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慷
摘 要: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對高職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渠道,社會在不斷的發展,高職院校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不斷地探索并創新思政教育的方式。而藝術教育不僅有促進德育的功效,也有美育的作用,高職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把其與與思政教育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促進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教育;思政教育;有機融合
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現代社會是一個需要多樣化文化及多元化藝術人才的時代,藝術教育是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及綜合素質的途徑。加強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不僅有利于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保障我國在國際中的競爭力,具有深遠的影響及意義。
一、 藝術教育對高職學生發展的意義
從現代時代發展的現狀來看,藝術教育對于大學生的發展作用也不僅僅局限在單一的某一方面,結合當前中國素質教育的背景來看,藝術教育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 有利于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
不同于其他的學科,藝術教育對于德育的效能還非常大的,結合當前素質教育的大環境進行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藝術教育中的德育作用是十分濃厚的。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藝術教育有著一定的德育教育輔助性,可以以美導善。”為何這樣說呢?首先我們可以認為這是由藝術的本質所決定的,藝術的本質就是追求美,其本身就是極具思想性的,感染力也十分的強大。但是與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是,藝術教育主要是以學生在學習藝術過程中所積累的情感作為主要的導向目標,其發揮的德育效果遠遠比正面、傳統的德育課堂更加高效。例如,我國藝術大師黃澤金名畫就通過其名畫《和諧中國》,展示我國基本國情以外,也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等。任何的藝術都可以體現一種思想,學生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也可以樹立其自身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可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及道德修養。
(二)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專業素養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要向學生傳授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及相關技能,還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這才能真正的達到教育的最終教育目標。社會在快速的發展,我國社會也需要大量的高專業素質的人才,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為了迎合當下我國快速發展的國情。所謂的專業素養就是要強調培養學生的悟性及靈性,因此藝術教育可以通過其存在的特殊性去達到這樣的教育目的,學生可以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去獲得相關的靈感,在獲得藝術感知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
(三)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造力往往存在與豐富的聯想活動中,而創造力的塑造及提升是需要建立在豐富的聯想之上的。美好的事物是可以激發人們產生豐富的想象力的,藝術教育的教育功能就是體現在美育方面的,是為了追求美的本質,這是其他學科或者是其他專業所不能達到也無法進行替代的。學生在接受藝術教育的時候,其思維活躍程度是十分可觀的,這樣的過程極其有利于學生去發展自身的藝術思維,促進學生發現新的事物特點及規律。學生在發展自身思維的同時,在體會藝術美的同時也可以使自身的智慧得到相應的開發及啟迪。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藝術教育的開展可以極大程度的塑造高職生的創新意識。
(四) 促進高職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目前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高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高職生中有接近九成的學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不管是來自學習壓力還是人際方面的影響,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這樣的背景也使得藝術教育的特點更加的明顯。俗話說心靈的體操就是藝術,學生在進行藝術教育的同時可以盡情的感知藝術的美好,這樣的氛圍可以促進學生擺脫低落、消極的心理負擔。長期受到藝術教育的學生還可以改變消極的心理狀態,更加陽光積極地去面對生活,面對學習。
二、 高職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的相關策略
(一) 建立以生為本的育人觀念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化及發展,新時代要求各高校要以素質教育為基本理念,堅持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理念。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塑造學生的個性化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迎合素質教育發展的需求。當代素質教育最核心的環節就是藝術教育,因此不管是高職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要充分的意識到藝術教育的德育價值,創建出符合高職學生成長發展的藝術教育模式,要充分的意識到并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此外,教師還要為學生創建彼此之間交流溝通的平臺,要根據學生主體之間的不同差異,并根據這樣的差異制定出專業化、個性化的培養模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教育中獲得自由的發展,這就是當前藝術教育的重要任務。
(二) 革新教學模式,提升教育質量
傳統的單一教學方法往往會使得藝術教育的課堂顯得十分的煩悶枯燥,但是我們又知道藝術本身是很富有魅力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手段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的負面情緒,也會進一步削弱藝術教育的德育功能,不利于學生發展自我。因此,教師在進行藝術教育的時候,教師應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通過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培養學生在藝術學習中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閱讀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運用新穎獨特的藝術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藝術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起著引導的作用,而教師自身的藝術專業水平對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和學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教師自身無法深入理解藝術思想,就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從另一個角度看,素質教育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全面的培養,這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培養具有優秀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教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拓寬自己的藝術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藝術視野,提高自己的藝術專業素養。對此,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美術教師培訓交流活動,為教師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提高美術教育教師的整體水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四) 重視校園藝術文化建設工作
藝術文化是校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學校文化必須重視藝術文化的建設。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也可以從硬件環境加強藝術環境的建設。例如,在教學樓內設立美術館等藝術活動場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藝術教育氛圍。通過這種隱性藝術教育資源,學生可以在充滿美的藝術環境中獲得良好的藝術感知,培養自己的藝術情感。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藝術教育作為我國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使他們樹立良好的職業素質。因此高職院校只有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的藝術教育,才能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成長和發展,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
[參考文獻]
[1]鄭銘. 課程思政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融合的幾點思考[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7).
[2]林志香.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藝術改革研究[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6(2).
(作者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