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梅
【摘要】 目的: 研究孕期營養的改善和監測對高危妊娠結局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5年1月至2015年12年于我鎮建檔接受常規檢查的180例孕婦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不進行營養指導,觀察組接受營養改善和監測。觀察各類營養素的攝入和妊娠結局,統計對比所得結果。 結果: 觀察組孕婦按照推薦攝入量攝入營養素,未經指導的孕婦攝入量高于推薦量,兩組孕婦營養素的攝取除了鋅之外其他均有顯著差異(p<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孕婦從孕期到生產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糖尿病和高血壓)、分娩情況(早產或剖宮產)、新生兒體重情況(巨大兒或低體重兒)的統計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χ2=15.49,P< 0.05),且觀察組發生率更低。 結論: 孕期營養過剩或不足會使妊娠期間發生并發癥的幾率增大,影響妊娠結局,營養指導可改善高危妊娠結局,使母嬰安全。
【關鍵詞】 營養指導;孕期;高危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55-01
近年來,研究[1]發現合理的營養攝入對孕婦和胎兒甚至新生兒的發育有重要影響,普遍家庭缺乏對飲食多樣性重要性的了解。營養過剩造成的孕期體重增長過多是孕期并發癥糖尿病的因素之一,另外營養過剩還會造成新生兒體重過重(巨大兒出生體重> 3999G)而造成剖宮產的增加;營養缺乏會造成孕婦貧血或新生兒體重過低(低體重兒出生體重< 2500G)等高危妊娠結局。所以,營養過剩或缺乏不僅會影響胎兒健康,還會引起多種孕期并發癥。根據《中國營養膳食指南》合理的補充宏觀和微量營養素進行的系統孕期營養管理對孕婦及胎兒尤為重要。因此,本文探索孕期營養改善和監測對高危妊娠結局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5年12年于我鎮建檔接受常規檢查的180例圍產期孕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2~38,平均 (29.8±3.02) 歲;觀察組年齡22~38,平均 (28.6±4.64) 歲。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統計學上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孕婦及家屬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過產前檢查且檢查信息完整,孕28周內完成常規檢查。
排除標準:排除多胞胎孕婦,排除心肺等臟器功能障礙或患有腫瘤一級精神性疾病的孕婦。
1.2 治療方法
對兩組孕婦先進行營養攝取情況調查填寫問卷調查表,對照組只進行常規健康指導及飲食注意事項,不進行營養指導;觀察組孕婦在此基礎上實行孕期營養指導,根據《中國營養膳食指南》保證孕婦合理適當的營養攝入。制定營養方案進行營養監測。
1.3 觀察指標
分析營養素攝入情況,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孕婦的膳食攝入情況;記錄孕婦妊娠結局包括孕期營養相關并發癥(貧血、糖尿病、高血壓)、分娩情況(順產或剖腹產)、新生兒體重是否異常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5軟件處理數據,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營養素攝入情況比較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蛋白質(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0%-60%),另外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鋅等,在孕婦孕晚期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營養素的情況,孕晚期推薦攝入能量9.64MJ,蛋白質2300kcal,脂肪70g,鐵、鋅、鈣各35mg、16.5mg、1.2g。兩組孕婦營養素的攝取除了鋅之外其他均有顯著差異(p<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經過營養指導和監測的孕婦營養素按照推薦攝入量,未經指導的孕婦攝入量高于推薦量。
2.2 兩組孕婦并發癥及妊娠結局比較
在孕期到生產,追蹤記錄孕婦孕期發生糖尿病和高血壓情況、分娩早產(< 37周妊娠)或剖宮產情況、新生兒體重情況(出生體重> 3999g為巨大兒,出生體重< 2500g為低體重兒),統計兩組發生這種情況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5.49,P< 0.05),見表2。這些結果說明合理的膳食結構和營養素的攝入能降低孕婦不利妊娠率。
3 討論
女性妊娠這一特殊生理時期涉及的不只是本身從受孕到分娩前的個人健康和機理,對胎兒乃至出生后的健康發育都尤為重要。懷孕期間的飲食需求至關重要,攝入的營養要全面充足而且不能過量。但是大部分家庭以及孕婦本身缺乏相關知識,有人認為營養攝入的高對胎兒有益處,這會造成在未意識到的情況下懷孕期間有高血壓或肥胖癥等風險,這種情況會增加母親和胎兒的健康危機。綜合醫學技知識結合營養學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妊娠女性的營養指導和監測。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過營養指導的觀察組攝入的能量(10.02±0.21MJ)、蛋白質(2368±112.3kcal)、脂肪(73.52±3.54g)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差異(p< 0.05);除了鋅,攝入的鐵(40.22±0.32mg)和鈣(1.5±0.34g)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差異(p< 0.05);比較兩組孕婦并發癥及妊娠結局,觀察組發生糖尿病(1%)、高血壓(1%)、早產(0)、剖宮產(1%)、新生兒體重過重(1%)或過輕(0)的總情況(4%)也低于對照組(21%)。這些結果表明營養指導和監測對妊娠女性的健康以及分娩時間和方式、新生兒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微量元素的攝入非常重要[3],尤其在妊娠期間攝入不足或過量都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生理生化異常,甚至會造成畸胎甚至流產,也會引起孕婦生理異常等情況。女性最常見的微量營養素缺乏癥是鐵,維生素A,碘,葉酸和鋅。缺鐵會產生認知障礙,并且是孕期貧血的主要原因。維生素A缺乏癥(VAD)可導致視力受損(例如夜盲)和免疫功能障礙,并可能導致早產甚至嬰兒死亡。碘缺乏會影響精神功能,導致智商(IQ)7.4-15。受孕時葉酸缺乏可導致嬰兒神經管缺陷。鋅缺乏被認為是一種危險因素,對生存后代的生長,免疫和代謝狀態產生不利的長期影響[4]。
綜上所述,合理的營養膳食的攝入不僅可以減少孕期并發癥的發生,還可使高危妊娠結局發生率降低,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Brzezińska M, Kucharska A, Sińska B.Vegetarian diets in the nutrition of pregnant and breastfeeding women[J].Pol Merkur Lekarski. 2016 Apr;40(238):264-8.
[2] Harika R1, Faber M, Samuel F, Kimiywe J, Mulugeta A, Eilander A.Micronutrient Status and Dietary Intake of Iron, Vitamin A, Iodine, Folate and Zinc in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and Pregnant Women in Ethiopia, Kenya, Nigeria and South Afric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Data from 2005 to 2015[J].Nutrients. 2017 Oct 5;9(10).
[3] Harika, R.; et al. Are Low Intakes and Deficiencies in Iron, Vitamin A, Zinc, and Iodine of Public Health Concern in Ethiopian, Kenyan, Nigerian, and South Afric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ood Nutr. Bull. 2017, 38, 40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