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政琴,齊艷萍 ,姜佩娥,謝 謹*
(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原發性失眠癥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患者的失眠時間持續較長,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長期失眠可引起人體多系統的功能紊亂,如免疫力低下、胃腸功能紊亂、 記憶力下降、焦慮抑郁癥等。八段錦是一種以中醫經絡學說為基礎的有氧健身氣功,長時間練習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舒經活絡,使氣血通暢,達到修身養心的效果,消除焦慮抑郁,改善睡眠。我科對原發性失眠癥患者采取常規的藥物治療配合練習八段錦,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依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眠的診斷標準:(1)幾乎以失眠為唯一癥狀,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多夢、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適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2)具有失眠和極度關注失眠結果的優勢觀念。納入標準:(1)符合以上診斷標準;(2)年齡30-70歲; (3)病程≥3個月;(4)依從性好,愿意接受本療法者。
將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睡眠障礙中心就診的符合納入標準的60例失眠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60例觀察對象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30歲至70歲,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1歲至70歲,平均(42±8.7)歲。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30歲至69歲,平均(42±7.8)歲。2組性別、年齡、癥狀比較,差異無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治療方法
1.2.1.1對照組 采用常規治療方案 (1)藥物治療 口服鎮靜安眠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藥物 (2)合理飲食 進食清淡富有營養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等,定時定量,睡前忌飲咖啡、酒、濃茶、可樂等。(3)適當運動 以有氧運動為主,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操、慢跑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4)心理疏導 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1.2.1.2治療組
1.2.1.2.1在常規治療方案基礎上配合練習八段錦,每天練習1小時。每周集中到我科練習2次,其余時間在家練習。每次均在“練功簽到表”簽到,每天在“練功日志”上記錄練功情況。護理人員在患者練習過程中觀察患者的動作、呼吸以及整個練功狀態,及時糾錯。每周發放問卷,了解患者練習的感受,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
1個月為一個療程,并且在入院前、住院2周、出院時都進行臨床癥狀評價。
1.1.2 療效判定標準
國際統一睡眠效率值(簡稱睡眠率)
睡眠率=實際入睡時間/上床至起床時間×100%,失眠質量分為5級。1級: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2級:睡眠率60%~70%,睡眠困難;3級:睡眠率50%~60%,睡眠障礙;4級: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礙;5級:睡眠率30%~40%,嚴重睡眠障礙。
治愈:癥狀消失,睡眠率達75%以上,停服安眠藥。顯效:癥狀緩解,睡眠率達65%以上,停服安眠藥。有效:癥狀改善,睡眠率達55%以上,基木停服安眠藥或藥量減少3/4。無效:癥狀如前,睡眠率在40%以下,靠安眠藥維持。
數據采用 SPSS 11.0 統計軟件
進行分析。采用x2檢驗。P<0.01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30例患者中治愈20人,顯效2人,有效6人,無效2人,有效率93.33%;對照組30例患者中治愈10人,顯效8人,有效2人,無效10人,有效率66.67%。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見表 1。 結果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1)。

表 1 兩組療效比較
失眠癥是一種以失眠為主的睡眠質量不滿意狀況,包括難以入睡、易醒、多夢、睡眠不深、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適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長期失眠可導致病人產生焦慮、抑郁、恐懼情緒, 重者導致人體多系統功能紊亂。目前臨床上對失眠癥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中醫和西醫兩種。西醫治療以口服鎮靜安眠藥物為主,因其副作用多和易產生藥物依耐性而受到患者的抵制。中醫治療以針灸為主,因是有創傷性操作,導致患者不能堅持治療療程。
八段錦是我國傳統的養身運動之一。有研究表明,練習八段錦能夠調節患者的心理狀態,改善抑郁焦慮情緒。王耀光等[5認為,八段錦可以調整不同中樞的興奮水平,增加機體的代謝水平,減輕緊張和焦慮。劉洪福等人[3]認為練習八段錦,可以引起體內生物化學的某些變化,調整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的轉換,鍛煉大腦皮質高度集中,使大腦得到調節和休息,使患者整體上處于平靜狀態,排除不必要的緊張和不良情緒的影響,從而糾正由于大腦皮質高度興奮產生的焦慮和失眠現象。
八段錦是一種無創傷性練習,深受患者的接受和歡迎。臨床上我們對原發性失眠癥患者采取常規的藥物治療配合練習八段錦,從“調神”、“調息”、“調心”的“三調”方面進行鍛煉,通過意念和呼吸的調整,使人達到身心健康和諧的狀態,使情緒趨于穩定 ,對改善抑郁、焦慮情緒有明顯的療效,進一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質量,在臨床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