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敖文飛 何秀秀
【摘要】 目的: 淺析胎兒窘迫與新生兒窒息的關系。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5-2018.4期間我院分娩的新生兒,對其中存在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的患者進行觀察,分析其發生原因。 結果: a胎兒窘迫存在新生兒窒息者共32例,無窘迫存在新生兒窒息者共28例,前者發生率為22.86%高于后者為3.68%,P<0.05;b新生兒窒息和胎心改變程度有著密切聯系,胎心率<80次/分,其窒息率最高。c臍帶原因導致新生兒窒息的幾率最高,羊水原因其次。 結論: 胎兒窘迫會導致新生兒窒息,臨床上可通過分析胎心率、羊水性狀,預防妊娠并發癥等手段,預先評估新生兒窒息發生的可能性,從而加強治療,降低窒息率。
【關鍵詞】 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47-02
胎兒窘迫主要由于宮內缺血、缺氧導致,該表現與新生兒窒息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情況下,前者是后者的先兆,后者是前者的延續,對患兒的生命健康有著極大的威脅[1]。本次研究中,我院分析胎兒窘迫與新生兒窒息的關系,研究窒息的發生原因,具體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6.5-2018.4期間我院分娩的900例新生兒,其中,320例自然分娩,580例剖宮產,產婦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30.3±4.5)歲,孕周33-40周,平均孕周(36.5±4.7)周。
一般資料上,患者的數據無差異,可比較。
1.2 方法
1.2.1 胎兒窘迫的診斷:(a)心率減慢(<120次·min-1)或增快(>160次·min-1)持續時間>10min;(b)胎心監測:出現OCT陽性、NST反應型;(c)羊水表現為Ⅲ°污染。
1.2.2 新生兒窒息診斷:娩出后,記錄60s內新生兒的Apgar評分,正常:≥8分,輕度窒息:4-7分,重度窒息:≤3分。
1.3 數據處理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胎兒窘迫與新生兒窒息
胎兒窘迫存在新生兒窒息者共32例,無窘迫存在新生兒窒息者共28例,前者發生率為22.86%高于后者 為3.68%,X2值=69.8443,P值=0.0001,具體見表1。
2.2 胎心率與新生兒窒息
胎心<80次/min,新生兒窒息人數為20例,窒息率為71.43%,重度窒息率為21.43%,與胎心率80-160次/min比較,新生兒窒息人數為33例,窒息率為4.09%,重度窒息率為0.87%,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與胎心率>160次/min比較,其新生兒窒息人數為7例,窒息率為10.77%,重度窒息率為1.54%,P<0.05具體見表2。
2.3 胎兒窘迫致新生兒窒息的原因
臍帶原因導致新生兒窒息的幾率最高為43.33%(26/60),羊水原因其次為30.00%(18/60)。
3 討論
胎兒窘迫指在子宮內,胎兒由于酸中毒、缺氧等情況累及生命健康的綜合征[2],使患兒窒息,而新生兒窒息,則是指嬰兒出生后,自身無法進行呼吸,或者呼吸抑制,從而產生低氧血癥、混合性酸中毒等癥狀,導致患兒死亡。有研究顯示,產婦患有妊娠高血壓,其子宮、胎盤血管出現痙攣、梗死癥狀,循環減少,胎兒慢性缺氧,最后出現窒息,而先兆子癇產婦,其宮內胎兒缺氧程度更嚴重,新生兒窒息率更高[3]。
羊水感染主要由于宮內胎兒缺氧導致,胎心變化則是評判胎兒是否正常的重要因素[4],初期缺氧,胎兒的胎心率加快,若減慢,則代表著胎兒宮內危險,需給予相應治療。為此,在妊娠期、分娩期對于胎兒窘迫的診斷,一般通過監測羊水變化、胎心情況來判定。本次研究中,胎兒窘迫存在新生兒窒息者共32例,無窘迫存在新生兒窒息者共28例,前者發生率為22.86%高于后者為3.68%,P<0.05這表明了,胎兒窘迫極易導致新生兒產生窒息情況,妊娠期,若發現胎心監護出現異常,及時給予治療干預。另外,在研究結果中,筆者發現新生兒窒息和胎心改變程度有著密切聯系,胎心率<80次/分,新生兒的窒息率最高,同時,臍帶原因導致新生兒窒息的幾率最高最高為43.33%,羊水原因其次為30.00%,該結果與劉銀學者在《圍生期高危因素與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研究與分析》[5]上的結論一致,參考有意義。
胎兒窘迫會導致新生兒窒息,臨床上可通過分析胎心率、羊水性狀,預防妊娠并發癥等手段,預先評估新生兒窒息發生的可能性,從而加強治療,降低窒息率。
參考文獻:
[1] 周麗娜. 胎兒窘迫與新生兒窒息的圍產期高危因素調查[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 4(23):97-98.
[2] 趙仙芝. 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圍產期高危因素分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1):201-202.
[3] 丁曉靜, 張玉秀, 王孝君,等. 圍生期高危因素對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21):5397-5400.
[4] 趙蔓. 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圍產期高危因素調查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6):3375-3377.
[5] 劉銀. 圍生期高危因素與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研究與分析[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7, 28(4):4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