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鳳
摘 要:我國是世界上對槍支管理極為嚴格的國家之一,嚴格禁止私人擁有各類槍支甚至是仿真槍。美國是世界上少數的幾個允許私人合法擁有槍支的國家之一,只要符合一定的程序即可購買到各類槍支。美國的槍支文化根植于其歷史,槍支助力早期移民在新大陸扎穩腳跟,促進獨立后的美國的開疆拓土。《權力法案》保障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力,讓持槍合法化有了憲法依據。美國持槍合法化讓“人人平等”“人人自衛”減少恃強凌弱事件的發生,但槍支的巨大殺傷力和頻發的槍擊案也讓“人人自危”。本研究有助于讀者了解美國槍擊事件背后深層次的文化因素,幫助讀者辯證地看待中國和美國不同的槍支政策。
關鍵詞:跨文化;美國;槍支文化;持槍合法化
中國是世界上槍支對管理極為嚴格的國家之一,嚴格禁止私人擁有各類槍支甚至是仿真槍。中國實施嚴格的槍支管控政策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國的人口密度大,任何一起暴力事件都可能對密集的人群產生巨大影響。如果槍支被不法分子利用,社會治安將變得很難管理,人們的人生安全遭到嚴重的威脅。其次,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發生矛盾、糾紛、沖突、爭吵、斗毆等爭端。依靠赤手空拳地解決這些爭端所產生的危害相對較少,而一旦升到槍支暴力后果不堪設想。可見,中國對槍支進行嚴格的管控是保障社會安定,維護人身安全的需要。美國是世界上少數的幾個允許私人合法擁有槍支的國家之一,只要符合一定的程序即可購買到各類槍支。美國時間2017年10月1日晚,2.2萬人正在拉斯維加斯的某音樂節上狂歡,64歲的斯蒂芬·帕多克從其所住的酒店32層房間對著音樂節現場一陣掃射,導致58人死亡,546受傷。警方在嫌疑人斯蒂芬·帕多克所住酒店房間中發現23把槍,在他內華達的家中發現了19把槍,共計42把槍[1]。此事件成為美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槍擊案。從上述兩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出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對于槍支管控截然相反的態度。美國人類學家克萊德·克拉克洪(Clyde·Kluckhohn)最早提出顯性文化和隱形文化理論。有學者把文化比作冰山,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它的小部分,而我們沒有看到的卻是大部分。服裝、語言、禮儀、音樂、飲食、文學等是浮出水面可見的文化,而觀點、態度、習俗、信仰、價值觀等是暗藏于水下不可見的文化。從顯性文化層面看,中國嚴格的槍支管理和美國寬松的槍支政策是基于兩國不同的法律制度。然而這一文化現象背后卻蘊含著歷史傳統、社會環境、自由權利、私有財產、人員素質等多方面的隱形文化因素。下文從美國持槍合法化的歷史背景、憲法保障兩個方面探尋美國槍支文化。
一 、歷史淵源:槍支助力美國獨立和富強
美國人持槍有著由來已久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其宗主國——英國。1181年,當時的英國國王要求人民購買武器保衛國家。后來,這個傳統隨著“五月花”號一起到了美國。最早乘坐“五月花”號踏上美洲大陸的清教徒們面臨的是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他們不僅要面對雜草叢生、荒無人煙的新大陸,還要面臨兇猛野獸和野蠻土著的攻擊。槍支成為他們開墾荒地、驅趕野獸和掠奪資源的重要工具。
除了越來越多的英國人移民到北美,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也加入爭奪北美殖民地的廝殺和斗爭中。為了爭奪殖民地,各英屬殖民當局紛紛頒布法令建立民兵組織,要求人民必須持有或攜帶槍支,有的甚至對于沒有槍支的居民加以處罰[2]。民兵制度和槍支持有制讓英國殖民者在北美殖民爭奪中占據有利地位,不過,也是這種制度讓英國失去了北美殖民地。
隨著英國不斷加重對北美殖民地的稅收,兩者矛盾不斷激化,最后萊克星頓的一聲槍響,開啟美國獨立戰爭。與英國正規軍相對抗的是一支民兵隊伍。如果沒有業已形成民兵制度和槍支傳統,北美殖民地人民對強大的英國正規軍是毫無抵抗力的。
獨立后的美國借助強有力的槍支武裝,開疆拓土,把美國的領土從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狹長地帶沿岸延伸至太平洋。在1846年至1848年的美墨戰爭中,美國從墨西哥手中奪取了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美國從西班牙手中獲得波多黎各島、西印度群島中的其它島嶼以及馬里亞納群島中的關島。
1861年至1865年美國南北內戰期間,為了增強各自的戰斗力,北方聯邦軍和南方聯盟軍都大規模征軍事人員。南方聯盟軍征召18至35歲的男子入伍,而北方聯邦軍則(不限年齡)面向全國征召軍事人員[3]。這些從軍者不僅在實戰中熟練使用槍支,還在內戰結束后把槍支帶回了家。這樣,美國槍支的普及程度大大增加。
內戰期間,林肯頒布了一項重大文件《宅地法》。法案規定,成年美國公民只需交納10美元的登記費就可以在西部獲得160英畝的土地,耕種五年后就能夠擁有這片土地的產權。該法案點燃了人們開發西部的巨大熱情,數以萬計的東部居民向美國西部遷移,史稱“西進運動”。西進運動中,東部來的移民使用槍支驅趕野獸,以及應對和印第安人的沖突,槍支的重要性又一次凸顯。
總之,在美國早期的歷史進程,槍支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槍支幫助美國先民在新大陸站穩腳,隨后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國家獨立。獨立之后,槍支促進美國開拓疆土、維護國家統一,以及促進西部大開發。在一次次重大歷史事件中,槍支發揮著重要作用,讓美國變得更加強大,這就奠定了美國槍支文化的堅實基礎。
二、憲法保障:持槍權體現自由和人權
在美國獲得獨立之前到達這片新大陸的早期移民主要來自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4]。他們中有的是為了逃避宗教迫害,有的是因為不滿封建專制統治,也有的是為了尋找新的機遇而離開故土到達一個完全未知的世界。可見,比起其他歐洲人,這些美國早期先民更具自由、民主、共和的思想,以及開拓和冒險的精神。
這些早期先民中很大一部分深受佛羅倫薩政治思想和英國的自由意志論思想影響。佛羅倫薩政治思想強調:首先,武器和一系列公民的民權是密不可分的,剝奪一些人擁有武器的權利而允許另一些人擁有武器,這是令人難以忍受的,是對自由的否定;其次,只有擁有武器,公民才能自衛、狩獵、保護國家免收外敵入侵,督促統治者的誠實;再次,人民擁有武器是民主國家區別于君主專制國家的本質特征。在君主專制國家里,君主通過解除人民的武器以防止人民起義、反抗來推翻政府,而在民主制國家里,人民大眾可以擁有武器來反抗一個暴政的政府。
英國的自由意志論思想家擴大了佛羅倫薩政治思想的含義, 并使之適應了新的環境[5]。自由意志論思想認為:其一,人民廣泛擁有武器是共和制國家的基礎。該觀點認為,自由國家只有在其公民能夠使用武器的情況下才能保證良好的道德。其二,擁有武器是獲得權利和自由的象征。該觀點認為,統治者的權力必須時刻受到約束,人民必須有權擁有武器,否則就會失去自由。
上述思想由早期移民帶入美洲,在新大陸的特殊環境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美國人自己的共和主義思想。也是受這些思想的影響,美國在制定憲法時充分考慮自由、民主、人權的精神。
《1787年憲法》是美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當時法律條款中卻沒有保障公民人身自由的條款,沒有體現自由、民主、人權的精神。因此,該憲法草案在提交各州批準時,遭到了部分州的反對,其中的六個州在批準憲法時提出了一個附帶條件即,憲法必須補充一個權利法案。對此,支持憲法草案的美國聯邦黨人保證將會在第一屆國會時加入權利法案。這樣,美國聯邦憲法的前十條憲法修正案于1791年形成,這就是對后世影響深遠的《人權法案》。該法案的第二條明確規定:“紀律嚴明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因此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該條款位于修正案的第二條,列于居住自由、人身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條款之前,可見當時的美國人對于持槍權力的重視。
美國憲法保障人民合法持槍的權利主要基于這個理念:人民持有武器是防止政府走向專制、腐敗的最佳方法。當也就是說,如果遇到獨裁和暴政的政府,人民有自己的武裝去推翻它,這就給政府以約束和扼制。該條修正案以憲法的形式肯定了槍支在美國進程中的意義,并確定了美國的民主和自由需要全體美國人民用武器來捍衛的法律保障[6]。
結語
文化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和地域性。美國獨特的槍支文化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從清教徒剛踏上美洲這片土地到美國的西進運動,美國人都依賴著槍支開創未來、實現夢想。美國賦予人民合法擁有槍支的權力,體現美國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理念。也是基于這些價值理念,美國人民充分發揮自主性、創造性,共同把美國建設成一個世界超級大國。美國人持槍合法化的好處是讓“人人自衛”“人人平等”,減少恃強凌弱的事情發生;而其弊端也十分明顯,每一年數以萬計的美國民眾死于槍口下,上至總統下至平民百姓都“人人自危”。拉斯維加斯的槍擊事件又一次讓我們看到美國用“鮮血”捍衛的“自由”。
[參考文獻]
[1] CBSNews. More details revealed about Las Vegas shooter's arsenal of weapons[DB/OL].https://www.cbsnews.com/news/more-details-revealed-about-las-vegas-shooters-arsenal-of-weapons,2017-10-04.
[2] 穆秀麗.從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看美國槍支問題[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62-64.
[3] 余小文.美國槍支文化初探[D] .昆明:云南大學,2004.
[4] 王恩銘.英語國家概況[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5] 劉衛井.關于美國槍支問題的歷史考察[J].世界歷史.2001,(2):42-49.
[6] Shaman, Jeffrey.After Heller: What Now for the Second Amendment[J].Santa Clara Law Review,2014(01):12-13.
(作者單位:賀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西 賀州 54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