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通過調查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的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城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研究提供更科學、更有效的理論支持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秦皇島市 居民 主觀幸福感 生活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2
一、方法
1.研究對象
抽取秦皇島市居民共計360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共發放問卷360份,回收問卷360份,回收率為100%,剔除無效問卷21份,得到有效問卷339份,有效率為94.2%,其中男性189人,女性150人。
2.調查問卷
2.1一般情況調查表
為了了解被試的基本情況,本研究自編了一般情況調查表,內容包括年齡、學歷、職業、性別、月收入、婚姻狀況。
2.2總體幸福感量表(GWB)[1]
GWB為美國國立衛生統計中心制訂的一種定式型測查工具,用來評價受試對幸福的陳述。本量表共有33項,其中24個正向問題,9個負向問題。按選項0~10分累積相加,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2.3生活滿意度指數A(LSIA)量表[2]
LSIA由與LSR相關程度最高的20項同意—不同意式條目組成,其中有12個正向問題,8個負向問題。方法是同意正向問題得1分,不同意得0分;同意負向得分得0分,不同意得1分;不清楚的得0分。所有項目得分相加得到總分,得分情況為0分(滿意度最低)到20分(滿意度最高),得分越高表明生活滿意度越高。
二、調查實施過程
第一,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秦皇島市居民共計360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第二,將原始數據按統一要求和程序輸入Excel表格,并計算出各量表得分,再導入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以統計表及文字描述的形式對結果加以說明。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等統計學方法。
三、結果分析
1.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
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見表1)
2.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情況(見表2)
3.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在年齡、學歷、職業、性別、月收入、婚姻狀況上的比較
3.1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在年齡上的比較(見表3)
國外研究人員認為,“年齡與主觀幸福感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3]。表3數據表明,不同年齡段市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存在年齡差異。進一步進行多重比較,30~39歲、40~49歲和50~59歲市民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18~29歲;50~59歲市民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40~49歲。此外,40~49歲和50~59歲市民的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18~29歲和30~39歲。
3.2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在學歷上的比較(見表4)
從我國李建明等人關于電力工人婚姻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調查中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仍然是影響人們主觀幸福感的因素[4]。表4數據表明,不同學歷市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存在學歷差異。進一步進行多重比較,小學學歷市民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高中學歷、中專學歷、大專學歷和本科學歷;初中學歷市民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大專學歷、本科學歷;高中學歷的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水平顯著高于大專學歷。此外,小學學歷市民的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高中學歷、中專學歷、大專學歷和本科學歷;初中學歷市民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中專學歷、大專學歷、本科學歷;高中學歷秦皇島市居民的生活滿意度水平顯著高于本科學歷。
3.3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在職業上的比較(見表5)
在工作中從事職業的不同也成為人們主觀幸福感的一個影響因素[5]。表5數據表明,不同職業市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存在職業差異。進一步進行多重比較,農民和公務員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工人;農民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軍人、學生、商業人員和公務員;公務員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軍人;商業人員和公務員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學生;公務員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商業人員。此外,農民、學生和商業人員的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工人;農民的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軍人、學生、商業人員和公務員。
3.4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在性別上的比較(見表6)
由表6可知,不同性別市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即可以認為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不存在性別差異。這與國外的研究結論是相吻合的。Argle對西方學者二十多年來關于主觀幸福感研究文獻的考察發現,在總體生活滿意度和積極情感方面性別差異極小[6]。
3.5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在月收入上的比較(見表7)
有研究表明收入與主觀幸福感無關[7]。由表7可知,不同月收入市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即可以認為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不存在月收入差異。
3.6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在婚姻狀況上的比較(見表8)
Stock等人報告婚姻狀況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平均相關為0.14[8]。表8數據表明,不同婚姻狀況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存在婚姻狀況差異。進一步進行多重比較,已婚的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水平高于未婚的市民。此外,已婚的秦皇島市居民的生活滿意度水平高于未婚的市民;未婚和已婚的秦皇島市居民的生活滿意度水平高于離異的市民。
四、結論
第一,40~49歲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最高,其他年齡段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秦皇島市居民的生活滿意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
第二,秦皇島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第三,秦皇島海港區農民的主觀幸福感最高,公務員、商業人員、軍人、工人和大學生依次降低;秦皇島海港區農民的生活滿意度最高,大學生、商業人員、公務員、軍人和工人依次降低。
第四,秦皇島海港區已婚居民的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高于未婚和離異。
參考文獻
[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J].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83-86.
[2]王玉鳳.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第S期):56.
[3]Mroczke D.k.&Kolazr C.M.The effect of age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A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happiness[J].Jour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5):1333-1349.
[4]李建明,李凌,柳春艷.電力工人婚姻幸福度與生活滿意度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8,12,(1):45.
[5]邢占軍.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J].新東方,2004,(11):19-24.
[6]Argyle,M.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London:Routledge,1978.
[7]段建華.主觀幸福感概論.心理學動態,1996,(1):56-57.
[8]Stock W.A.,Okun M.A.& Haring M.J.Ag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 meta-analysis.Evaluation Studies:Review Annual,1983,8:27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