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儉鴿
摘 要: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們物質水平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十分重視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博物館作為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的重要文化機構為滿足社會大眾的文化需求發揮著很大作用。在全新歷史時期博物館在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時需要積極應用新技術,新理念和新方法,不斷滿足社會大眾增長的多樣性文化需求。本文抓結合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博物館宣傳教育的內涵,然后論述了有效開展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博物館 宣傳教育 內涵 工作對策
中圖分類號:G2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博物館屬于一個地區的非營利機構,對培養區域人民群眾精神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本身就是一個國家地區歷史的見證者。作為重要的社會教育機構,在促進區域歷史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逐步推廣應用,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工作也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改變傳統的宣傳路徑,將新技術、新理念、新手段全面融入其中,切實做好新時期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
一、博物館宣傳教育的內涵
在很多人的傳統思想觀念中,都認為博物館更多的應該強調其觀賞功能和收藏功能,這是帶有偏見的將博物館視為無人問津的儲藏室。新時期隨著社會大眾精神層面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視文化提升,這就使得博物館的教育文化傳播功能逐步凸顯出來。為此需要我們對博物館的功能作出重新的定義,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文化傳播與教育服務的非營利性機構文化教育,文化宣傳是博物館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方面,同時也兼具對人類歷史證據保護和研究以及欣賞的功能作用。雖然博物館不是專業化的文化傳播機構和教育機構,但博物館自身獨特的屬性和文化有直接聯系,并且兼具者傳播區域文化、國家文化、民族文化的使命。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社會大眾文化需求不斷加深的宏觀背景下,及時轉變博物館的傳統服務模式,由過去傳統的館藏收藏,向著社會文化服務型博物館轉變,力爭成為博物館管理的重要方向。通過開展有效的宣傳教育,通過將博物館中的各種藏品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進行挖掘、保護和弘揚,更進一步的展現現代博物館應有的歷史使命,這也是現代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的主旨。
二、有效開展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的對策
1.結合廣大群眾需求,優化博物館陳列展覽
博物館內部擁有著豐富的館藏資源,博物館自身的宣傳功能,主要是以日常舉辦的各項展覽來發揮作用。展覽的目的是為了教育社會大眾,為了提高他們文化水平和精神層次,不斷拓寬社會大眾的文化事業和精神文明生活。博物館在開展展覽過程中,要確保精美求新,要充分吸引社會大眾走入博物館,充分感受博物館的文化傳承和文化傳播的魅力。因此,博物館在進行陳列展覽過程中,只有不斷做到推陳出新,才能夠給社會大眾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一般情況下,博物館除了利用自己的優勢館藏資源和特色,作出基本的陳列之外,還應該舉辦一些臨時性的展覽和專題性的展覽,要經常性的給觀眾換一下口味,這樣既能夠豐富博物館內部的陳列展覽模式,也能給社會大眾新的體驗和新的感覺。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很多博物館在進行主題展覽過程中,更新速度較慢,更新不及時,不能夠吸引大眾進入博物館進行參觀。博物館作為一個文化服務機構,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從博物館參觀中獲得文化熏陶和精神滋養。如果一個觀眾想去圖書館參觀,結果發現依然是上次參觀的作品和相關內容,勢必會喪失對博物館的興趣。所以在陳列展覽過程中,營造新鮮感十分重要,博物館要強化,展覽內容更新,通過與其他博物館開展合作交流,共享共建,使博物館之間的物品能夠流動起來,不斷豐富社會大眾的文化生活。
2.加快數字博物館建設
隨著經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以成功應用,并推動了各個領域的改革發展。在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積極開展數字化博物館建設,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加針對性的文化服務。數字化博物館建設并非是簡單的將相關產品資料和圖片發布在網絡上供觀眾觀賞,而是利用新技術和新手段,將博物館的各種藏品和資料進行重新錄入編輯,在博物館內部營造一個具有資料性知識性的虛擬空間,給人一種置身于物品所在年代的親身體會。數字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能夠對藏品文物進行數字化典藏,創設數字化展廳,同時還能夠利用3D技術和虛擬成像技術,模擬出藏品所在的特定歷史情境,實現參觀的多維化和多樣化,有效發揮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功能,從而吸引廣大受眾更好的進入博物館,感受文化,體驗文化。同時通過開展數字博物館建設,還能夠解決實體博物館建設經費不足,場地不足的問題。依托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所展出的各種藏品,能夠讓文物愛好者和研究者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推動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此外,通過對博物館中的相關產品進行數字化轉變,數字化編排,有利于社會大眾更加便捷的查詢到自己喜歡的文物,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多樣化文化需求,為落實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提供了技術保證。
3.加快新型交互軟件的應用推廣
結合現階段社會大眾文化信息獲取方式發生轉變的特點,博物館應該結合現階段受眾應用較為常見的交互軟件,如微博,微信,微信公眾號開展文化宣傳,文化交流。博物館通過開通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可以將博物館內部的文物常識宣傳信息和紀錄片,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發布,觀眾觀看到相關內容之后,能夠進行實時的評論分享,逐步擴大博物館的宣傳教育范圍和社會影響力。微信公眾號、微博是免費的交互應用程序,它能夠提供更加及時性的通訊服務,滿足社會大眾快餐化的信息消費需求。利用上述幾種交互軟件,可以通過短信、視頻、圖片、文字等方式來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目前已經有很多博物館開通了官方微博、微信,這對博物館來說,已經成為重要的文化宣傳,輿論宣傳的工具。這對提升博物館的宣傳教育效率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李俊.關于博物館宣傳工作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史志,2014(11).
[2]李偲毓.淺議博物館媒體宣傳工作[J].美術教育研究,2013(11).
[3]趙雪村.博物館宣傳工作淺探[J].文物世界,2011(02).
[4]張蕾.關于博物館宣傳工作的幾點思考[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