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娟,王曉麗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米東醫院內二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1;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米東醫院外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1)
2型糖尿病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指由人體中的胰島素嚴重分泌不足使得糖代謝紊亂形成全身性疾病。該疾病多發于35~40歲左右的人群,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1]。據相關資料報道,近年來,2型該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勢,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為全球的1/4,其發病率為11.6%,人數高達1.1億。2型糖尿病起病隱匿,其發病率高,逐漸成為了人類面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2]。本次研究,主要對本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試驗,旨在探究個性化延續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代謝指標的干預作用。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選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n=90)中有46例男性、44例女性;年齡在48~82歲之間,平均(65.0±34.0)歲。觀察組(n=90)中有47例男性、43例女性;年齡在48~83歲之間,平均(65.5±34.5)歲。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經空腹血糖、胰島功能檢查確診為2型糖尿病,并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年齡>48歲;(3)無嚴重臟器合并癥;(4)遵醫行為好、個人素養高、自律性強的患者;(5)已簽訂相關同意書的患者。
排除標準:(1)年齡<48歲;(2)患有惡性腫瘤者;(3)嚴重肝腎損害者;(4)患有腦、血液系統疾病患者;(5)不配合研究者;(6)病例資料不全者。
2組患者均予以常規護理,每天接受一次糖尿病教育,內容以糖尿病基礎知識為主,并完成課堂心得,保存好日記本和相關聯系資料,并定期隨診。觀察組在以上基礎施行個性化護,具體內容如下:(1)從入院時、住院中、出院前由專人提供所有與之相關的治療、飲食、用藥指導,并根據其合并癥及生體狀態制訂專屬的運動方案,出院后第1周、第2周、每月定時回訪,回訪涉及飲食、用藥、血糖、運動及影響血糖的相關檢驗指標,針對異常指標指導復檢或用藥等,通過上述護理指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壽命[3]。(2)電話回訪。由專職護士給出院患者打電話,3~7d回訪一次,1次/周,第二個月2次,第三個月注意提醒患者返院復查。掌握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和自我管理情況,并為患者提供咨詢,為其控股關于糖尿病的知識點,針對低血糖等緊急情況,予以對癥處理。(3)門診隨訪。了解患者的近期身體狀況、血糖控制情況和自我管理情況。結合醫生的意見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4)家庭隨訪。針對家庭住址離醫院較近的患者可采取家庭隨訪,可對其居家環境進行有效評估后,再掌握患者在家的用藥情況、生活習慣、血糖控制情況,并予以飲食、胰島素注射、血糖監測及足部護理等日常指導[4]。若現場出現突發情況,及時予以有效處理。(5)網絡訪視。針對會上網的患者,可通過遠程管理開展網絡教育,通過短信平臺、在線交流等方式掌握患者的血糖、體質量、血壓等指標數據,并將數據資料整理好直接傳送給專職護士,同時可制作網站點擊知識庫,便于患者自主學習糖尿病基礎知識及相關健康知識點。2周上傳一次相關數據信息[5]。
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代謝指標變化(FBG、HbAlc、TG、TC、HDL-C、LDL-C)。
數據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量采用獨立樣本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檢驗,檢驗標準a<0.05。
干預前,觀察組患者的代謝指標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組內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代謝指標顯著優于干預前,對照組的代謝指標顯著優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組間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代謝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到目前為止,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仍未明確,多數學者僅通過動物實驗結果來猜測該疾病患發的原因與腸道菌群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的生活壓力巨大,多數人為了尋找解壓方式,多長期酗酒、抽煙、熬夜等多種方式,導致其生活規律、飲食規律嚴重不協調,致使2型糖尿病的患發率逐年增長,并逐漸成了一種全球性多發疾病[6]。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為胰島素抵抗,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肥胖者為主,臨床癥狀多表現為口渴、多尿、乏力以及消瘦等多種癥狀,臨床上多采取飲食治療、降糖藥物治療和補充補充胰島素等進行治療。

表1 代謝指標變化對比
糖尿病具有終生性,難以根治的特點,因此在需要接受長期的降血糖藥物治療,從而達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多數文獻資料顯示,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和個性化延續護理是有效長期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關鍵[7]。目前,臨床上多以降糖藥物、注射胰島素、飲食調理等多種方式為治療方案,護理方案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制定個性化延續護理方案[8]。本研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個性化延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代謝指標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個性化延續護理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常規護理。個性化延續護理著重指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院后護理,多以出院指導、門診隨訪、家庭隨訪、網絡訪視為主,不僅可以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還能減少相關并發癥發生,改善患者的代謝指標,是一種科學、有效、應用價值極高的護理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