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回民中學 施興玲
詩情畫意指的是如詩的感情,如畫的意境,在語文課堂上構建古詩詞中的詩情畫意,可以很好地將學生吸引到古詩詞所描繪的場景當中,使學生領悟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情趣,充分感受到古詩詞之美,以及中國古典詩詞文化的魅力。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構建詩情畫意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古詩詞是詩人對生活的體驗,所以詩詞本身與現實生活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賞析,免不了要將詩句和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但是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并沒有聯系現實生活開展課堂實踐活動的意識,而是要求學生以“死記硬背”的方式提高語文成績,最終造成學生對古詩詞產生了抗拒心理。因此,我們要對古詩詞內容做深入的挖掘,聯系現實生活在古詩詞教學中構建詩情畫意,使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到古詩詞帶來的美好,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優化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時,首先,我對學生說道:“這首詩的故事源自‘劉白’的貶謫。”進而使學生又進一步認識了劉禹錫和白居易。然后,我聯系現實生活的一些實例,引導學生對這首詩的四聯內容做了具體的分析,重點指導學生辨析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含義以及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旨在使學生日后在社會生活中遇到困難之上,有不退縮、不放棄的勇氣和自信心。之后,我簡單地對學生評析了“用典”手法在這首詩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學生正確認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產生了認同之感。最后,我要求學生在課下查閱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這首詩,自主分析兩首詩之間的聯系,在下節課進行交流,進而讓學生交流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聯系現實生活構建詩情畫意,使學生對詩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大大優化了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效果。

“一切景語皆情語”是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鑒賞詩詞時所提到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學環境當中,教學設備短缺,所謂景語教師只能以通過引導學生想象的方式所實現,使學生體味情語,并不能將詩情畫意盡數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所以學生無法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畫面感,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教師的教學困境。因此,我們要懂得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情境構建詩情畫意,將學生的眼球吸引到課堂當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可以在感受到古詩詞美的基礎之上高效理解古詩詞的內容,達到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這首詩,首先,我對學生介紹了孟浩然,然后,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洞庭湖的旖旎風光展現在大屏幕中吸引學生的眼球,對學生說道:“我們在反復閱讀詩歌以后,是否能夠分析出這首詩不單單是描寫的洞庭湖風光呢?”之后,我引導學生對詩中的語言進行了推敲,最后,我拓展一些詩詞知識,使學生了解了孟浩然也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的代表之一,進而對一些山水田園詩做了積累,并讓學生對學習這首詩后的收獲做了交流。這樣,我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情境構建詩情畫意,使學生在看到詩歌畫面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了詩歌所描繪的意境,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切實提高了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質量。
古詩詞韻律美的展現往往需要誦讀來體現,而誦讀是教學古詩詞的必備環節,也是當代學生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尤其是在語文這樣的語言類學科當中,誦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若是教師能夠在古詩詞教學中對誦讀環節引起足夠高的重視,勢必會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愛上古詩詞,愛上語文課堂。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陸游的《游山西村》這首詩時,首先,我對學生說道:“這首詩是宋朝一位詩人在游玩山野鄉村,領略田園風光時所作,你們知道他是誰嗎?”由此為學生介紹詩人陸游。然后,我引導學生回憶了之前所學過的誦讀古詩詞的方法,要求學生反復誦讀這首詩,品味詩中的重點詞句,旨在讓學生在誦讀中初步感受到鄉親們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之后,我引導學生分析了這首詩的內容以及寫法,使學生體會到了詩人被投降派彈劾罷歸故里的憤憤不平之情,也體會到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最后,我讓學生帶著感情一齊誦讀了這首詩,交流了學習這首詩后的收獲,并要求學生嘗試著將這首詩的頷聯部分引用到寫作當中,旨在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樣,我通過注重在課堂上引入誦讀情境構建古詩詞教學中的詩情畫意,使學生理解了詩句的意思,感悟到了詩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對古詩詞的濃濃熱愛。
總而言之,古詩詞是我國文化發展歷程中的藝術瑰寶,詩情畫意的構建是提升學生文化修養的有效方式。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加強自身的學習,使自身具備對古詩詞的一種熱愛,進而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感悟詩詞之美,最終實現弘揚中華詩詞傳統文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