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娟娟
時尚精英們的順勢而變思潮,讓時尚產業的未來充滿了彈性與應變能力。
對于時尚產業來說,下一個十年會走向何方?
人們為什么要消費?打動消費者的產品,驅動消費的動力到底在哪里?
如何成為“滿足更多需求和提供極致體驗”的品牌?時尚品牌賦予消費者探索的空間又有多廣闊?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越來越追求的不是“大眾趨同”,而是“小眾自我”,那么,又如何把握和運用這個以內容、興趣、社交為中心的新消費、小眾化文化?
當生活場景和產品場景漸漸融為一體,產品不再是冰冷的界面,消費者需要與產品對話,需要與產品交互,尤其是在一個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品牌怎么做才能給予消費者更多的意義?
信息爆炸的時代,就是內容稀缺的時代,重復性的轟炸只會增加消費者的防御,“傳遞信任”顯得彌足珍貴,品牌們如何用更富有“內涵”“文化”“創意”的內容打通營銷命脈?
4月1日—2日,為期兩天的CHIC·2019中國服裝論壇上,國內外紡織服裝業界的精英齊聚,從思想者大會、增長峰會、總裁面對面增長私董會到體驗峰會、青年峰會、創詣大會等,無論“人”“事”“題”,這些先鋒思潮的碰撞,都讓目睹產業巨變的新時代時尚者們,在共同思索與探尋未來的路徑上捕捉到了新的理想、信仰與希望之光。
理念引領行動,方向決定出路。未來世界呈現怎樣的圖景?服裝產業應該如何發展?為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發表了主題為“實現高質量發展,邁向下一個十年”的開幕演講。解讀了“消費升級”“技術進步”“文化自信”三個關鍵詞在中國服裝行業的深刻內涵與現實意義。與此同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在中國服裝論壇閉幕致辭中也表達時尚產業要提升的三個方向。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指出,消費升級,是創新躍遷的“發動機”,技術進步,是創新躍遷的“加速器”,文化自信,是創新躍遷的“能量源”。這也就需要我們要以更大的智識與膽識、格局與擔當,去有效調控變量,最大程度激發潛能。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也表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爆發,消費變革的加快,面對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產業要實現創新的躍遷,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地去提升三個能力:一是科技創新的能力,二是文化創造的能力,三是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論壇上的“思想者大會”主題匯集了譯言網聯合創始人、東西文庫發起人趙嘉敏,科技財經作家、輕組織創始人、決策訓練專家醒客,君智咨詢董事長謝偉山,清華大學社會網絡研究中心主任羅家德,管理哲學家、財經作家王育琨等時尚領袖、創新大師和思想者在此深度對話,探索時尚前沿課題,迎接全球創新浪潮,塑造更具活力和包容性的行業發展框架。

譯言網聯合創始人、東西文庫發起人趙嘉敏圍繞“技術想要什么?”發言稱:技術已成為最核心的關鍵詞,技術和人文、甚至人性緊密相連。所謂創意,實質上是在所有可能性中進行搜索的效率。技術想要什么?一是連接,二是編碼,最終,技術要朝向更復雜、更多樣、更有序的方向。
科技財經作家、輕組織創始人,決策訓練專家醒客發言稱:解決商業危機的動力在于消費社群,從以會員為中心到以社員為中心。核心是要規則型組織、目的型組織融合在一起,打破現在單一的只有電商平臺的概念,結合文化和社群,讓人與人之間有凝聚力。
君智咨詢董事長謝偉山在發言中指出,面對競爭,需要企業有厚厚的城墻。企業的城墻就是消費者人心的力量。波司登的逆勢增長,在于確立了競爭戰略,聚焦羽絨服,競爭戰略=競爭機會+戰略配稱。
清華大學社會網絡研究中心主任羅家德就“邊緣創新的領導智慧”這一主題表示,好的管理者,巧施四兩千斤之力。整個系統管理者必然具備這樣的特色,第一個是心胸開放,第二是能夠有效地把創新連接整個網絡,第三是教育永遠是邊緣創新復雜系統核心中的核心。
管理哲學家、財經作家王育琨以“破心中賊 造真善美絕活”為主題,表達了做企業就要像華為一樣,有磨好豆腐給至親的人吃的心態。首先,面對無妄之災不抱怨不投降,接納一切新發生,努力、奮斗,用痛苦創造快樂。其次,破“先賺錢,再利他”“貿工技”等心賊。再次,破惰帶怠,破貪婪。最后,灰度哲學,在無窮性中穿行,造物、改變、無我。
互聯網的進入進一步讓大眾市場陷入了血海競爭,用同樣的商品和服務去面對中國消費者已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中國正逐漸走向比細分更精準的多元的“精眾市場”,企業需要重新定義消費者,重新尋找更加垂直化的精眾市場和個性化的精眾族群,并要去洞察打動消費者的更深度的社群標簽。
增長峰會現場以“逆增長:流動、流行、流量”為主題匯集了粉絲工場FANCTOR創始人、深度分營銷理論體系創建者丁丁、創新增長戰略顧問唐興通、資深營銷專家、氫原子CEO唐文、騰訊智慧零售商務副總經理母小海、上海兆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青鋒、ZHOUMI創始人周珍、杭州云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冬雪、iziRetail逸芮聯合創始人霍紅數位商業增長專家及前線商業增長先鋒們展開深度分享。
粉絲工場FANCTOR創始人、深度分營銷理論體系創建者丁丁表示:粉絲跟消費者、用戶最大的區別在于情感的鏈接,粉絲是支持者,他們認同你的價值觀,發自內心地愛你,允許你出現問題,希望能夠參與你的產品。
創新增長戰略顧問唐興通發言道,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4C法則:場景+社群+內容+連接。如果你還不會場景思維,要么離開服裝行業,要么換個場景做產品和營銷。社群思維是未來兩年新零售、新商業的標配。社群構建如果沒有任何篩選、管理,就沒有任何商業價值。重塑世界觀,決定了你未來是否能夠活下去。
資深營銷專家、氫原子CEO唐文在論壇指出,心理學在今天的商業中應用越來越大,關注這個方向的公司也越來越多。今天的我們已深陷“數字心理大師”不能自拔。中國企業當前很大的問題是沒有品類的定位。在創業創新中真正重要的是“品類”,但品類也是商業中最容易被誤會的關鍵問題。
騰訊智慧零售商務副總經理母小海談到,互聯網帶給零售和品牌在線搜索、平臺電商、移動社交這三次數字化機遇。騰訊通過在智慧零售領域的探索,通過通觸點、通數據、通績效這三方面,轉化升級為互聯網營銷2.0模式,讓數字智慧驅動零售增長。
上海兆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青鋒發言稱:使命呼喚時代的英雄。見善即取,不斷創新。中國為什么沒有奢侈品牌,缺乏了兩個字:硬氣。我們要使命在肩,主敬精進。
Le Fame品牌聯合創始人蘇雅維指出,摩登傳承,未來的消費者越來越懂得自己要什么,更愿意在自認為有價值的事物上付出更多。在中國商業環境迭代更新的年代,為我們這些本土新興商業設計品牌帶來更多的發揮空間。
ZHOUMI創始人周珍談到,最會做產品的人沒有品牌和環保意識,最懂品牌和渠道的人對產品沒有熱情,會不會有一種新的方式和鏈接,讓中國設計、中國制造、讓全球更多人熱愛?
杭州云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冬雪在論壇上談到,作為電商直播體系的踐行者,我們以用戶思維為先,通過精美、精致的陳列,細節提升客戶的體驗。穩固核心競爭力,升級供應鏈體系,建立持續信任感,打造品牌知名度。
iziRetail逸芮聯合創始人霍紅表示,增速放緩、全渠道、年青化、跨界聯乘、潮牌化、生活方式、設計師品牌、極致體驗、環境保護,構成了2018時尚品牌十大關鍵詞。
軍隊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是對行政權力進行標準規范、制約和監督,建立與運行涉及關系十分復雜。首先,將各級機關及其部門的行政權力詳細羅列,把各機關部門之間的權力界面劃分清楚,實現行政權力在軍隊內部合理優化配置。其次,查找本單位本部門行政權力不夠明晰、存在交叉的地方,減少非軍事權力事項,調整不合理權力事項,科學配置部門行政權力,優化權力運行流程。再次,嚴格按照各級各部門的行政權力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圖來行使權力,使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符合法規要求,確保權力運行的全過程處于正常狀態。最后,將制定的行政權力清單及權力運行流程圖公布出來,接受廣大官兵的監督,使權力置于公開、透明的陽光之下。
如何持續創造驚喜?體驗峰會匯集了FILA中國總裁姚偉雄、三里屯太古里總經理余國安、MOSCHINO全球視覺營銷總監Stefano Barni,這些站在潮流前線的品牌負責人,共同探討體驗研發和用戶運營等話題。
FILA中國總裁姚偉雄發言稱,現實>期望就是驚喜。滿足中產未被發掘的時尚需求,通過差異化定位、年輕化、跨界、代言等創造商品端的驚喜、商品多場景+多品類的驚喜,加之協同孵化、價值零售,從而,我們給消費者帶來了驚喜。
在三里屯太古里總經理余國安的現場講述中,他們通過品牌優化,硬件升級,一起潮玩,把三里屯太古里做成了中國時尚地產商業界的首店收割機,跟變成了自成一派的時尚生活方式的核心大IP。
在MOSCHINO全球視覺營銷總監Stefano Barnl演講中,其表示:視覺體驗、哇嗚效應,能讓產品快速走進消費者的心。產品、概念、表述是視覺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MOSCHINO通過視覺商品化概念、創建云體驗,并用與時俱進、前瞻性,忘記過去的規則,給客戶呈現了靈活多樣的時尚。

工業經濟時代靠的是規模經濟,流水線和批量生產,但是,今天卻是一個個性化經濟的時代,關注于更加精細化的亞文化的挖掘,以及更加精致化的文化細分,可能找到新的商業成長機會。
在青年峰會環節,主辦方凝聚了代表個性化的青年領袖群體,包括密扇品牌創始人、CEO馮光,UOOYAA烏丫品牌創始人尹劍俠,Particle Fever粒子狂熱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林海,CHENPENG品牌創始人、設計總監陳鵬,高級成衣品牌LANYU創始人及設計總監蘭玉,SHINE LI帽飾設計師品牌創始人兼設計總監李姍,LALABOBO董事、設計總監于茜子,H&K手工皮具品牌創始人、主理人康丞相,逸紅顏品牌創始人明月,這些近年來在市場上做的風生水起的活力品牌,不僅了解市場和消費者,更是不拘泥于形式與框架,善于創新,引領潮流。
作為近年來大火的密扇,其品牌的創始人、CEO 馮光的論述中,品牌一定要有標簽,只能做自己,因為別人都有人做了。“在‘2維、4進階、6元素’游戲化團隊管理體系中,我們讓品牌與消費者產生了標簽共鳴。”
作為一個有著北京大妞氣質的品牌,UOOYAA烏丫俘獲了一眾消費者的心,該品牌創始人尹劍俠談到:“時髦就是當下的好看。我們不是理性思考后精心規劃的市場定位,而是面對真實的自己。健全的品牌人格,需要建立一個以態度為核心的完整的運營系統。品牌的背后是態度,態度的背后是系統,系統的背后是組織,組織的背后是‘人’。”
在THINK TALK:小數據里的大市場討論環節,Particle Fever 粒子狂熱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林海說道:“一時創意容易,持續的創意則很難。作為一個從朋友圈出道的設計師運動品牌,我們的客戶有獨立的判斷力,不為外在所左右,這也為年輕的我們提出的命題。”
CHEN PENG品牌創始人、設計總監陳鵬則說,消費者對我們產品的復購率很高。我們做服裝的自信感大于材質帶來的溫暖感。這恰巧迎合了這一代物質上富足的消費者,精神上需要釋放的群體,下一個十年:思考如何可持續發展。
作為明星婚紗設計師為外界所熟知的高級成衣品牌 LANYU 創始人及設計總監蘭玉則表示,明星有利于增粉,但后期粉絲如何管理、挖潛需要品牌深度思考。客戶都是他們的合作伙伴,企業要學會在客戶溝通中找到品牌的特性。
在SHINE LI帽飾設計師品牌創始人兼設計總監李姍看來,傳承就是趣味。帽子實用性不強,但能四兩撥千斤,為此SHINE LI的競爭力是做唯一一個帽飾品牌中有工坊的品牌,面對外界的紛雜,他們會持續保持頭腦清醒。
身為LALABOBO 董事、設計總監的于茜子,雖然年輕,但發言中卻對市場、客戶顯得頗為老道,在其看來,有趣的靈魂不會變化。為此,LALABOBO要抓住客戶不變的一點。創立之初,他們就專注于:我們是誰,而正是這種專注,吸引了一群像你的人。但如何保持自我,如何保持驚喜,恰恰成為一個設計師自我困惑。
H&K手工皮具品牌創始人、主理人康丞相介紹說,H&K起源于熱愛,是傳統工藝品牌。客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客人增長很慢,但很有質,復購率很高。對于下一個十年,康丞相總結道:想開點,活下去。
旗袍作為一種小眾服飾,近年產品的天花板在不斷提升。身為網紅旗袍品牌的代表,逸紅顏品牌創始人明月表示,一直以來我們給粉絲提供一種價值觀,透過旗袍傳遞的生活狀態。粉絲也在與品牌的互動中,互相種草、傳播、裂變。
通過與在場嘉賓的探討,YOKA時尚CEO郭丁綺總結道:吸引消費者的核心是要有好的內容的傳播。設計師品牌的意義所在,是不追大流,但要有個性,這是年輕人想要的。設計師品牌最大的挑戰也是如何保持獨特的個性的同時能從中脫穎而出。
每一屆中國服裝論壇上,藝術家、美學家和設計師的云集,帶領觀眾一起探索生命的本質與意義,實現觀念、材料、語言的再生,這也是時尚可持續的宗旨與意義。本屆論壇的創詣大會環節,主辦方邀請了創新藝術指導、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館長、無印良品創始人小池一子,紡織品設計師、無印良品傳播顧問須藤玲子,布料圖書館主理人Mary Ma,Black Rainbow聯合創始人Greg Hervieux、Jay Smith,Damir Doma品牌創始人Damir Doma等重磅力量。
身為無印良品創始人小池一子,對于時尚頗具禪意的深刻。“走在路上,我們需要回顧過去,回到原點,再面向未來。無印、當然、自然。無印良品的宗旨是尋找最樸素的物品,再把他們商品化。通過對于紡織傳統工藝的追蹤溯源,讓人反省回顧生活原點,意義非凡。”
而紡織品設計師、無印良品傳播顧問須藤玲子則表示,雜絲拖鞋、鐵銹面料、鳥的羽毛、紙造面料、可持續工藝……我們總是善于從廢舊的、遺棄的原料中重新發現它的價值,反復的回到原點,從原點出發,去思考未來,這樣才不容易偏離我們的初心及軌道。
布料圖書館主理人馬黛霞的講演充滿了人文情懷,其談到:“布料本身是理性且中性的,中國當代材料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科技感、功能性、人性化水準。布料影響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與設計共生共長,由此及彼, 打通人與物的共情。”
Black Rainbow 聯合創始人 Greg Hervieux介紹說,我們是一個國際化,具有市場前瞻性的創意工作室,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我們 和全世界最知名的品牌合作,參與到新生代的消費中,并和當代藝術家和傳統藝術家進行廣泛合作,把整個品牌文化傳達給消費者。
而Black Rainbow 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Jay Smith則表示,數字化給現代生活帶來了新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走進新世界,發現客戶趨勢的變化。未來,時尚將來源于數字化平臺,這將顛覆現在的消費方式,也改變了品牌與客戶溝通的方式
在與中國時尚界的重磅人物,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的對話中,Damir Doma品牌創始人 Damir Doma表示,品牌身份非常重要,它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此外,品牌故事也非常重要,我們的獨特在于,從女裝中得到靈感創建了男裝品牌,最后創建了男女同款。陰柔之美和陽剛之氣可以并存,未來更是這個趨勢。時尚也需要持續的投資和耐心。

所有商業競爭,到最后都會變成組織的競爭。當信息文明全面取代工業文明,公司作為工業時代的組織形態,也將面臨變革和升級。這是所有企業面向未來的最基礎保障,也是每一位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面對時尚的未來,中國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負責人—愛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榮明,安正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安政,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思凡時尚文化集團公司總裁周嚴,北京方圣時尚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濤,卓尚服飾(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武杰,朗姿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王國祥等匯聚于此,共話“創新躍遷:邁向下一個十年”。
中國服裝論壇執行主席王軍說到,中國消費品市場不斷變化,人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商品,越來越豐富的銷售模式。在這樣背景下,我們需要思考如何讓自己的想法和產品脫穎而出、深刻地感染消費者、喚醒消費者的認同、影響消費者的選擇,讓產品成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
愛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榮明談到,我覺得目前品牌建設比過去任何時候更重要,獲得銷售更容易,但品牌想走進消費者的內心越來越難,這也使得建設新的年輕的領導力重關重要。
安正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安政則說,這幾年中國商業渠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微商平臺化的運作,讓品牌對未來市場看到了更多的曙光。
在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看來,跑馬圈地的思想已經過時,品牌一定要進行精耕細作的轉變。世界變化飛快,各種技術的層出不窮也在倒逼品牌要不斷嘗試、勇于創新。
思凡時尚文化集團公司總裁周嚴如是說,品牌的主角是客人,我們的客人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對服裝需求越來越多,如何形成全新的鏈接,給客戶提供的服務更廣更深,這是我們思考的。未來,我們可能會與社群和社區的鏈接更深入。
卓尚服飾(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武杰講到,企業對用戶的了解非常重要,只有更好的了解才能創造更好的服務。希望企業在文化和機制上鼓勵創新、分享、奮斗。
北京方圣時尚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濤說,當前越來越多的新銳思想和模式已被市場所驗證,形成了新的生產力。未來五年,是企業向管理、模式、產品不斷創新的嘗試和努力。
朗姿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王國祥談論到,我們認為渠道不管怎么變,所有渠道本身也在成長,成熟,品牌也越來越適應渠道的變化。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品牌對顧客的需求越來越了解,我相信每一個品牌都會選擇到適應自己的發展方向,渠道與品牌的共性發展越來越好。
總之,未來十年,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去中心化”,導致了媒介的碎片化,也形成了無數依據性格、思維方式等特征細分的消費人群。這需要品牌“窄眾”為王,從“廣而告之”變成“只給想知道的人說”;有價值的內容依然是一切營銷活動的核心,一個有效的內容營銷戰略也要能夠貫穿在整個營銷鏈條,一步步引導用戶最終做出購買的決定;流量也無關線上線下,流量是人,人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品牌有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需要品牌實現更為精準的營銷洞察并制定對應的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