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州市第七中學 劉曉
隨著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實施,“二胎”已經成為一個社會熱點。如何應對這個政策帶來的諸多改變與挑戰,也是目前所有準備要和已經有二胎的家庭亟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身為一名班主任,陪伴這一屆學生成長,親眼見證了二寶的到來為這幫青春期的孩子們帶來的方方面面的影響。下面單選一個實例交流一下我的幾點看法。
小宇,15歲,之前成績優異,愛讀書,有個性,各方面表現良好,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員和藝術節的臺柱子。初二時媽媽懷孕并生下二寶弟弟。爸爸媽媽都是教師,生二寶前對小宇的思想工作做得非常充足,本覺得會一切順利,但事與愿違,初二一年正是小宇身體和思想急劇發展變化的一年,孩子不僅成績下降得厲害,許多行為都出現了我們不愿看到的偏差。具體表現如下:
1.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情緒或低落或煩躁,時常不完成作業;2.變得逆反,在家和父母時有對立行為,甚至和母親出現動手的現象;3.做其思想工作時,只要一提到其弟弟,就控制不住眼淚,不愿溝通,封閉自己;4.越來越悲觀,對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打不起精神,對未來逐漸失去信心和希望。
因為小宇比較有主見,做這個孩子的思想工作并不容易,我盡最大努力站在小宇的立場看問題。經過我們的多次交流談心后,孩子慢慢跟我道出了原因。首先,父母把大多數精力放在二寶身上,這是許多二胎家庭不可避免的現實。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樣有許多時間督促他學習,小宇對自己的要求就有些松懈,但父母對他成績的要求卻一點也沒減少,成績每有下降就會批評他,說他不懂事,不體諒父母,身為老大不夠自覺。父母自己覺得在努力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但小宇卻感覺壓力很大,同時又很委屈,被批評次數一多,就開始產生厭學情緒。其次,父親工作一直很忙,經常晚上有應酬,媽媽忙不過來的時候,弟弟就按時交到了小宇手上,原本屬于小宇自己的時間被看弟弟這事擠得零零碎碎。不想幫,又覺著媽媽很辛苦;幫,自己又滿心不情愿。所以小宇對爸爸意見很大——你們兩人要生的孩子,為什么又把重擔扔給我?于是開始聽不進去爸爸的話,愈加逆反。最后,連帶青春期種種情緒把他拽入了一個“黑洞”,他自述經常感覺喘不動氣,尤其在熬夜寫作業的時候聽到弟弟哭。媽媽身心俱疲地哄弟弟,爸爸缺席,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崩潰。
針對這種情況,我不得不把小宇的父母請到了學校,我們四人開了一個小型的會議。在會議中,孩子開誠布公地說出了憋在心里的話,父母也在震驚之余(他們一直覺得自己很關心、重視小宇)進行了深深的反思。我從如下幾個方面給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家長首先要端正態度,一碗水要端平,保證遇到問題發生矛盾時保持公正的態度,不偏頗,不傾向于較小的孩子,不強制老大做不必要的忍讓。家長的態度保持平等、公正,孩子的內心是可以感受得到的,這種感覺給老大帶來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父母的愛的平等感,體會到這種感覺,孩子的內心便會是安定的和健康的。也就是說,不可以殘酷地逼著大寶迅速長大。
第二,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注,留給老大足夠的相處空間和愛是所有父母最需要做的功課。二寶的出生占用了相當大一部分家長的時間這是肯定的,原本屬于老大和父母相處的歡樂時光驟然減少,孩子就有可能產生一個心理不適應期。這時候家長要試著給予老大和以前一樣多的甚至比以前還要多的愛。但有些父母覺著有了二寶后對大寶有虧欠感,從而溺愛放縱大寶,這也是不可取的。在和小宇媽媽的交談中,我覺著她有類似想法,就不得不補充了后一條。
第三,小宇父親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回歸家庭,和小宇媽媽共同負擔家庭的責任,保證小宇的學習和休息時間。對小宇的成績合理要求,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第四,父母要考慮到小宇適逢青春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寬容,尊重孩子每一時期的成長,多學習一些關于青春期心理的知識,幫小宇安穩度過這一時期。
第五,在班級里,我發動幾個早已為人哥為人姐的同學,和小宇分享了他們作為“過來人”的經驗。我在學校細心觀察小宇的思想動態,引導小宇不把話憋在心里,和小宇父母保持好溝通和配合。
經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小宇開朗活潑了許多,成績也慢慢回歸了正常。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中也開始接納并愛護自己的弟弟,慢慢地有了做哥哥的責任心和自豪感。父親的回歸對整個家庭的平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總之,父母的改變,帶來了整個家庭的美滿和諧。
小宇的故事在我們班并不是個例。這三年,二寶時代和大寶青春期的碰撞頻頻發生,班里50個學生,二十幾個有了弟弟或妹妹,我為此耗費心神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這也是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面對新的時期不得不面臨的新挑戰。為了孩子的順利成長,老師的工作愈加做細做實也是非常時期的需要。表1是就我所帶的班級做的一個調查總結。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二寶的到來給大寶帶來的影響,負面的遠遠多于正面的。青春期的孩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本身就是一個敏感多思的年紀,更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關注引領,稍有不慎,就會橫生枝節。甚至,二胎家庭中的關系一旦處理不好,還會導致悲劇的發生。一個孩子的性格、習慣的養成受到家庭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多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對于所有選擇生二胎的家庭來說也確實是一個難題。用孩子的心態考慮孩子的事情,而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和處事法則來要求孩子,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相信很多問題產生之后家長都會學著換位思考,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愛與關懷,要不要孩子是一個人生選擇,而怎么教育和培養孩子則是每個家長一生的必修課。所以,家長應改變自己的言語行為,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平等,多一點思考,一語之差間,孩子的發展就會有很大不同,這是二胎家長迫切需要注意和改變的。同時,學校作為孩子生活的另一個主要場所,也應對新形勢下的學生狀況密切關注,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正確引導,正向干涉,力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