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祥
【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中不同級別技術員對其擺位誤差帶來的影響效果。方法:對本醫院治療的40例鼻咽癌患者實行調查研究,選取于2016年04月至2019年01月,依據技術員的級別不同實行分組,對比各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結果:對照1組與試驗1組、對照2組與試驗2組、對照4組與試驗4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經比較,無明顯數值差異性(P>0.05);試驗3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小于對照3組(P<0.01)。結論:不同級別技術員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中存在不同作用,責任心較好的技術員有助于減少患者的擺位誤差。
【關鍵詞】鼻咽癌;放射治療;技術員;級別;擺位誤差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041-01
本文主要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中不同級別技術員對其擺位誤差帶來的影響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將2016年04月至2019年01月本醫院治療的40例鼻咽癌患者納入項目資料,年齡均值是(44.36±3.69)歲;男女之比是28:12。
1.2 方法 按照技術員的級別不同予以分組,將職稱為技士的技術員分至對照1組,將職稱為技師的技術員分至試驗1組,將負責放療工作時間少于3年的技術員分至對照2組,將負責放療工作時間多于等于3年的技術員分至試驗2組,將責任心被患者及同事未充分認可的技術員分至對照3組,將責任心被患者及同事充分認可的技術員分至試驗3組,將于學校內未接受專業放療相關知識培訓的技術員分至對照4組,將于學校內接受專業放療相關知識培訓的技術員分至試驗4組。
全部患者都采取三維適形調強放射治療,采取頭頸肩固定架維持仰臥姿勢,采取頭頸肩熱塑膜實行體位固定,于對應放療系統上予以定位及治療。患者第1次定位驗證由指定技術員負責,患者第2次到第3次、第4次到第5次、第6次到第7次、第8次到第9次、第10次到第11次、第12次到第13次、第14次到第15次、第16次到第17次的圖像引導擺位分別由對照1組、試驗1組、對照2組、試驗2組、對照3組、試驗3組、對照4組、試驗4組技術員負責。
1.3 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X方向擺位誤差等)表示成均數±標準差(x±s)形式,數值輸入SPSS 21.0實行t檢驗,P<0.05,出現數據指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1組及試驗1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 試驗1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對比于對照1組,未出現數據指標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照2組及試驗2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 試驗2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對比于對照2組,未出現數據指標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照3組及試驗3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 試驗3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對比于對照3組更小,出現數據指標統計學意義(P<0.01)。
2.4 對照4組及試驗4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 試驗4組X方向擺位誤差、Y方向擺位誤差、Z方向擺位誤差對比于對照4組,未出現數據指標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鼻咽癌為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放射治療為患者常用治療方式之一[1]。放射技術員負責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計劃的執行工作,和患者的放射治療效果密切相關[2]。
本文相關數據結果展示出,不同職稱、不同工作時間、不同培訓經驗的技術員對鼻咽癌患者的擺位誤差無明顯差異,而責任心不同的技術員有助于減少鼻咽癌患者X方向、Y方向、Z方向的擺位誤差。
綜上所述,不同級別技術員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責任心較好的技術員有利于將患者的擺位誤差減少。
參考文獻:
[1] 陳意標,張漢雄,蔣振東等.影像引導放射治療技術基礎上的鼻咽癌計劃靶區外放研究[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8,30(3):180-183,189.
[2] 羅劍鋒,劉美蓮,馮凱華等.鼻咽癌圖像引導放射治療配準方法對體位校正的影響[J].中國醫學裝備,2018,15(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