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烈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008-01
一根冰冷的金屬直管帶著一顆小電珠,就這么插進食道,粗粗地看見“一小塊胃”,沒有轉圜的余地,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胃鏡。后來有了光學鏡片,成百個透鏡片對好焦距,套上一個橡皮套,稍稍可以彎曲一點,這是改進的胃鏡。再后來,更先進的電子胃鏡出現。它借助一條纖細、柔軟的管子,將鏡頭伸入胃中,通過屏幕直接觀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病變。
一代更比一代強
盡管在胃部檢查中起到很大作用,電子胃鏡顯然不能說“十全十美”。它的缺點眾所周知:進鏡與檢查過程中有短暫不適,特別容易造成惡心、嘔吐。它還是擺脫不了那根管子,管子通過口腔、咽喉,當然會有異物刺激感。為解決這個問題,無痛胃鏡被提上議事日程。
其實,無痛胃鏡還是電子胃鏡,它只是先通過靜脈給予一定劑量的短效麻醉劑,幫助患者迅速進入鎮靜、睡眠狀態,在毫無知覺中完成胃鏡檢查。做無痛胃鏡打那點兒麻醉劑是安全的,意外發生率不高。但在一些人夸張的“經驗介紹”渲染下,很多人,尤其是體弱多病者及老年人,對無痛電子胃鏡“望而卻步”。
膠囊內鏡大小和膠囊差不多,內含微型照相裝置,吞下之后,在胃腸內不間斷拍攝,解決了檢查時不適的問題。但是,膠囊內鏡只能依賴重力和胃腸道蠕動前進,拍到哪兒算哪兒。在食管和小腸這樣的地方,它還有用武之地,到了空間大、黏膜坑坑洼洼的胃腔,膠囊內鏡就有些捉襟見肘。那么,可不可以像遛狗一樣控制膠囊胃鏡,把它“牽著”在胃內“跑”?科學家們還真找到一種辦法,這就是磁控膠囊內鏡。依靠體外磁場,便可精確控制進入體內的膠囊內鏡的運動、姿態和方向,比遛狗時那根繩子更好使。
磁控膠囊內鏡可靠嗎?全國 7 個中心350 例患者以傳統電子胃鏡作為金標準,即同一患者接受兩種胃鏡檢查,結果得到肯定性的答復:敏感度 (該發現的病變發現了)90.4%,特異度 94.7%,陽性預測值≥87.9%,陰性預測值≥95.9%,診斷準確率 93.4%,發現了早期與進展期胃癌和淋巴瘤,沒有遺漏嚴重病變。
有 95.7%的患者表示,愿意優先選擇磁控膠囊內鏡檢查。
適合哪些人
與傳統膠囊內鏡相比,磁控膠囊內鏡有哪些優越性,又更適合哪些人呢?
1.必須接受胃鏡檢查的胃病患者,但不愿意或因多種原因不能接受胃鏡檢查,包括無痛胃鏡。
2.體檢 (健康檢查) 人群的胃部檢查,當前這是一個很大的群體。
3.胃癌的初步篩選,尤其在高發區與高危人群。
4. 某些必須定期復查或隨訪的胃部病變,如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治療后、胃息肉及治療后、胃部分切除手術后等。
5.需要時無須另外操作,即可繼續進行小腸病變的檢查。
以下這些人不能做磁控膠囊內鏡:
1.不愿意接受手術者。一旦發生膠囊內鏡在體內滯留,需要手術取出。
2. 安有心臟起搏器者 (新 MRI 兼容型例外) 。
3.體內植入電子耳蝸、磁性金屬藥物灌注泵、神經刺激器等電子裝置及磁性金屬異物者。
4.妊娠期女性。
5.已經知道有胃腸道狹窄、梗阻、瘺管者。
6.吞咽障礙者。
(摘自《大眾健康》2019 年第 2 期 圖 /圖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