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要】 目的: 闡述電子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護理配合方法,觀察護理效果。 方法: 隨機分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加強術中護理配合。 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40.21±2.10)min、出血量(34.85±1.84)ml、住院時間(4.88±0.25)d、結石清除率100%、患者滿意度97.67%、復發率0、并發癥發生率2.33%。對照組手術時間(53.25±3.16)min、出血量(54.21±1.59)ml、住院時間(7.56±0.61)d、結石清除率88.37%、患者滿意度79.07%、復發率13.95%、并發癥發生率13.95%。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 結論: 電子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期間,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加強護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術效率,提高結石清除率,改善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 電子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腎結石
【中圖分類號】R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209-02
前言:腎結石為臨床常見的泌尿系統結石,行電子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可有效清除結石,且創傷小,復發率低。有研究指出,于術中加強護理配合,可進一步改善手術效果。本文于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腎結石患者中,隨機選取86例作為樣本,闡述了電子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的護理配合方法,觀察了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組,觀察組性別:男/女=23/20,年齡(47.49±13.20)歲。對照組性別:男/女=24/19,年齡(48.95±12.10)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以術前準備、體征監測等為主。觀察組加強術中護理配合,方法如下:(1)巡回護士護理配合: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應核對器械、物品是否齊全,判斷設備是否存在異常。為預防術中低體溫,應于術前對手術溫度進行調節,并預熱灌注液。患者入室后,護理人員應詳細核對其信息,并立即建立靜脈通路,協助麻醉醫生給予麻醉。麻醉后,應輔助患者擺放截石位,托腿架與手術床之間,應呈90°角。患者小腿需自然下垂,膝關節彎曲,床尾抬高20°~30°。為提高手術效率,護理人員應正確擺放鈥激光,開機后,應預熱10min。清除結石時,應根據結石大小,于5Hz~10Hz內,對功率進行調整。并自0.8~1.0J內,對激光參數進行調整。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應為患者擦拭身體,穿好衣物,蓋好被子,關閉儀器。(2)器械護士 護理配合: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協助術者進行消毒、鋪巾,妥善固定手術器械。遞送手術器械時,動作應快速、準確。碎石過程中,應采用生理鹽水沖洗。結石清除后,應遞送雙J管引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對比
觀察組手術時間(40.21±2.10)min、出血量(34.85±1.84)ml、住院時間(4.88±0.25)d,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結石清除率100%、患者滿意度97.67%、復發率0、并發癥發生率2.33%,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電子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期間,護理人員能否與麻醉醫生、術者良好的配合,對手術效果的影響較大[1]。為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提高結石清除率,本院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均加強了術中護理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手術期間,由巡回護士從信息核對、麻醉配合、體位擺放、環境干預、參數調整等方面出發,對患者進行護理,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確保手術能夠順利完成。由器械護士從消毒、鋪巾、器械傳遞等方面,與術者配合,對患者進行護理,同樣可達到提高術者操作效率的目的,對術中損傷的減小,以及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降低,具有重要價值[2]。本文研究發現,實施上述護理配合措施后,患者手術時間(40.21±2.10)min、出血量(34.85±1.84)ml、住院時間(4.88±0.25)d、結石清除率100%、患者滿意度97.67%、復發率0、并發癥發生率2.33%,與實施常規護理相比,手術效率及安全性更高,優勢顯著(P<0.05)。
綜上所述,電子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期間,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加強護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術效率,提高結石清除率,改善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詹婷,張麗.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孤立腎腎結石的臨床效果及圍手術期的護理分析[J].當代醫學,2019,16(06):175-177.
[2] 李春梅.圍術期護理干預在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泌尿結石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15):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