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會利,齊光輝
(河南省滑縣人民醫院,河南 安陽456400)
子癇前期多于妊娠20周后發病,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當病情發展至重度時,可出現蛋白尿、抽搐、昏迷等癥狀,是導致孕產婦、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因素。目前,臨床多以降壓、解痙為治療方法。硫酸鎂是臨床常用的解痙藥物,有降壓、促進微循環、擴張血管等作用,但其對胎兒的毒副作用較明顯,單一用藥降壓效果不佳,治療依從性較差[1]。硝苯地平可擴張周圍小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壓[2]。本研究采用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治療重度子癇前期孕婦,探究其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滑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4例重度子癇前期孕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7例。觀察組年齡21~34歲,平均(27.47±2.05)歲;孕周32~37周,平均(34.78±1.54)周;經產婦17例,初產婦20例;身體質量指數(BMI)21~25 kg/m2,平均(23.24±1.34)kg/m2。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8.14±1.79)歲;孕周31~36周,平均(33.64±1.01)周;經產婦14例,初產婦23例;BMI 21~24 kg/m2,平均(22.56±1.41)kg/m2。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標準 符合《婦產科學》中子癇診斷標準[3];孕周>20周;均為單活胎;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病等妊娠綜合征者;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者;對本研究藥物不耐受者。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吸氧、鎮靜、鎮痛等基礎治療。
2.1 對照組 給予硫酸鎂(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860),負荷劑量為2.5~5.0 g,溶于100 m L葡萄糖溶液(濃度為5%)中,靜脈滴注快速給藥,繼而以1~2 g/h的速度靜脈持續滴注,用藥時間根據病情調整,通常靜脈滴注6~12 h/d,給藥總量≤25 g。硫酸鎂應用期間需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調整用量或確定是否繼續給藥。治療10 d。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硝苯地平軟膠囊(國藥集團武漢中聯四藥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0305)口服,每次10 mg,每日3次。治療10 d。
3.1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舒張壓(DPB)、收縮壓(SPB)、24 h蛋白尿水平;妊娠結局。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血壓及尿蛋白恢復至正常水平,體征及癥狀消失;有效:血壓降低但未降至正常范圍,蛋白尿降低到(+),體征及癥狀明顯好轉;無效:上述癥狀均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總有效率=(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重度子癇前期孕婦臨床療效比較[例(%)]
(2)血壓及24 h蛋白尿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壓及24 h蛋白尿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SPB、DPB、24 h蛋白尿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重度子癇前期孕婦血壓及24 h蛋白尿水平比較(x±s)
(3)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68,P=0.003<0.05)。見表3。

表3 兩組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妊娠結局比較[例(%)]
我國子癇前期患病率約為10%,國外約為12%[4]。子癇的主要病理變化為全身多個部位小血管痙攣,局部缺血,內皮損傷,導致全身各臟器血流灌流減少,進而危及母嬰生命安全。目前,重度子癇前期臨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多采用降壓藥物治療。研究指出,大部分子癇前期患者因未予以積極降壓治療,導致肺水腫、心力衰竭、死亡發生風險不斷增加[5]。
硫酸鎂是目前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的一線藥物,通過抑制乙酸膽堿分泌,松弛血管平滑肌,促使血管擴張,解除動脈血管痙攣。研究指出,硫酸鎂主要作用為解痙,對降壓、緩解患者自覺癥狀、減輕水腫等效果不明顯[6]。臨床實踐表明,重度子癇前期孕婦接受硫酸鎂治療時,需輔以降壓藥物。硝苯地平作為第1代鈣拮抗劑,可通過擴張動脈控制血壓,多與其他藥物聯合用于高血壓治療。本研究將兩者聯合治療重度子癇前期孕婦,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SPB、DPB、24 h蛋白尿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可降低重度子癇前期孕婦血壓及24 h蛋白尿水平,提高治療效果。其作用機制可能為,兩者聯合可選擇性阻礙血管平滑肌細胞中鈣離子過度內流,防止血管平滑肌收縮,減輕外周血管痙攣,擴張全身血管,起到平穩且有效降低血壓的目的,同時通過控制血壓降低高血壓對靶器官損害,減少尿蛋白量,減慢高血壓腎損害發展過程,提高治療效果。
對于重度子癇前期孕婦進行早期血壓調控,不僅能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且能有效提高孕婦自然分娩率,減少胎盤早剝、產后出血、低蛋白血癥等并發癥[7]。早期血壓調控能改善孕婦臨床癥狀及體征,緩解高血壓狀態,減輕腎臟損傷,降低子癇發病率,防止產后并發癥及腦血管意外發生。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新生兒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具有明顯的協同降壓作用,減少產后出血、胎兒窘迫等不良結局發生率。
綜上所述,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重度子癇前期孕婦,有助于控制血壓,改善妊娠結局,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