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表演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聲樂表演藝術不僅有助于人們對聲樂表演藝術中的美學原理的認識,同時也可豐富聲樂表演藝術中的美學內涵。本文就基于嶄新的教學理念影響下,就挖掘學生音樂靈性,激發出聲樂表演專業課堂蓬勃的生命活力談了幾點認識。
關鍵詞:聲樂表演;專業教學;教學體會
音樂是一門沉淀靈感、激發情感、喚起想象的高雅藝術,是各類學校推進美育教育最有效途徑。聲樂表演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聲樂表演藝術不僅有助于人們對聲樂表演藝術中的美學原理的認識,同時也可豐富聲樂表演藝術中的美學內涵。聲樂表演借助優美的旋律,使人們不禁浮現美妙的詩情畫意,是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素養的最有效的藝術形式之一。因此,要上好聲樂表演專業。本文就基于嶄新的教學理念影響下,就挖掘學生音樂靈性,激發出聲樂表演專業課堂蓬勃的生命活力談幾點認識。
一、 創新聲樂表演專業課堂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學生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富有想象力。學生表現音樂天賦,往往會從他們的動作形為表現出來。因此,開展聲樂表演專業教學活動時,若能將課堂變成展示學生聰明智慧的舞臺,就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展示才華的空間。為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去營造一個平等、寬松和自由的聲樂表演學習氛圍,積極拓展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將想象騰飛的翅膀插在每位學生身上,激發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的熱情。聲樂表演專業的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好動、喜歡參與音樂互動的心理,把學生的音樂學習融進表演和舞蹈活動中,將抽象音樂概念、高深的音樂原理和乏味的音樂技能訓練,設計成生動有趣的表演活動和舞蹈動作,使概念化的抽象的音樂轉化為形象和具體的事件,創造學生自身自主活動的場所,將聽、視和觸的感覺行為,體現在運動、聲樂表演和舞蹈等活動中來,放開約束他們的固定的座位,解開學生動口、動手和動腳的束縛,讓學生高高興興地開動腦筋,蹦蹦跳跳地學習聲樂表演,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氣氛中求得音樂知識和技能,培養高雅的音樂素養,充分地獲得美的熏陶。
二、 創建生動活潑的音樂課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教學時不能脫離學生年齡特點,設計出大量優美的舞蹈動作。教學內容充滿生活氣息。教師上課時,必須合理地引導學生結合著平時生活中常見的知識背景,優選與生活氣息密切關聯的教學方法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必要的教學道具,逼真示范動作,必然會引發學生發自內心的愉悅,課堂上學生們真正地用心去學習。課堂上,學生往往會模仿老師的舞姿神態,保持跟老師一樣的步伐,有意識地利用手勢引導學生的每一個舞姿。學生能夠真正做到步調一致,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借助舞臺的環境繼續表演。學生們表現出很興奮樣子,爭著表現自己學到的音樂舞姿。老師及時引導學生們自己憑印象創編自己喜歡的動作及表情,學生們在情境中,自然地創作出對白內容,模仿老師的造型。學生表現出來的神態極為自然極為認真,動作編排十分的優美,一定會節奏歡快且整齊。
三、 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培養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
音樂是特別能夠激發起人們情感活動的藝術,從另一角度看,欣賞音樂的過程,其實質就是感情體驗過程。反映出欣賞者受音樂感情內涵的影響的體驗過程,也體現了欣賞者本人的感情與音樂反映出來的感情交融和共鳴真實狀況。不僅會影響到普通音樂聽眾,而且也會影響到音樂專家。因為感情體驗,是音樂學習不可越過的心理要素。音樂是體現著情感的藝術,其魅力在于能夠為人們提供馳騁萬里的想象空間。每首歌曲或每首樂曲,凝結著藝術家真實的情感,藝術家借助音樂特有表現方式,根據實際需要,可活潑,也可婉轉,有時還可以莊嚴地展示情感,令人熏陶,使人們的情感得到深度陶冶。教師的作為在于是否能挖掘音樂本身存在的情感因素,教導學生必須做到由淺入深、由里及深,品味著音樂中情感的味道,幫助學生提升在音樂審美實踐與創造情感體驗水平。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內心的琴弦,利用自己的愛心調動起學生們情感世界激情,在學生內心世界創造出絢麗的彩虹。
四、 營造聲樂表演專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音樂的創新意識
學生音樂教學活動,營造活躍民主的課堂氛圍十分必要,必須鼓勵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敢想、敢說、敢問,創新意識,培養發散性思維方式,熟練操作能力,優化學生個性品質。教學時,采用的旋律要精心優化,在歌曲樂段中融入感情,音色、速度處理方式得宜。引導學生順暢情感借助肢體語言、音樂語言來表現。營造聲樂表演專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品嘗自編、自創和創造的樂趣,滿足學生的成功感。濃厚的聲樂表演專業教學情境,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升音樂教學的效果。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自由創作機會,使課堂成為學生參與學習和創作心境的沃土。注重引導啟發學生“求異”創新,幫助學生在掌握必需的音樂知識后,能夠無拘無束,全面展示自己的才華。
五、 營造合作性教學情境,提倡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音樂教學建立平等、民主和合作的師生互助關系,重心在于師生合作教學模式的創立,要奠定課堂教學師生間合作互助關系,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合作中,幫助學生學會交際、參與、關心和競爭,培養學生融入集體學習的素質。根據需要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師生間合作學習良好氛圍。通常按照4人或3人成立一個學習小組,要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關注學生的情感差異,培養認知差異下的自信心,尊重學生個性存在,實施差異性教學評價,增強小組的互補性,挖掘小組的潛能,激發他們體驗合作學習的成功,使合作式教學成功的經驗得以推廣。
總之,聲樂表演專業堂教學必須適應新課堂理念的環境,要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方法,也要使學生提升人文素養,應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高度,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聲樂表演專業課堂充滿學習的情趣,彰顯學生的個性,最終實現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曉瑛.中學音樂教學新探[J].甘肅教育,2001(4).
[2]舒萍.淺談中學音樂教學活動的創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11).
[3]黃玉蓉.讓學生走進音樂[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2(12).
[4]夏宗貴.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想象與創新[J].中學教師培訓,2004(8).
[5]曹磊.讓學生在參與體驗中感受音樂美[J].成才,2004(12).
作者簡介:
韓冰,河北省河間市,河北省河間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