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玥,吳 淼,吳曉露
(徐州市腫瘤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5)
乳腺癌已經成為導致女性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且發病率、病死率均呈持續上升趨勢,嚴重威脅女性健康。乳腺癌治療方法以手術治療為主,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是主要的手術方式[1],改良根治術后并發癥較多,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2]。思維導圖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它運用圖文并茂的技巧,將信息歸納和總結,轉換成色彩鮮艷的圖形,幫助理解記憶[3]。本次研究分析思維導圖對乳腺癌患者并發癥及生命質量的影響,詳細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科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患者58例作為觀察對象,根據護理模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7例患者年齡35~66歲,平均(48.42±3.13)歲。觀察組31例年齡36~65歲,平均(48.62±3.13)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過統計學有效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開展乳腺癌圍手術期常規護理,根據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實施健康宣教。觀察組則通過思維導圖實施護理,內容如下:(1)思維導圖的設計:思維導圖設計圍繞“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主題為中心,將圍手術期過程分為術前、術中、術后作為二級分支;術前護理,包括環境介紹、術前檢查、術前準備、心理指導;術中護理,包括心理和術中保暖;術后相關并發癥作為三級分支;每一分支下細化為其他小分支,并將對應措施記在中央圖上,根據核心問題將分支從中央散發,整理好隸屬關系,形成樹形圖,對其進行修飾確認無誤后打印成紙質檔,便于瀏覽及閱讀。(2)思維導圖的實施:①邀請護理人員學習思維導圖培訓,熟悉掌握思維導圖內容,根據思維導圖指示為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展開護理。②問卷調查:經乳腺癌生命質量量表評估患者生命質量,量表綜合評分越高表示生命質量越高。同時統計2組患者并發癥情況。③追蹤調查:根據思維導圖實施過程中發生的問題,護士長積極查閱相關文獻,咨詢專家,及時調整護理方案。
經SPSS 22.0軟件分析研究數據,生命質量綜合評分的計量資料選擇均值±標準差(±s)為代表,經t檢驗;2組并發癥發生率計數資料以百分比(%)為代表,開展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觀察組生命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2組患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2組患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對照組(n=27) 1.82±0.67 2.56±1.01 -3.173 0.003觀察組(n=31) 1.87±0.59 3.52±1.21 -6.445 0.000 t-0.302 -3.252 - -P 0.764 0.002 - -
乳腺癌作為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由于術后患者需要面臨乳房被切除等事實,對患者身體是一種創傷,同時對其心理也是不小的打擊,患者易出現絕望、恐懼等心理,而經思維導圖指導下,不斷優化護理方案,保證患者得到最佳的護理服務,讓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的同時還有效促使患者身體康復[4]。患者能盡快調整心態,以積極的心態接受參與治療后期治療,配合康復功能鍛煉,從而降低術后并發癥,有效提高生命質量。相關研究證明,思維導圖能夠極大程度的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對于患者的各類并發癥有著非常顯著的干預效果。本次研究,觀察組經思維導圖指導護理干預,圍繞“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主題展開討論,為患者制定符合實際的護理方案。思維導圖對乳腺癌患者圍術期護理知識點進行橫向與縱向關系展示,對乳腺癌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幫助患者理清層次,防止遺漏,為患肢提供全面高效的護理服務。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低于對照組。思維導圖指導下為患者入院后即開展病房管理、飲食方案、檢查治療等一系列護理干預,使患者對乳腺癌手術治療知識有所了解,減少患者心理上對癌癥的恐懼感,慢慢接受自身的身體狀況,積極參與自我護理工作,愿意主動與醫護人員溝通,全面提高自身保健意識,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用于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護理工作中,有利于降低術后并發癥,提升患者生命質量,增加患者回歸家庭及社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