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琪珩 崔妍 卜淑霞
【摘要】 目的: 探討延續性護理對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照顧者需求的滿足程度,并未積極開展延續性護理提供資料與信息。 方法: 選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對其主要照顧者進行結構性訪談,并采用質性研究的方法根據訪談結構進行分析整理。 結果: 通過針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主要照顧者進行訪談,總結了四個方面的觀點,分別有衛生資源需求、疾病知識需求、護理服務需求以及社會支持需求等方面。 結論: 為了迎合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主要照顧者在延續護理方面的需求,需要進一步強化社區、醫院聯合服務模式,加強社會相關領域的框架建設力度與支撐水平,切實提升衛生服務保障體系的作用與價值。
【關鍵詞】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照顧者;延續護理需求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83-01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變換以及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數目也在持續增加。一般來說,髖部骨折往往都與患者身體機能下降、骨質疏松等因素有關。出現髖部骨折,患者往往會生活無法自理,需要有人專門照顧,從而給家庭、社會都帶來了經濟方面的壓力,更是給自己帶來了嚴重的心理負擔。許多患者康復過程長、對于照顧者的依賴重,所以家屬無法繼續工作,需要肩負起照看患者的責任,從而給家庭帶來新的影響。根據相關資料調查結果來看,照顧者的照顧能力以及其需求是否能夠達到滿足,與患者的預后表現、康復速度都具有密切的聯系。在本次研究中,通過質性研究的方法對照顧者在延續性護理方面的需要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為進一步提升延續性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提供借鑒和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次研究利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對于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主要照顧者進行了約談,入選的標準有如下幾個方面:⑴是該時間段內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的主要照顧者。⑵需要具有清晰的判斷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⑶不存在認知障礙,沒有精神疾病歷史。⑷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在研究中樣本容量的資料可以重復出現,具體以觀點中呈現的內容為標準。在本次研究中共約談了20位訪談對象,其中女性有15人,占比75%,男性有5人,占比25%,分別對其文化水平、與患者的關系以及對象年齡等進行統計,其中子女占比為75%,配偶占比為25%,文化程度大學5%,高中25%,初中40%,小學30%。
1.2 方法
1.2.1 成立研究小組
根據質性研究的目標與要求成立研究小組,在查閱有關于老年髖部骨折病癥、照顧者康復護理等方面的文獻后,形成相應的訪談提綱,結合訪談的提綱進行提問、溝通等形式的訪談。
1.2.2 資料收集
利用深度訪談的方法獲取具體的資料,整個訪談過程錄音,要求患者照顧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訪談過程中要做到認真傾聽與觀察,并及時鼓勵對方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訪談時間為40min~50min。
1.2.3 資料分析
利用Colaizzi分析法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并對筆記、錄音進行比對,將反復出現的字詞進行提煉并形成觀點,在整個資料分析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照顧者的隱私以及患者隱私,并對觀點的出現率進行統計。
2 結果
通過對訪談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可以將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主要照顧者在延續護理方面的需要歸納為如下幾個主要方面:
2.1 衛生資源需求
在訪談中我們發現,照顧者對于延續護理最主要的需求就是患者出院后的資源可及性。實際上,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在手術后4d就基本可以出院,所以無論是換藥還是拆線都在出院以后進行。不過,本身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行動不便,所以行走必須要借助于擔架、輪椅,所以在本次調查中有80%的患者提到了出院后換藥、拆線等方面的困擾。在醫院排隊掛號周期過長、離家近的醫院沒法換藥等問題都直接影響到照顧者以及患者的生活質量。除此之外,有75%的照顧者提出自己單獨照顧患者,而患者本身無法離開人,所以去買藥、換藥都需要帶著患者一起去,導致困難重重,同時也增加了病癥加重的可能性。
2.2 疾病知識需求
2.2.1 護理知識
95%的照顧者提到了護理知識方面的需求。他們認為在患者出院后,許多注意事項都沒有交代清楚,家里沒有熟悉醫學常識的人,一些交代清楚的知識回到家就忘記了,很多時候患者翻身喊疼,照顧者就會手足無措,一點小事就要去醫院排隊等候,許多事情在家處理不了。
2.2.2 飲食知識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出院后,幾乎所有的飲食起居都由主要照顧者負責,這個階段90%的照顧者都意識到給患者營養支持的重要性,但是僅有25%的照顧者知道應該如何調整飲食,另外75%照顧者則是處于不完全熟悉以及不熟悉的狀態。許多照顧者在訪談中都提出了不清楚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哪些應該多吃等問題,對于飲食知識具有較高的需求。
2.2.3 基礎護理與疾病護理知識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在術后短時間內喪失自理能力,同時加上基礎疾病類型眾多,所以對于基礎護理的要求較高,許多專科方面的護理社區服務都難以實現,所以照顧者在這個方面也存在較高的護理要求。許多情況下不知道如何護理尿管、不知道如何處理尿失禁和壓瘡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效果。
2.2.4 并發癥處理知識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需要長期臥床,難免會出現一些可能存在的并發癥,護理不當會導致并發癥加重,比如說下肢靜脈血栓、壓瘡以及肺炎等等。作為照顧者,在并發癥護理方面的知識不足是導致患者出現上述并發癥的主要原因。
2.3 康復護理需求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康復訓練十分關鍵,照顧者對于患者的后續康復護理的內容、流程以及強度都具有知識需求。由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自理能力較差,所以對于照顧者的依賴性很強,所以很多時候照顧者都無暇顧及康復護理方面的需求,從而導致康復護理被擱置,影響了康復的效率,進入惡性循環。
2.4 社會支持需求
在本次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的照顧者都是患者的家屬,部分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有雇傭保姆照顧,相對較差的則由家屬交替照顧。在訪談中,60%的照顧者希望社區能夠建立康復中心,具有專業的康復機構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與護理,這樣他們也能夠放心。另外有30%的患者家庭困難,對于手術費用、后續護理的費用方面比較擔心,經濟壓力較大。
3 討論
3.1 強化社區服務,構建新型醫療模式
結合訪談結果來看,絕大多數的照顧者在出院后都采用居家護理的方式照顧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同時也提出了希望可以在社區內部找到專業組織進行康復護理,解決自己多方面的延續護理的需求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強化社區服務,通過社區-醫院聯合醫療的方式來構建新型的醫療模式,從而確保延續護理的有效性。目前,隨著社區康復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目前已經有相當比例的社區醫院具備了構建新型醫療模式的條件,作為醫院可以通過整合社區與醫院資源,定期開展延續護理服務等方式來為照顧者提供合理范圍內的延續護理,能夠有效緩解這部分家庭的壓力與負擔。
3.2 多種專業護理指導相結合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發現,老年髖部骨折手術后患者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康復周期,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多種基礎疾病同時存在的問題,作為普通照顧者,很難做到各個方面的康復知識、護理知識面面俱到,經常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結合這個特征,需要對照顧者進行持續的知識指導,或者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從而幫助照顧者減輕心理負擔。根據美國家庭照顧者延續護理支持的經驗來看,采用網絡平臺來進行專業護理指導配合線下服務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說定期對患者家庭進行回訪并宣教,或者在QQ、微信等網絡平臺上推廣延續護理的知識與技能,都可以很好的實現這個目的。
3.3 建立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術后康復周期長、對于照顧者的依賴性大,所以很多照顧者都需要面對經濟與體力等多個方面的壓力。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延續護理的支持也需要拓展到社會支持的層面上來,通過社會關懷以及家庭關懷的方式來緩解照顧者的壓力和負擔。比如我們可以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針對部分家庭經濟較為拮據的情況給予更多的經濟方面的支持,或者發展家庭護理上門服務、志愿者服務等方式,從而有效緩解經濟、心理等多方面的壓力,充分發揮社會保障體系的優勢與價值,提升延續護理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1] 張立元. 老年髖部骨折照顧者負擔、應對方式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8.
[2] 梁小芹,邵小珍,陶穎,胡薇,王琮.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照顧者延續護理需求的質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8,18(02):97-101.
[3] 鄭露晴,席明霞,覃琴,莫文娟,肖娜.全髖關節置換病人住院期間家庭照顧者照護需求的質性研究[J].全科護理,2017,15(28):3494-3495.
[4] 梁小芹,邵小珍.老年髖部骨折延續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07):485-487.
[5] 岳月娟,李愛瓊,陳紅濤,黃小紅.照顧者思維導圖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功能康復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7,32(02):81-84.
[6] 唐麗玫,王慧萍,王國芳,俞鳳彬.老年髖部骨折病人住院期間照顧者照顧負荷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15,29(26):3229-3233.
[7] 唐麗玫,王慧萍,王國芳,俞鳳彬.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家庭照顧者照顧負荷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6):1466-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