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摘 要:隨著經濟的增長,旅游成為人們推崇的一項休閑活動,旅游熱的興起使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問題受到廣泛的關注。我國以政府為主導配置旅游資源的現狀,要求必須對旅游資源開發中的地方政府行為進行探究。本文依據新公共管理理論和可持續發展理論,分析總結了旅游資源保護開發的現狀以及地方政府在資源保護與開發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地方政府合理利用旅游資源的建議,以期有效實現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
關鍵詞: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地方政府行為
旅游業和旅游產業鏈的日趨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和就業。在大多數城市,旅游業的財政收入比重較大,受利益驅使,使得旅游資源開發無節制且遭到嚴重破壞。而我國目前是政府主導型旅游發展戰略,只依靠政策法規等強制性行政職能手段并不能有效治理,應把政府由規制者向協調者過渡,在市場規律的引導下,提供公共性服務、產業扶持政策和相關產業協調以及環境保障等服務性職能[1]。本文在新公共管理理論和可持續發展理論下,分析地方政府在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中的問題,探究地方政府如何選擇合理手段更好地保護開發旅游資源使其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
1.我國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現狀
目前,中國的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現狀如下:
(1)旅游資源的開發違背自然規律,開發力度大且管理松懈。眾所周知,資源是極其脆弱且多數不可再生,許多旅游資源是在自然規律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在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中,我們必須遵守自然規律。同時,由于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管理人員素質差,工作態度不端正,給景區發展帶來了諸多隱患;過度開發也導致環境的污染,從而引起旅游資源的損害和浪費,更嚴重的會致使旅游資源枯竭或消失[2]。
(2)旅游資源的開發向城市化、人工化傾斜,呈現出商業化趨勢。游客旅游是為了感受美麗風光和奇特文化,使身心放松、陶冶精神。但開發商為了盈利,在規劃設計時破壞景點原有構造,使得現代化設施與當地旅游景點結合突兀,破壞了旅游資源。旅游景點是大自然賜予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加以保護。但目前在景點隨處可見私人攤販,且價格高昂,商業化嚴重。桂林陽朔山水被贊“桂林山水甲天下”,淳樸的民風和優美的風光是景區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如今卻被形形色色的酒吧和紀念品商店包圍,失去了旅游資源存在的價值。
2.地方政府在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中出現的問題
(1)缺乏對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的監督
目前各式各樣的旅游項目層出不窮,旅游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漸重要,不僅為地方政府帶來巨大收益,也提升了在全國乃至全社會的影響力。地方政府往往將旅游資源的經營權出讓。而當企業接手管理景區各項事務的時候,就出現了過度開發等問題,致使生態環境容量達到極限,無法平衡旅游資源。地方政府在監管方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認為只要企業開發旅游資源能夠帶動地方經濟,就不去制止破壞旅游資源的行為,使得開發投資者產生一種有恃無恐的投機心理[3]。
(2)地方政府決策能力不足
有些地方政府沒有重視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在招聘工作人員時門檻低,無統一標準,使得一部分人員缺乏相應的知識和素質,往往不能做出合適的決策;同時地方政府對管理人員缺少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導致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中的種種不當行為,如重復建設及無特色的模仿發展等;最后,沒有積極動員公眾參與決策也是決策出現失誤的一個重要原因[4]。
(3)多部門管理,權責不明
旅游資源按性質不同歸于不同的政府部門,管理起來非常復雜。而一個景區又有很多頭銜,既是風景名勝區又是地質公園,那么就需要建設部門、國土資源部門等一起管理,造成職能的交叉和重復。同時每個部門都有各自需要遵守的制度規范和管理方法,無法協調統一管理,致使旅游資源的管理出現缺陷,管理人員和資源也會出現浪費。出現問題時,各職能部門互相推諉,監管部門無法明確各個部門的責任,就無法對其處罰。
3.地方政府有效參與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的途徑
(1)建立完整的監督管理機制
地方政府應實施旅游資源保護目標責任制,根據國家制訂的環境質量管理標準,建立靈活的旅游資源保護目標責任制指標體系,依據目前的政策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的認識,地方政府還要大力發揮監察管理和紀檢監察執法職能,制定出嚴格的制度規范,有效預防盲目開發的現象。
在監督旅游服務質量方面,地方政府要嚴格執行旅游服務質量標準,規范旅游企業經營服務行為,對非法行為進行嚴懲;在監管旅游信息方面,加強對旅游企業各種銷售宣傳資料和經營資格證書的監督,嚴格查處虛假廣告等其他違法活動,將旅游公司的信息進行公開,加大監督頻率,保證旅游市場信息的實時準確;在監管旅游價格方面,地方政府應參照旅游業的價格標準制定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價格標準,減少旅游業不公平的價格競爭,形成良性循環[5]。
(2)加強公民參與,提高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績效
地方政府應該積極引導公民參與決策。進行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波及地區較多,投入資金較多,社會影響也較大,這時候如果地方政府的決策出現了失誤,后果不堪設想。而接受公民的意見和監督,信息公開透明,同時加強對政府人員的培訓,提高決策能力,可以規范開發旅游資源,杜絕資源浪費。要提高地方政府管理和運行能力,加強政府領導和支持力度。基層領導要以身作則,主動參與旅游服務工作,提高公眾保護意識。同時開展區域聯合營銷,旅游資源豐富與匱乏的地區相結合,合理設計旅游宣傳方案,帶動資源匱乏地區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3)加大部門合作,采用網絡化管理模式
目前,在旅游資源的管理中,由于人員配置不合理和分工不明確,出現多個部門同管一個事務或者事務無人管理的現象。鑒于旅游資源的稀缺性、景區管理的復雜性等問題,地方政府應組建由環保、國土、旅游、林業、公安等部門整合成的的旅游資源保護發展委員會[6]。相關部門應遵從市場規律,調整行政職能手段,明確權責,促進合作。同時可采取網絡化手段進行管理。地方政府可通過微博和微信平臺,實時發布相關新聞、項目投資、景區宣傳等,群眾也可通過平臺向政府反饋自己的意見,參與旅游管理事務討論,形成政府、媒體、民眾網格化治理模式。
4.總結
資源短缺已成為目前最嚴峻的問題,研究如何有效開發和保護旅游資源十分重要。實現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必須提高地方政府的組織協調能力,制定嚴肅的法律法規,提升人員素質并積極開展各項專項治理活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同時還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監督,實現旅游資源的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增加旅游環境的承載力。
[參考文獻]
[1]李偉.旅游資源保護性開發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西北大學,2013.
[2]甘枝茂.旅游資源概論[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
[3]黎民.公共管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胡志毅,張兆干.社區參與和旅游業可持續發展[J].人文地理,2002(02):38-41.
[5]劉燕華.中國資源環境形勢與可持續發展[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6]陳福義,范保寧.中國旅游資源學[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
[7]劉春蓮.我國當前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6(05):114-116.
[8]陳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9]楊文琪.休閑時代生態旅游的政府管理模式芻議[J].北方經濟,2010(02):17-18.
[10]吳國清.旅游資源開發與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河海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