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民主化發展的重要戰略就是不斷地尋求合理的民主化路徑、民主化策略和民主化過程。近代中國民主化的建設和探索對于中國民族化進程的推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中國近代民主化的產生具有特殊的歷史背景,這也使得近代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具有一定的曲折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對近代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及其思考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
一、 引言
近代中國民主化具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他們在性質上、斗爭目標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反侵略、反封建,爭取民族獨立和民主政治。但是由于兩個時期的領導階級不同,導致了兩次民主革命的走向不同。實際上,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就是中國探索近代化的過程,同時也是近代中國民主政治建立和完善的一個過程。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目的是為了爭取民族獨立,由此可見,真正的民族獨立和民主化的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二、 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
(一) 近代中國民主萌芽階段
太平天國運動是近代中國民主萌芽時期,同時也是近代中國農民階級求亡圖存的重要表現,因此,其帶了明顯的時代性特征。我們可以從太平天國運動當中所頒布的兩個綱領性文件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此同時,這也標志著中國自古以來的農民運動已經達到了最高峰,農民的民主意識開始覺醒。但是我國從太平運動最終的失敗中可以看出,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在綱領性文件當中過于強調絕對平均主義,這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是脫離的,從而導致太平天國運動走向失敗。
(二) 舊民主主義革命
由資產階級所發動的辛亥革命,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成功的一次嘗試,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并頒布了《臨時約法》,成為當時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在這一時期的民主化過程中,由于孫中山將國家民族的解放放到了壓倒一切的地位,并將民主和“民權主義”進行對等,提出“個人不可太自由,國家才能完全自由”的結論,目標是將君主政體廢除,實現共和政體,同時建立民主政治的表層結構,這主要是因為孫中山沒有充分地意識到政治革命不能夠取代思想革命,只有建立以自由民主為核心的政治文化,才是實現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礎。另外,我們從辛亥革命的最終失敗可以看出,由于當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先天不足,再加上其軟弱性,也就此決定了他們的革命只能夠半途而廢,最終勝利的果實被軍閥袁世凱所竊取。經過不斷的失敗,使得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意識到必須和中國共產黨合作,才能夠使得民主革命取得新的進展。
(三) 新民主主義革命
近代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由無產階級所領導,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其對于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之后,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數次歷經失敗,比如:大革命的失敗、工人運動的失敗、紅軍被迫長征等,但是自從遵義會議之后,中國共產黨逐漸地走上成熟,使得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前景逐漸地光明起來。經過八年的抗戰,中華民主從真正意義上取得了反抗外來侵略者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五年的解放戰爭也宣告了近代中國民主化的初步完成。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是歷史的選擇,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民主化步入正軌,走向光明。
三、 關于近代中國民主化的思考
民主化對于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好的,民主的實施,能夠為很多的國家帶來新的生機和希望。但是也并不是有了民主就能夠使得國家富足,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的發展是非常復雜的。但是沒有民主的國家,那么必然會造成嚴重的民生問題。因此,從根本上來看,這也是近代中國為此不懈努力的重要原因。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各國之間的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變得更加地激烈。那么怎樣去處理經濟全球化和本國發展的民主政治理論的關系,已經成為各個國家需要深思的問題。我國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道路,才能夠對經濟的發展起到無可比擬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因此,中國現代化民主進程也必然離不開黨的領導。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要從黨內民主開始做起,將中國民主化帶上正規。
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是一個緩慢而又曲折的過程,甚至還出現了倒退的現象。正是由于當時的人們相信民主一定會到來,并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才迎來了今天的民主社會。歷史的車輪是不斷向前滾動的,民主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如現代中國民主化進程一樣,雖然發展的緩慢,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必然會帶領著中國走上光明。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并且是一個社會規模非常龐大的一個國家。我國所實現的尋求合理的民主化路徑、民主化策略和民主化過程的戰略,對于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代中國在民主化革命當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價,這些經驗和教訓,在促進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同時,也將中國的民主化逐漸地引向了有序民主化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唐元明.曲折的歷程 不懈的追求——讀“近代中國對民主的追求”[J].中國圖書評論,1997(2):55-57.
[2]雷慧清.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歷程[J].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10(1):37-38.
[3]甘超英.近代中國的民主選擇[C].中國民主化進程學術研討會,2013(22):99-99.
作者簡介:
趙學民,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平川中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