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秋·布拉森 張沁怡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020-01
如果你已經開始練習瑜伽,也許聽說了瑜伽的八大分支。體位法是其一,冥想 (梵文稱之為 Dhyana) 是另一個分支。西方世界所說的瑜伽一般是指體位法,練習者借由肢體移動來呼吸、流汗,并專注于不同姿勢的轉換與難度,便能進入當下的時刻。這是專為我們紛亂的頭腦與身體設計的運動。其實,在數千年前瑜伽剛開始發展時,體位法的練習是為了幫助身體進入冥想。練習瑜伽體位法的姿勢不是目標,柔軟度的訓練也不是目的,手倒立更不是終點。練習瑜伽的目的是達到平靜與平衡,以找到內在的平和。你試過一動不動地坐上一小時嗎?這比你想象中要更辛苦。如果你的身體僵硬,骨盆跟下背很快就會感到不舒服。但瑜伽練習能讓你的身體保持柔軟,增加空間,讓你能安靜地坐著,不會感到不適或分心。
冥想跟瑜伽體位法一樣,都需要練習。你還記得自己第一個下犬式多難做成嗎?你的第一次瑜伽串聯呢?安靜坐著也是同樣的道理,剛開始不容易,練習次數越多就變得越簡單。冥想練習不只是改變身體,更能轉化你的生活。冥想會幫助你與周遭的環境之間創造空間,提升專注力、平靜、智慧。
開始練習冥想靜坐,也許會比站上瑜伽墊還要令人卻步。比方說,練習進階手平衡時,你會發現,停留在當下并不困難,因為分心的話,可能會當場摔下來。冥想則是定靜地坐著,閉上雙眼,花幾分鐘與自己同在,沒有別人。這與我們現在生活的方式完全不同,可能會讓人有些退卻。生活中總是充斥著語言、噪聲與做不完的事,而我們極少有機會進入絕對的靜默。
冥想練習一點也不可怕,非常簡單,只要花五分鐘。開始前,你絕不會知道冥想練習會如何引領你。關鍵在于持續練習,起先是一天五分鐘,可以在起床前或睡前練習。一個月后,增加為十分鐘,接著再拉長到十五分鐘。目標是一天二十分鐘的冥想。這會讓你的生活發生顯著的變化。首先,找個安靜而且不會受到干擾的地方,靜坐下來。在坐骨下方墊一個小靠墊,或是折好的毛毯;讓鼠蹊稍微高于膝蓋,這樣的坐姿比較舒服。設定五分鐘的鬧鈴,因為固定的時間能幫助你安定心神。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掌心朝下。脊椎向上伸展,肩膀往下朝向后背放松。閉上雙眼。
專注于自然的呼吸節奏,留意下腹部溫和的外擴與內收。感覺空氣流進鼻腔,以及身體在每次呼吸里的微妙變化。開始將覺知帶到呼吸之間的微小空間,吸氣與吐氣間的短暫空隙,完完全全地與你的呼吸同在。如果有念頭升起,不需要批判或抗拒,也不用試圖追逐這些念頭。觀察念頭的生起與離開??梢缘脑?,利用有意識的覺知,在每個念頭之間多創造一點空間。留在此刻,保持呼吸,就在當下。
五分鐘后,把雙手帶到心前合十,將心里的感謝送給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人事物。對自己重復這段最神圣的唱詞: “謝謝你,謝謝你,謝謝你。”接著,嘴角帶著微笑,慢慢睜開眼睛。
每天都抽出一段時間做這個練習,慢慢拉長靜坐的時間,直到你每天都能自在地坐上二十分鐘。
給自己這樣的時光,感受和平,感受寧靜,感受愛。相信自己走在正確的路上,而生活自然會引領你到該去的地方。練習瑜伽,持續靜坐,吃得健康,善待自己。你的身體、心智以及靈魂,都會感謝你。
(摘自《瑜伽陪你越變越好》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聯合讀創 圖 / 圖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