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佳
摘 要:當前,國有企業正處于改革轉型的關鍵期,面對新形勢與新任務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團建工作對助推國企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以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將黨的各項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到團組織建設工作中,根據黨的方針路線制定企業改革發展戰略。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團跟黨走,通過制度約束黨團工作,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各項政治優勢,提升國有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同時將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與組織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本文對現階段國有企業黨建、團建工作現狀進行分析,針對性的提出加強與改進途徑。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帶團建;加強與改進;途徑
前言:
當前,國有企業正處于改革轉型攻堅期。面對新形勢與新任務,堅持并加強黨建、團建工作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與獨特優勢,更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黨建、團建工作是新時期我黨的政治理論建設與現代國有企業管理文化的創新結合,同時也是現代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的重大創新與實踐。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社會與經濟技術的重要基礎,為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加強黨建、團建工作是新時期國有企業鞏固黨的核心領導地位的重要力量源泉,國有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黨的政治建設,否則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就失去其“根”與“魂”。國有企業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的經濟元素,加強黨建工作、以黨建帶團建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助推國有企業改革與創新發展的根本,將黨建、團建之根扎的更深,有助于將黨建、團建的政治功效轉化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凝聚力與創造力。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應做到企業經濟發展與黨建、團建工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有效化解現階段國有企業黨建、團建工作弱化、虛化和邊緣化的問題,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切實維護好國有企業利益與職工的根本權益;以黨的政治優勢引領和帶動國有企業的發展。
一、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加強黨建、團建的工作的意義
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先進生產力、先進企業文化和先進企業制度的重要代表,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引領國民經濟的發展重任,同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柱。改革開放以來,受全球經濟的影響在部分國有企業中,黨建和團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部文化、經濟的影響存在淡化、弱化和、邊緣化等問題,尤其是黨建工作流于形式,基層黨組織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教育,特別是企業改革轉型的動蕩期致使部分國有企業的黨員干部和職工政治立場不堅定、缺乏理想信念,企業的發展只片面的追求“重經濟輕黨建”。
長期以來以黨建帶團建、團建服務黨建,黨團建設共同飛躍是構筑國有企業與廣大黨員、團員間相互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將黨團建設與企業的經營發展緊密聯系,同時也促進國企與職工、黨員干部與職工間的相互交流,以黨的政治理論建設引領國有企業的改革轉型新發展。隨著社會與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國有企業的黨建、團建工作在改革的歷程中不斷摸索與前進,為國有企業的改革轉型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幫助,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下行壓力逐步加大,國有企業經營現狀不容樂觀,痛定思痛,我們應清晰的認識到企業在開展黨建、團建工作中的不足,加強并創新國有企業黨團建設工作,優化體制改革。正確認識到加強黨建、團建工作的重要性。以黨的先進理論引領國有企業與社會經濟共同發展進步,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國有企業經營與管理模式。
二、當前,國有企業黨團建設工作的環境變化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國有企業的經濟管理和發展模式。有傳統的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模式,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產業結構也隨著時代發展需要調整。國有企業打破傳統大鍋飯、鐵飯碗的思想,為企業的發展擁有了更多的主動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企業的生產規模、技術和效率大幅提升。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和綜合素質也從以往學歷低,墨守成規,缺乏創新意識上發生質變。更高的精神與物質需求,也使企業職工的思想更加活躍,交流更加順暢,促進職工彼此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三、國有企業黨建、團建的工作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片面“重經濟輕黨建”,部分國有企業黨團建設工作流于形式,未與企業的經營發展緊密聯合在一起,存在兩張皮現象,國有企業未從戰略高度對企業底黨建、團建工作統籌規劃。黨員干部思想意識松懈、政治立場動搖,沒有充分認識到黨建、團建工作在引領國有企業政治生態環境建設、思想意識轉變的重要性。黨建、團建工作作為國有企業管理文化的重要政治優勢,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黨的核心領導地位和黨建工作的在一定程度上的淡化和弱化,也從根本上動搖黨對國有企業政治核心地位。部分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政治意識淡化、過分強調個人領導權威,也嚴重損害企業和職工的基本權益。企業信譽存在危機,給職工帶來不了安全感,忽視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導致企業“根”不興,“魂”不附,最終被市場大浪淘沙蕩滌而去。
四、加強與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團建工作的途徑
(一)凝心聚力
現代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綜合體現與價值體現,國有企業的文化理念,是黨建、團建工作與企業管理文化的實踐與融合,加強黨團建設可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實現國有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布局發展戰略
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加強黨團建設更是體現出黨、國家和國有企業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意志和精神。加強黨團建設工作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宗旨,在國企改革發展歷程中不斷優化管理模式,推進國有企業管理機制的科學化、民主化和規范化。
(三)體現核心價值
黨團建設工作應緊密圍繞國有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引導思想意識的發展,服務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使黨團建設工作和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同頻共振,與企業管理文化、發展戰略高度融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抓源頭,抓思想,以點帶面推動企業轉型發展,架起企業與團員青年溝通的橋梁。發揮黨團組織的核心作用,將職工和企業緊密聯系,充分發揮基層黨、團組織在國有企業生產一線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四)規范建章立制
無規矩不成方圓,科學的規章制度是激勵和約束企業職工行為的基礎。黨建、團建工作作為現代國有企業的人文關懷的體現,更應提高制度建設使之規范化、程序化,將規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將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制度建立和黨建、團建工作相結合,建章立制構建科學完善的組織領導機構。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企業企業應正是黨建、團建工作在國有企業改革轉型發展中的特殊作用,與時俱進,加強并創新國有企業的黨建、團建工作。通過黨團建設鞏固黨在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核心地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建帶團建 、團建服務黨建、黨團建設共同發展,加強黨團組織與廣大團員青年的溝通與交流,以黨的政治理論引領職工的思想意識發展,培養職工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結合黨的政治理論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圍繞職工滿意度,創新人文黨建,發揮黨團建設工作的核心價值,充分體現國有企業“為企業謀長遠,為職工謀福祉”的價值觀,不斷將國有企業的黨建之“根”扎得更深。
[參考文獻]
[1]溫鵬舉.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新思考[J]. 經營管理者, 2013(32):312-312.
[2]廖琳. 關于國有企業“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思考[J]. 求實, 2004(s1):62-63.
[3]胡欣宇. 關于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思考[J].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16(8):37-38.
(作者單位:西山煤電(集團)公司環保綠化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