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睿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012-01
母親四十歲之前都是很瘦的漂亮女人,可是快五十歲的時候,突然膨脹起來,成了一個肚子肥肥的胖人。我因此有了目睹而得來的結論:女人一進入更年期就會變胖。就連美國女人也是如此。蘇珊是我在緬因州工作時結交的好朋友。她五十歲那天,我們四個女人在波士頓附近的一個度假村租了一個房間,四個人睡在一個房間里,徹夜聊天。第二天在度假村的高檔餐廳里吃飯,四個女人瘋玩,慶祝蘇珊半個世紀的人生,慶祝她更年期的開始。蘇珊瘦瘦的,個子中等,是個很有風度的女人,她剛剛停經。第二年秋天,我找到新的教職,搬到賓州,在葛底斯堡學院教書,蘇珊就成為通信打電話的朋友。一次蘇珊正好要到賓州出差,順便來看我。當蘇珊出現在我面前,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一年多一點兒沒見,她突然長了三十斤,胖得我都不認識了。“你怎么了?”我實在忍不住問道。她苦笑著說: “更年期就這么改變了我。”我母親和蘇珊,中國女人、美國女人,到更年期都變胖,在我的心中成為板上釘釘的規律。進入更年期以來,我突然覺得什么都好吃。我以前不太愛吃玉米面,可是現在居然覺得玉米面也挺好吃的。去市場買菜,我看著什么菜都能想象出饞人的佳肴。老伴嘲弄我,有時候就管我叫“好吃”,因為我面對飯菜時常常說這兩個字。以前我只是喜歡看菜譜,現在菜譜成了我最常看的書之一,比很多小說都好看。有些小說之難看,用我朋友桑梓瀾教授的話說是“語言蒼白,思想無力”。而世界各國的菜譜,真是色彩艷麗,讓人浮想聯翩,深深感到生命的意義。我喜歡照著菜譜做飯,我做的意大利飯連意大利人也覺得正宗。因為家中有法國人,我也跟著吃奶酪,在法國正餐之后上奶酪,至少四種,這成為我們日常的必需。老伴每年都在芝加哥一個香腸店訂購五十根香腸,近二十磅的德國大香腸,我本來不怎么吃肉,可是這種香腸還是會時不時往嘴里塞幾片。我學會韓國炸醬面的做法,不用肉,而用土豆炸醬。我還跟著美國著名家常秀的主持人瑪莎·斯鐸德學做沙拉調料。世界上有這么多好吃的,我真擔心在我的有生之年,無法吃遍所有好吃的東西。也許更年期標志著生命走向第三個階段,人的潛意識里已經知道生命走向秋天,所以有一種對生命的無比留戀。這種留戀就表現在食物上,一切都變得好吃了。我還是幾乎天天走長路,常常去健身房,體重還是開始增加,特別是腰圍,好像在吹氣般長圓,我真怕自己成了膀大腰圓的女武士。更年期對人的影響,最顯著的表達就是體重的變化。男人在更年期的時候也都開始大腹便便,女人開始變得胳膊渾圓,胸脯雄厚,腰圍也雄壯起來。面對體重變化,更年期的女性或男性該怎么辦呢?我每天都在像尋找真理般想辦法。當然,有很多理論說更年期的人也不一定會變胖,我內心是同意這些理論的,因為我的姐姐們就是證明。她們比我大三四歲,她們更年期后根本沒有胖,仍保持著姣好的體型。我看她們吃得很少,而且基本吃素。我想更年期一定得改變飲食習慣,必須從幾十年養成的飲食習慣里走出來,換新的食譜,比如開始以素食為主,并且要減少飲食量。我們不能像年輕時那樣大口大口地吃油膩的東西,讓我們吃素淡的食物,成為心態素淡的人。再一個就是要接受身體的變化。從嬰兒到老人,我們的身體一直在變化。不久前看《赫芬頓郵報》網站上的一個錄像片,記錄一個女人從出生到老年的變化。在不到十分鐘的片子里,我們目睹人的臉慢慢地經歷不同的變化階段,這個片子讓我感觸頗深。我們的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更年期只是變化的一個新階段。接受新的變化,以愛自己的心態接受人生的新階段。
(摘自《一個女人看女人》山西教育出版社 圖 / 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