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燕
【摘要】目的:分析綜合急救護理應用于異常妊娠產婦中的效果及母嬰預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對本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接收的84例異常妊娠大出血產婦進行觀察,按入院先后順序將產婦分為參照組、研究組,分別給予常規急救護理、綜合急救護理,觀察并對比兩組干預效果。結果:研究組陰道分娩率(64.29%)、胎兒存活率(92.86%)均高于參照組,感染發生率(4.76%)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異常妊娠產婦中開展綜合急救護理能改善產婦分娩情況,降低產婦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母嬰生活質量及預后。
【關鍵詞】綜合急救護理;異常妊娠;大出血;母嬰結局;預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turient with abnormal pregnanc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nal and infant prognosis. Methods: 84 cases of parturient with abnormal pregnancy and massive hemorrhage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parturient women were divided into a reference group and a research group, and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emergency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nursing respectively.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vaginal delivery (64.29%) and fetal survival rate (92.86%)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4.76%)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nursing can improve maternal delivery, reduce maternal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mprove maternal and infant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first aid nursing; Abnormal pregnancy; Lifeblood;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The prognosis
【中圖分類號】R7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049-01
異常妊娠是指孕婦在妊娠期間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出現胎位不正、胎兒窘迫、子宮頸閉鎖不全、妊娠高血壓等異常情況,是導致產婦大出血的主要危險因素[1]。異常妊娠大出血是臨床婦產科中較常見的一種急腹癥,病情危急且進展迅速,不及時控制易導致產婦出現貧血、失血性休克,危及孕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因此,對產婦給予及時、有效的搶救護理至關重要。本文就綜合急救護理應用于異常妊娠產婦中的效果及母嬰預后的改善作用進行探究,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我院產科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間接收的84例異常妊娠大出血產婦,均經產婦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結果明確診斷。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傳染性疾病者及臟器功能不全者。疾病類型:16例為異位妊娠,21例為胎盤前置,12例為先兆流產,35例為妊高癥。研究組42例,年齡26-39歲,平均(29.8±4.1)歲;平均出血量(2371.6±235.7)ml。參照組42例,年齡24-37歲,平均(29.1±3.7)歲;平均出血量(2390.4±250.1)ml。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將研究對象分為2個組別,2組產婦分娩次數出血量等各項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給予常規急救護理。配合醫生對產婦進行急救,對產婦生命體征、陰道出血情況進行密切關注,按產婦自身情況及醫囑指導產婦合理用藥,有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生。
研究組給予綜合急救護理。具體方法:(1)急救措施 在產婦入院后迅速對其心率、脈搏、神志、呼吸頻率等指標進行測量與記錄,根據產婦出血量對其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初步判斷,選擇性行手術治療。對于合并休克產婦應及早進行建立靜脈通道、擴容、吸氧、體位調整等抗休克治療;對于合并妊娠高血壓的產婦則以控制血壓、解除痙攣、鎮靜為原則予以相應的藥物治療及飲食、睡眠體位(左側臥位)指導;對合并貧血者予以硫酸亞鐵口服治療以補充鐵元素,緩解產婦頭暈、乏力等癥狀,嚴重者立即輸血,并適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如產婦出現宮縮,則予以沙丁胺醇等抑制藥物,控制產婦宮縮;根據產婦及胎兒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終止妊娠,如產婦妊娠時間大于36周且胎兒體質量大于2.5Kg,則立即進行剖宮產手術。(2)護理方法 ①心理干預 該類產婦由于擔憂胎兒情況,多存在緊張、擔憂情緒,應及時關注產婦心理狀態變化,告知產婦及家屬異常妊娠大出血的原因、癥狀、治療及護理措施,取得產婦及家屬的信任,穩定產婦情緒,避免因情緒波動引起血壓水平變化而增加出血、子癇發生機率,使其主動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如產婦需終止妊娠或行剖宮產時,護理人員應向家屬說明情況,理解、安慰并勸解家屬,告知家屬應多鼓勵、陪伴產婦,幫助產婦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②出血護理 定時關注、記錄產婦血壓、脈搏、體溫、陰道流血等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發現產婦有出血癥狀后應立即告知醫生并配合醫生進行急救,積極尋找出血原因,根據產婦出血原因給予及時、有效的止血處理措施,迅速給予補液、輸血、吸氧等干預措施,維持產婦血容量,確保產婦呼吸通暢,改善胎盤缺血、缺氧情況。③感染預防 該類產婦出血量較大,感染發生率高。醫護人員在進行各項治療、護理工作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告知產婦應保持陰部衛生,及時清理陰部血跡,預防感染;根據產婦失血情況給予合理的飲食指導,增加抵抗力,預防感染。定時監測產婦呼吸、體溫等體征,引導產婦進行相關檢查,評估胎兒宮內感染情況,如產婦出現發熱等感染癥狀時應立即采取對癥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妊娠結局(陰道分娩、剖宮產、流產)、胎兒存活情況、感染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用軟件spss18.00處理數據,%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對比經統計值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陰道分娩率(64.29%)、胎兒存活率(92.86%)均高于參照組,感染發生率(4.76%)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大出血是產婦在妊娠期間較常見的一種異常現象,屬于臨床急癥,具有出血量大、病情危重且進展迅速等特點,如止血、搶救不及時,會導致產婦出現失血性休克、貧血癥狀,引發感染、敗血癥等并發癥,危及母體及胎兒安全。有研究表明,對異常妊娠大出血產婦給予及時、有效的急救護理干預對改善產婦出血癥狀、挽救產婦及胎兒生命安全、改善妊娠結局及預后具有積極意義[2]。常規急救護理以挽救產婦及胎兒生命為重點,對產婦心理感受、所處環境等方面缺乏關注,護理效果有限,產婦舒適度較低。綜合急救護理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急診干預措施,具有全面性、針對性,在對產婦采取急救措施控制病情的同時對產婦及家屬心理狀態、產婦生活質量、并發癥的預防等方面也給予重視,取得了較明顯的應用效果[3]。在產婦入院后根據產婦臨床表現、生命體征、出血量等情況評估產婦病情嚴重程度,便于醫生制定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根據產婦具體情況給予對應的干預措施能改善產婦癥狀,調整產婦機體狀態,提高分娩安全性。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注重與產婦、家屬溝通,告知其疾病、妊娠、自身病情相關知識,能緩和護患關系,幫助產婦及家屬調整情緒,提高其配合度。對產婦生命體征、病情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及時控制產婦出血癥狀,確保產婦及胎兒生命安全。通過執行無菌操作、感染癥狀監測、對產婦給予生活及飲食指導等干預措施,減少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因素,從而預防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異常妊娠產婦中開展綜合急救護理的效果明顯,能提高臨床護理工作效率及質量,使產婦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措施,控制產婦出血量及出血時間,縮短產婦分娩時間及住院時間,降低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母嬰生活質量及預后。
參考文獻:
[1] 趙靜.分析異常妊娠產婦在其分娩前后的心理狀況以及護理方法措施[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20):161,163.
[2] 陳冬梅.重型妊娠合并高血壓病產婦院前急救的護理方法及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4):1959-1961.
[3] 劉玉峰,李玉蘭.綜合急救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產婦康復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5(8):2129-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