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娟 馬玲 張亞 徐園園
摘 要:為探討護理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對2016級100名護生進行了入學前及入學一年后護理安全意識相關知識的調查。結果顯示,通過專業課的講授及相關知識的訓練,護生護理安全意識增強。因此,護理安全意識的培養勢在必行。
關鍵詞:護理安全意識;護生;探索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環境也發生了變化。病人的就醫權利意識、法律意識等逐漸增強,對醫護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病人對護理安全的高要求卻與護理風險的低意識存在反差。病人及其家屬從多渠道獲取醫學知識提出很多“專業化”問題,渴望用最少的時間、精力、金錢,獲得最佳治療效果。護理人員稍不留意違反操作規程,就可能造成醫患、護患間的矛盾和糾紛。其間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是不可低估的。這從客觀上表明,護理人員必須牢固樹立護理安全意識。
護理安全是指在護理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醫院的護理安全管理程度是體現護理質量水平的重要方面。護理安全意識的牢固樹立可以為整個團體帶來諸多益處。規范嫻熟的護理安全水平可以體現出護理人員強烈的責任心、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颊邽榇嗽谛睦砩细械教?。如此,護患間的配合才會更默契,把促進患者疾病的痊愈或好轉作為護患雙方共同努力的方向,最終達到最佳護理效果。
護理安全意識的牢固樹立是保證護理安全的必要條件。然而由于各種原因,護生護理安全意識淡薄或缺失,提高了護理差錯和事故的發生率。一方面導致護生產生挫敗感、增強負面心理壓力,不利于護生日后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可能會損害患者機體健康,后果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在護生大一新入學及護生大二學習專業課后,我們隨機抽取100名護生進行相關護理安全問題的問卷調查,問卷內容相同。發放問卷100份,收回100份。統計數據如下:
由調查數據可見,新入學大一新生對于護理安全問題比較陌生,其護理安全意識相對淡薄,對于護理角色的認識不夠深刻,統計數據顯示,“慎獨”的重視程度占比1%;醫療事故與差錯的異同不知道的占73%。故在護理安全教育活動中,應從多方面對護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護生護理安全意識,對將來從事護理工作具有廣泛指導意義,使其在醫療護理工作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 入學教育中護生對護理安全的初步認識
開學第一周,學院組織新生開展入學教育。入學教育包括:學院管理制度講解和專業知識教育分析。授課教師是學院學生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豐富的資深專家、教授。在管理制度方面:大多以了解學校基本情況、規章制度等;在專業知識方面:讓護生進一步了解護理專業。向護生介紹學校護理專業的設置情況,國內外、省內及本地區護理專業的人才需求情況,護理專業師資力量,開設的主要課程等方面的內容。利用軍訓期間自習時間給護生播放臨床護理工作中的真實場景,如:護理禮儀、護理操作、護理查房、急診搶救、業務學習等內容。在這些場景中時時滲透著護理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如:護理工作中責任心的培養、規章制度的執行等。讓護生對護士工作、護理安全有基本的了解。
二、 法律意識強化、理論課程學習和實踐操作培養護生護理安全意識
1. 老師從多思維、多角度、多途徑加強對護理安全相關法律的認知。如:從臨床實際典型案例、與病人及家屬的溝通交流、社會媒介、《護士條例》《醫療衛生法》等法律文獻、專業理論課程等方面不斷累積,學會用較強的法律意識,有效減少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行為、因素,提高對護理安全工作的預見性,防患于未然,在維護患者利益的同時也保護好自己。
2. 護理專業理論和實踐操作有機配合培養護生護理安全意識。如:①護生無菌觀念的建立。在護理技術教學中,培養護生的無菌觀念是有必要的,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及無菌能防止醫院內感染的發生。在教學中屢屢滲透嚴格遵守無菌制度的必要性,熟練掌握無菌操作的重要意義,加強護生的無菌觀念。②護生規范執行護理操作程序。培養護生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始終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如在《靜脈輸液》操作培養學生的護理安全意識,在實踐教學中滲透“三查七對”制度,做好核對解釋工作,確保操作實施的準確。培養“慎獨”精神,讓護生深刻理解到,醫護人員的“慎獨”精神不僅是對患者的安全保障,也是對我們醫護人員自身安全的護身符。
三、 PBL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方法提升護生護理安全意識
教學前對護生進行PBL結合情景模擬教學動員,介紹學習要求。每次課前1周,教師向護生發放病例,提出問題,引入學習目標和任務,讓護生圍繞問題,通過查閱有關資料,分析、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妊娠高血壓患者的急救與護理》為例,教學內容選定如下情景:①怎樣進行入院評估;②詳細的體格檢查及針對病情可能出現的陽性體征;③根據病例描述結合理論知識判斷影響母兒安全的危險因素;④為了保證母兒安全,應采取的預防措施;⑤發生護理安全問題處理方法等。小組長帶領各自組員(護生)在上課前進行相關資料查詢、設計出具體情境,以護生自薦的方式,讓護生分別扮演醫生、護士和患者家屬,指導護生在排練過程注意該疾病的相關事項。經過課后排練(排練過程主要讓護生深刻體會所扮演人物的心理變化),課上進行情境模擬,然后由護生提出所設情境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并進行分析、討論,要求思維清晰、表達流利,模擬中需回答患者(由老師在后臺模擬)及家屬(由護生扮演)提出的問題。帶教老師給予補充及總結,教師針對一些關鍵知識點提出問題,突出重點、加深印象。帶教老師對觀摩者(未參與情景模擬的護生)進行分組:如第一組觀摩模擬場景中護患溝通的情況;第二組觀摩模擬場景中用藥情況;第三組觀摩模擬場景中患者病情變化時表演者的應對措施等。要求:仔細觀察情景模擬者的表演,積極提出問題,糾正表演者在模擬過程中不正確的內容。一方面讓護生體驗到臨床中出現安全問題,給每個人都會帶來的心理壓力和處理安全問題的棘手性,另一方面使其學會綜合分析,有利于今后實習或工作中更好地適應。
四、 結語
通過系統學習后,我們在護生即將步入臨床實習前,我們再次進行了相同的問卷調查,問卷對象與人數相同。由數據可見,大部分護生的護理安全意識增強,“慎獨”能力占比提高到94%;醫護安全的知曉度達到100%;用藥安全意識達到了97%。在調查中,意外發現護生能夠較好扮好護生角色的同時,其積極向上的狀態比起大一新入學時茫然,有較大改觀。
綜上所述,護理職業安全教育是護生在校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貫穿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中,通過多途徑多渠道有利于護生在學習和工作中不間斷地接受繼續教育,不斷強化安全防護意識,有利于護理專業的發展,從而保證護理職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鳳清,李珍,黃體純.護理安全影響因素及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6A):6-7.
作者簡介:
馬利娟,馬玲,張亞,徐園園,江蘇省蘇州市,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