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
【摘要】 目的: 分析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效果。 方法: 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計68例,均以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分析治療前后患者的HSS評分與VAS評分。 結果: 干預后患者HSS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VAS評分低于干預前,P<0.05。 結論: 對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以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療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膝關節功能,緩解其疼痛。
【關鍵詞】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疼痛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S: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8.All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he HSS score and VAS score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HSS score of th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P<0.05, and the VA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knee osteoarthritis with artifici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s effectiv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knee function and relieve pain.
[Key words] artificial knee joint replacement; advanced knee osteoarthritis; pain
【中圖分類號】R6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065-02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以中老年患者為高發群體,可導致患者關節功能受損,且長伴隨劇烈的疼痛問題,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嚴重的影響,雖采用藥物治療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晚期患者由于病情嚴重,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故應該及時采用手術治療[1]。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作為治療本病的常用術式,在臨床中已經得到了較多應用,為探究其應用價值,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該術式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計68例,均以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該68例患者中包括男41例,女27例,年齡46~79歲,均數(62.5±7.9)歲,病程4~14年,均數(9.5±3.1)年,均為為單側發病,左側36例,右側32例。納入患者均經X線檢查及臨床診斷確診,活動伴隨骨摩擦音,晨僵時間在3min及其之上,簽訂同意書,滿足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適應癥,排除合并血液疾病、免疫疾病等禁忌癥患者。
1.2 方法
納入研究患者均采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加以治療,術前影像學檢查,8h禁食禁水,常規鋪巾消毒,氣管插管全麻,體位取平臥位,對于患肢以氣囊止血帶加壓止血,壓力控制為260mmHg,于患者膝前正中髕骨上方到脛骨結節內側作縱直切口,逐層完成對軟組織的切開,髕骨旁入路,切開關節囊、支持帶以及滑膜,外翻后確保術野可充分顯露,除去其中增生的滑膜,髕骨下脂肪墊,半月板、交叉韌帶,而后松解副韌帶,除去增生骨贅,而后利用髓內軸線完成定位工作,將膝關節外翻,角度控制在5~7°,結合患者病情完成假體試模,待到效果理想后完成假體安置工作,并采用骨水泥加以穩固,檢查后完成對關節腔的清洗,完成對骨贅、神經的處理后置入引流管,逐層縫合關閉。術后以冰袋外敷,6h后進行肌肉訓練,3d進行關節功能訓練,5d開始負重訓練,按照康復訓練計劃,循序漸進的進行康復指導[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關節功能水平與疼痛情況,其中關節功能水平以HSS評價,分值越高代表功能越好,疼痛情況以VAS評分評價,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輕[3]。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均以SPSS21.0軟件包進行處理分析,設定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后患者HSS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VAS評分低于干預前,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由于關節退行性改變而導致,經X線可見骨質增生、軟骨、滑膜等的病變,常伴隨劇烈的疼痛與僵直問題,甚至可造成患者關節內外翻,一旦進展到晚期,可導致患者的關節功能晚期喪失,將對其工作與生活產生嚴重不良影響,為此在治療上必須以改善患者關節功能,緩解其疼痛為主要治療原則,確?;颊呖杀M快恢復。對于該疾病,早期在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多為對癥用藥,難以實現對病變的逆轉,且對于晚期患者療效不佳。而在采用全膝關節置換術置換的情況下,則可利用假體完成對原本關節的替換,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且手術以骨水泥固定后,其固定效果也相對理想,少見假體脫位、假體松動等問題,另外通過早期康復訓練,也能夠更好的促進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有助于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采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HSS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VAS評分低于干預前,P<0.05,代表該方案效果理想。綜上所述,對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以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耀, 許新忠, 祁雷,等.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J]. 實用醫藥雜志, 2017(9):783-786.
[2] 王豐玉, 張珂.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雙足與保健, 2018, v.27;No.187(05):139-140.
[3] 李付元, 馮世慶, 周恒星,等.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 山東醫藥, 2014, 54(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