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張 千
(1.河南省博愛縣人民醫院,河南 焦作454450;2.河南省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河南 鄭州450001)
尋常疣為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慢性皮膚病,好發于足背、手指及足緣等處,可經直接接觸發生傳染,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極大影響。目前臨床多通過局部藥物外涂、冷凍、激光及電灼等方式予以治療,雖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易反復發作,病情進展為多發性尋常疣,或遺留永久性瘢痕[1]。尋常疣發病和免疫功能具有密切相關性,故可將其作為疾病治療的重要方向,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為新型免疫調節劑,可強化機體免疫功能。此外,蜘蛛絲有治療瘡毒、出血等作用,但關于其在尋常疣中的應用價值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選取104例尋常疣患者,探討蜘蛛絲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博愛縣人民醫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尋常疣患者10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52例。對照組男34例,女18例;年齡11~64歲,平均(37.67±13.14)歲;疣體直徑0.9~4.1 mm,平均(2.59±0.71)mm;病程0.4~3.6年,平均(2.18±0.52)年。研究組男31例,女21例;年齡13~68歲,平均(38.13±12.92)歲;疣體直徑0.7~4.4 mm,平均(2.64±0.68)mm;病程0.3~3.8年,平均(2.23±0.4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符合《皮膚性病學》中尋常疣的診斷標準[2];患者或家屬知曉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納入研究前采取免疫調節藥物及抗病毒藥物治療者;合并腎肝功能重度障礙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合并血液系統、免疫系統及內分泌系統重度病變者;疣體和周邊感染、破潰者。
2.1 對照組 給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陜西醫藥控股集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43032),于疣體中心插入1 m L皮試注射針,參照疣體面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每次1 m L,隔日1次。治療6周。
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蜘蛛絲,以蜘蛛絲纏繞疣體根部,膠布固定,間隔3 d更換1次蜘蛛絲。治療6周。
3.1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①兩組臨床療效。無新發皮損,疣體徹底脫落為治愈;皮損消退或脫落>60%為顯效;皮損消退或脫落30%~60%為有效;皮損消退或脫落不足30%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隨訪3~6個月,統計兩組疾病復發率。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22,P=0.036<0.05)。見表1。

表1 兩組尋常疣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疾病復發率比較 治療后3個月,研究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52,P=0.014<0.05)。見表2。

表2 兩組尋常疣患者疾病復發率比較[例(%)]
尋常疣為人類乳頭瘤病毒所致良性贅生物,其治療方法分別為損壞疣體及強化機體免疫功能,刮除法、外用藥涂貼、冷凍及微波、電燒灼和外科手術切除等在疾病治療中較常用,但療效不佳。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為臨床常用免疫調節劑,可刺激網狀皮質系統,活化單核吞噬細胞,特異性強化細胞免疫反應,對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予以調節,提升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3]。研究指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促使病毒代謝紊亂,對疣體和周邊組織人乳頭瘤病毒復制予以抑制,干擾疣體血液供給,發揮疾病治療效果[4]。李秀芳等[5]研究指出,蜘蛛網歸肝經,性微寒,在瘡毒、吐血及出血等治療中可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基礎上聯合采取蜘蛛絲對尋常疣患者予以治療,治愈率高達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蜘蛛絲治療尋常疣可促使疣體消退脫落,提高治療效果。蜘蛛絲較細,具備良好黏著性及彈性,將其纏繞于表皮后,可使疣體缺氧缺血、壞死脫落。蜘蛛多棲息于樹間、墻角、屋檐,故取材方便,加之纏繞操作簡單易行,不會使患者產生痛苦感,易被接受,且無不良反應,治愈后不會遺留瘢痕。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蜘蛛絲不僅在尋常疣臨床治療中取得良好效果,且利于減少疾病復發,可提高患者近期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