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翔
數據機房作為數字檔案館系統主要設備的運行場所已擔負著重要保障任務,并且在不久的將來數據機房也將成為承載智慧檔案館系統平臺的核心部位,繼續發揮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在當前檔案信息化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單位結合現階段爭創“國家示范數字檔案館”的工作目標,并兼顧考慮未來智慧檔案館系統的發展需求,如何對新館數據機房做到科學規劃、合理設計、長遠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數據機房宜選址在檔案館較低樓層,館舍建筑中的二、三層為宜。這主要是出于設備運輸、管線鋪設、雷電感應、結構載荷、空調安裝、日常維護等諸多因素的綜合考慮。當數據機房位于建筑物二、三層時,該建筑物承重結構載荷設計成本相對較低、設備的運輸、安裝、維護成本較低,受到因雷擊建筑物引起電磁感應的影響較小。另外,盡量避免將數據機房設置于一樓,這樣雖然也滿足上述幾個方面的選址條件,但是也會帶來以下三個問題,一是人員出入較雜容易帶來數據機房被盜泄密問題;二是容易因蟲鼠進入數據機房造成設備故障;三是汛期容易因水患引發數據機房設備故障。
數據機房宜選址在檔案館背陰面,易于維持數據機房內部環境穩定。數據機房內部各類設備長期開機不間斷運行,自身發熱量較大(耗電量中約97%都轉化為熱量),為了降低數據機房制冷系統功耗,達到節能降費的目的,同時延長各類設備使用壽命,保障系統穩定性及數據可靠性,應首選檔案館背陰面設立數據機房,通過減少日照強度及時長,降低外界環境顯熱量對數據機房內部溫濕度造成波動的影響。在背陰面選址的同時還應關注建筑物外墻構件的保溫性能,確保在最冷的冬季時節,數據機房圍護結構內墻壁溫度高于露點溫度,避免墻壁出現結露情況。
數據機房選址要避開水路管線區域,徹底消除水患威脅。由于數據機房屬于電路系統集中的特定區域,一旦漏水容易引起設備用電短路,輕則造成設備宕機、業務系統中斷,重則造成設備故障、存儲數據損壞,對數字檔案館系統構成嚴重威脅。所以應評估數據機房選址受到周邊用水區域的影響程度,尤其是要嚴禁各類水路管線經過數據機房上方。
數據機房內部一般劃分為主機房、輔助區、支持區等功能區域,各功能區域根據自身業務功能定位不同,有著不同的設計要求,這主要體現在網絡資源分配、供電系統設計,空調冷量調配等諸多方面。通過合理劃分功能區域,可以有效降低因主機房設備過于集中部署引發潛在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
主機房的使用面積應根據電子信息設備的數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確定,并應預留今后業務發展需要的使用面積。一般來講主機房的使用面積可按下式確定:
式中A——主機房的使用面積(m2);S——單臺機柜、大型電子信息設備和列頭柜等設備占用面積,可取2.0~4.0(m2/臺);N——主機房內所有機柜、大型電子信息設備和列頭柜等設備的總臺數。
通常主機房機柜內的設備采用前進風/后出風冷卻方式,如果機柜自身結構未采用封閉散熱通道方式時,機柜的布置宜采用面對面、背對背方式。同時主機房內通道與設備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1)用于搬運設備的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5m;
(2)面對面布置的機柜正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2m;
(3)背對背布置的機柜背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0.8m;
(4)當需要在機柜側面和后面維修測試時,機柜與機柜、機柜與墻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0m;
輔助區和支持區的面積之和通常為主機房面積的1.5倍~2.5倍。
檔案館數據機房供電電源可參照一級負荷考慮。數據機房內部用電一般可以分為核心設備用電、輔助系統用電和照明用電。核心設備一般是指服務器、存儲器、實時備份系統、網絡交換及安全防護設備等。此類設備對系統穩定運行、數據安全存儲起到重要承載和防護作用,對供電系統的可靠性要求最高,因此做配電系統初始設計規劃時應重點關注。輔助系統主要指精密空調、數據機房新風、環境監控等支持系統。照明用電包括數據機房日常照明,應急照明、疏散路線指示燈、緊急出口指示燈等。
主機房核心設備應采用不間斷電源系統進行供電,確定不間斷電源系統基本容量時應留有余量,確保檔案館數據機房能夠后續擴展設備。一般來說,不間斷電源系統的基本容量可按下式計算:
E——不間斷電源系統的基本容量(不包含備份不間斷電源系統設備)(kW/kVA);P——電子信息設備的計算負荷(kW/kVA)。
在實際工作中,隨著近些年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建議各單位應根據本館近階段信息化發展趨勢,相對留有較大余量,可參照E=1.5P執行,這樣在不間斷電源系統設備生命周期內既能避免因預留余量過大造成初始投入浪費,又能避免后期設備增加過快,造成預留余量不足的被動局面。
數據機房應做到雙路電網供電,確保主機房設備能夠不間斷運行,從而保證業務系統穩定性和電子檔案數據的可靠性。這里需要明確指出,雙路電網供電是指由分屬于不同市政變電站的電網供電,或者一路市政電路、一路后備柴油機供電,而不是理解成由檔案館內部單一電網提供雙路供電。在《國家檔案局辦公室關于印發〈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辦法〉的通知》(檔辦發[2014]6號)中,也對主機房供電系統應采用雙路供電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各檔案館數據機房應按照通知要求落實雙路供電要求。
新館數據機房規劃設計之初應考慮同步配套建設電磁屏蔽機房,這主要是基于三點原因考慮,一是今后檔案館有可能因業務原因接入政務專網,需要提前做好政務專網落地對接準備工作;二是檔案館因業務原因接收并存有各類涉密檔案,按照規定應對館藏涉密電子檔案數據進行單獨存儲管理;三是電磁屏蔽機房的前期配套建設比后期改造建設難度低、易實施。電磁屏蔽機房結構形式可分為可拆卸式和焊接式,可拆卸式結構相對來說比較比較靈活,如果電磁屏蔽機房建筑面積小于50m2、日后可能搬遷,結構形式宜采用可拆卸式。同時為了更好應對可能開展的涉密系統業務需求,各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可在檔案館樓宇綜合布線系統施工中針對電磁屏蔽機房的建設,同步向指定房間和部位做好涉密網絡的配套鋪設,涉密網絡傳輸線纜應采用屏蔽線材,且獨立置于管線內部進行單獨走線,并與其他普通管線保持相對鋪設距離。最后當電磁屏蔽機房及涉密網絡建設完成后,應當經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批,方可報項目審批部門組織竣工驗收。
新館建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的數據機房建設是此項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自身有著科學的設計規范和建設標準,在建設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實施。另外,因數據機房內部除業務系統設備及部分保障設備具備靈活擴容部署條件外,其他基礎規劃設計后期難以再進行調整,二次改造難度較大,這也要求我們應根據自身業務情況在數據機房建設開始之前進行詳細的建設需求分析,認真做好規劃設計,避免數據機房投入運行后出現難以修補的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