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奔牛實驗幼兒園 趙蘭
游戲教學是幼兒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尤其是表演游戲這種自主選擇和發揮游戲形式,在幼兒的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表演游戲教學的實施,讓教學活動的主體發生了變化,讓幼兒的興趣愛好得到發揮,從而實現素質教學的目的。不僅如此,表演游戲中對戶外環境的有效利用,也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從而全身心去探索世界,這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非常有利。因此,幼兒教師如何利用戶外環境資源促進教學表演游戲教學的有效性,讓表演教學更順利地展開,是目前幼兒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表演游戲是幼兒園小朋友非常喜歡的活動之一。表演游戲通過吸引學生的參與達到教學任務的完成,一般情況下,幼兒根據教師的安排進行表演活動,無論是模仿還是創造,學生表演的過程都會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氛圍。

眾所周知,表演游戲是扮演游戲,是指教師利用童話故事或者文藝作品,讓幼兒利用語言、肢體、表情等動作和各種表演形式將作品中的人物演繹出來。這種受兒童喜歡的教學形式,從活動準備、場景布置到道具制作等環節都能夠體現出幼兒的創造思維,也能調動學生參與和想象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表演游戲的活動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體會表演游戲的教學魅力。
幼兒的年齡,決定了在表演游戲的過程中需要多樣性和趣味性的游戲內容,而豐富游戲內容的恰恰就是戶外環境資源的素材。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特性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活動內容,有層次地將表演游戲代入教學環節,將豐富的戶外環境素材融入主題游戲中。
傳統的游戲環節,教師只是單純給學生組織游戲,主觀性地為學生選擇難度低、選材少的簡單游戲主題。幼兒按照教師指導利用標準的語言、神情、動作進行表演,這不僅限制了幼兒的思維,還不利于學生創造性地發揮。更重要的是教師只注重了課本內容教學,而忽略了戶外環境資源的素材。所以教師要做好按照游戲主題,確定戶外環境資源的素材,利用這些素材讓學生的游戲過程變得更加豐富,游戲的效果變得更加強烈。
教師要做的就是觀察和分析學生的喜好,從幼兒日常的童謠詩歌、生活趣事、動畫內容入手。設計符合表演的游戲主題,然后根據主題,確定戶外環境的素材。在這期間,教師要做好幼兒表演游戲的引導工作。比如在學習《老鼠嫁女》的知識時,教師首先要根據主題確定表演的戶外資源題材,可以將老鼠這種生物在大自然中本身的生活環境用多媒體的方式演示出來,然后讓學生扮演。然后教師再對嫁女流程這樣的人間習俗進行多媒體演示,讓幼兒充分了解這兩種場景的實際狀態,讓學生根據知識內容,分角色、分語言扮演游戲。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先對大自然中老鼠的一舉一動和生活習性有了全面的掌握和模仿,對民間嫁女習俗各種流程有了全面的熟悉,學生思考并糅合這兩種事物,將表演游戲變得生活化,將戶外環境資源的優勢利用到了極致。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幼兒表演游戲的道具材料和道具制作上,利用好戶外環境資源,這需要教師有充分的道具選擇能力。如果表演游戲有直接的戶外資源就可以直接拿來用,如果沒有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制作表演的生活道具。按照以往的表演游戲活動,教師都是親自準備好各種各樣的教學道具,這樣的表演游戲課程不僅局限了學生的認知能力,還影響了學生的參與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道具選擇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戶外環境資源和學生學習需求來進行游戲教學。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游戲主題的理解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前先幫助學生理解表演游戲中的道具特征、使用方法,并根據特征從戶外環境中找到道具材料。如果戶外的環境資源不能滿足,那么教師就帶領學生創造適合人物角色的道具。比如在學習《聰明的烏龜》這個教學環節的時候,教師要將烏龜的生活環境整體地創造出來,其實也非常簡單,烏龜的殼可以選用生日蛋糕的盒子來代替,烏龜生活的水域可以用學校池塘進行模擬制作,而水中的草以及其他的生物可以手工制作來完成。
再比如在進行買菜場景的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橡皮泥來捏成各種各樣的蔬菜,而在舞蹈表演的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路上的樹枝,制作美麗的頭飾,利用可回收物塑料瓶子和易拉罐,做成華麗的舞蹈衣裝……由此可見,戶外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改變做成道具有效利用在表演教學中可以豐富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生在想象的同時完成手工制作,才是表演游戲實踐教學的內在要求。
幼兒游戲表演的形式是多樣的,那么對戶外環境資源的利用形式也是多樣的。在表演游戲中,除了按照既定的故事情節進行資源布置外,還可以對故事中不存在的環境場景進行補充。教師根據表演主題,啟發學生想象去創造必要戶外環境資源,在原本的素材基礎上,增添更全面的場景素材,讓故事畫面更加完善。比如在學習《大灰狼與兔子》的時候,大灰狼的房子就需要補充素材的完善。狼的屋子怎么布置呢?這是教師帶給學生一個重要的問題思考和實踐方向。大灰狼房子周圍都有誰的家呢?幼兒在這時就會觀察自己的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就跟我家里一樣布置:客廳臥室到廚房都要很精致。有的學生就會說:狼的房子里面肯定得是圓圓的小洞,一個挨著一個……這些參與活動的小朋友都有不同的見解,反映出故事場景的不同變化。教師這時候趁熱打鐵,啟發學生:那么,現在我們就來搭建自己的狼屋好嗎?快看看都需要找哪些材料呢?幼兒就會根據啟發,尋找戶外環境資源中的素材,去創造自己心中的狼屋場景。
再比如表演《白雪公主》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對七個小矮人的活動場景進行有效的補充,比如小矮人去砍柴,會劍術。也可以對白雪公主的生活日常進行猜測,彌補場景元素,比如白雪公主會采花、會唱歌等,讓人物場景和事件場景的素材變得豐富,讓各自的活動變得清晰,這便是利用好戶外環境資源的最大優勢。這樣的素材創造,不僅鍛煉了幼兒想象的能力,還能夠對幼兒的創新能力有進一步提升。
總而言之,在表演游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戶外環境資源,要從游戲活動的本身出發,尋找戶外環境資源的素材,制作戶外環境資源的道具,并適當地創新戶外環境資源的利用,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表演游戲的活動中,在故事情節、動作表演當中提升自身的創造能力和綜合能力,讓戶外環境資源的作用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