內涵,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服務措施,在品牌創建中形成了合力,實現了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相得益彰的效果。如醫院黨委積極開展黨員主題日活動,積極發揮醫療衛生行業的特色,在休息天組織黨員干部趕赴偏遠山區進行義診,力所能及的解決山區群眾醫療資源稀缺,看病難得問題。針對部分在家臥床的患者,我院黨員志愿者還免費提供了上門服務,相關事跡還刊登上了“中國藍新聞”、《中國中醫藥報》等國家級媒體。2019年,還將計劃與山區衛生院聯合開展“邊峰行動”,定期派遣專家團隊駐扎在山區衛生院,為山區老百姓帶去真正的健康福利。
二、取得成效
1.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2013年—2018年,總業務增長率達到84.4%,人均業務量增長42.0%,門診人次增長24.5%,住院人次增長96.5%,中草藥業務量增長107.5%。近三年來,外科、腦外科、針灸科、ICU等科室共計開展42種新技術、新項目,共組建86支醫療隊下鄉,共有187次到鄉鎮街道、企業、山區農村進行義診及健康講座,服務人群達29876人次;中醫健康大講堂開講72期。
2.學科建設成效顯著
推拿科為全國農村醫療機構針灸理療康復特色專科建設科室、神經內科為省級中醫藥重點專科、中醫婦科為紹興市級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呼吸內科為紹興市級縣市共建重點學科。三年來共計有7項課題通過紹興市或嵊州市科技局評審,其中1項課題嵊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3.人才建設初顯成效
目前我院有正式職工401人,高級職稱69人,中級職稱149人,本科學歷近101人,占比約為25.2%;研究生學歷20人,占比約為5%。有紹興地區中青年名中醫2人,基層名中醫2人,嵊州市第八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各2人,后備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人,浙江省基層名中醫1人,獲全國級獎項2人。
黨建在嵊州市中醫院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院黨委提出,中醫藥服務建設發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建在哪里,黨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發揮到哪里。正是在黨的堅強領導和有力保障下,嵊州市中醫院全體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將傳統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作為健康嵊州建設的中藥內容來抓,積極為嵊州市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