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靖博
土灶,蹲在瓦屋一角,寬大、厚實、純樸、溫暖,總在不經意間,溫暖我的記憶。
土灶的模樣不算俊俏,但足夠結實和龐大——青磚水泥壘砌的鍋臺,有一米多高。高高的煙囪傲然聳立,煙囪口直沖云霄,灶臺上被勤勞的奶奶擦得光滑透亮,上面嵌著兩口大鐵鍋。我記憶中,奶奶總是坐在灶口往里面添柴,一日三餐,她總是圍著土灶轉,想著法兒準備全家的吃喝,把平淡的日子煎炸烹煮得有滋有味。
土灶是個演出場,這回終于輪到我出場了。食材從哪兒來?自然是就地取材——看到屋后是菜地,我拿起鋤頭,鼓足力氣往地下挖,頓時,只見土里冒出一個紅紅胖胖的紅薯。我像發現了寶藏一樣,手里立刻又來了勁兒。一連挖了五六個紅薯,然后哼著小曲,開開心心地滿載而歸了——土灶有了用武之地啦!
奶奶教我先在火坑里放上幾根木柴,用打火機點一堆竹葉,然后竹葉在火坑點燃了木頭。一瞬間,灶膛中燃起了熊熊大火,炊煙從煙囪中裊裊上升起來?;鹈绾雒骱霭担龈吆龅停窬`放在山坡上的花,“舔”著鍋底,映紅了我和奶奶的臉龐,也映得我心里暖烘烘的。紅薯在火堆旁漸漸軟熟,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我時不時翻一翻它的“身子”,生怕烤焦了。
太陽告辭了天空,緊接著星星出現了,柔和的月光照向大地,照得院子前面亮堂堂的。吃著烤熟的紅薯,手忙腳亂地剝著外皮,奶奶樂呵呵地摸著我的小腦袋:“慢慢吃,別燙著!”而小饞貓似的我顧不得燙,一口接著一口,只覺得齒頰留香。
如今,土灶的身影也漸行漸遠,但爐膛的溫暖和奶奶的微笑卻讓這月色變得滿心快樂,讓我無限留戀……
(指導教師:雷老師)